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舞阳

作品数:29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8篇病毒
  • 5篇疫情
  • 5篇流感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基因
  • 5篇病原学
  • 4篇基因型
  • 4篇分子特征
  • 4篇分子特征分析
  • 3篇登革病毒
  • 3篇序列同源性
  • 3篇血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同源性
  • 3篇诺如病毒
  • 3篇流感病毒
  • 3篇聚合酶

机构

  • 29篇中山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29篇师舞阳
  • 13篇谢颖
  • 13篇吴衍恒
  • 5篇王曼
  • 4篇欧慧
  • 4篇毛云霞
  • 4篇梁洪
  • 4篇黄恩妙
  • 4篇陈雪琴
  • 3篇刘洪波
  • 3篇罗乐
  • 3篇郑悦康
  • 3篇高赛珍
  • 3篇王翠玲
  • 3篇余昆英
  • 3篇吴灿权
  • 3篇周日东
  • 2篇郑焕英
  • 2篇邓小玲
  • 2篇叶世南

传媒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分子特征分析
2014年
目的对广东省中山市2007年-2012年间分离的两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病原分子特征分析,调查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来源。方法使用16S rRNA基因分型、porA可变区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两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ZS07株,ZS12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两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分型结果一致,16S rRNA分型为Group 31,MLST型别为ST-11/ET-37(等位基因谱:2,3,4,3,8,4,6),porA测序分型测序为:P1.5,2。结论脑膜炎奈瑟菌ZS07株与ZS12株的亲缘关系高度同源,与我国近几年流行的脑膜炎奈瑟菌亲缘关系较远,与2000年麦加朝圣后由朝觐者引起全球流脑流行的W135群菌株关系密切。
师舞阳吴灿权吴衍恒谢颖梁洪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RRNA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一起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高层小区物业工程人员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一起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高层小区物业工程人员登革热聚集性疫情,为今后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23年7月发生在某高层小区物业工程人员的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高层住宅小区的物业工程人员累计发现6例病例,罹患率为66.67%(6/9),起因与输入病例有关,由于病例搜索和健康教育未覆盖小区所有人群以及物业地下工作室的成蚊消杀不足导致了疫情发生。结论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医疗机构加强发热病人旅居史的询问,及时在疫点开展全人群全覆盖的病例搜索和宣传教育以及彻底对疫点的蚊媒消杀是预防本地登革热传播的关键。
蔡春生陈楚莹冯志锋钟杰发毛云霞缪文宇师舞阳郑杰君王曼
关键词:登革热现场流行病学疫情处置
2015-2016年中山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中山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对感染性腹泻哨点医院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病原体检测(含细菌和病毒),对其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检测1 643份标本,共检出435份阳性,检出率为26.47%;其中病毒检出率为22.15%,细菌检出率为3.35%,混合感染检出率为0.97%。病原体以诺如病毒GII型、轮状病毒和沙门菌为主。各病原体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高峰,诺如病毒GII型检出的高峰期是8月-10月;轮状病毒检出的高峰期12月-次年3月;沙门菌检出的高峰在6月-8月。轮状病毒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为主,诺如病毒GII型和沙门菌人群普遍易感。结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流行季节主要在冬春季;轮状病毒腹泻应重点关注3岁以下人群。
黄恩妙王翠玲王曼李雷师舞阳郑悦康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沙门菌
不同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环境样本禽流感病毒H5亚型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3种厂家检测禽流感病毒H5亚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试剂对环境标本的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3个不同厂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比较不同试剂检测结果检出率的差异,使用TA克隆技术,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上并测序分析,获得反应产物的序列。结果 3种检测试剂中,试剂盒C检测H5的检出率比A高(18.3%vs.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0,P=0.039)。对扩增产物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试剂A对标本核酸的H5扩增产物与KU042758.1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100.00%,试剂C对标本核酸的H5扩增产物与CY091635.1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97.92%,两者无明显的相似区域。结论 试剂C比试剂A对该批临床样本中H5的检出率更高,检出率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试剂靶序列不一致以及试剂引物与样本核酸的匹配度有关。
林金思杨淑欢冯志锋师舞阳吴衍恒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5亚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PCR技术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的死亡原因里排首位。研究表明,急性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有流感病毒A型和B型(FluA、FtuB),腺病毒(ADV),博卡病毒(BO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吴衍恒刘洪波师舞阳谢颖周日东梁洪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检测PCR技术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
C6/36细胞系分离登革1型病毒的方法学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C6/36细胞系3种细胞分离方法分离血清中登革1型病毒并探讨其分离效率。方法采用血清预稀释法,将已鉴定为登革I型病毒的阳性血清作10^-1-10^-10等10个10倍梯度稀释并接种于长满单层C6/36细胞的培养管;采用共培养法,将血清作50至6400等8个梯度倍比稀释,再加等体积C6/36细胞悬液作共培养;采用直接接种法,将25μl、50μl、100μl、150μl、200μl血清接种于长满单层C6/36细胞的培养管。连续7d,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收获细胞分离液并提取核酸,然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其CT值。结果血清标本呈登革I型病毒阳性,CT值为26.3;血清预稀释法与共培养法均未发现由血清毒性引发的非特异性细胞病变,除了10^-10稀释度呈弱阳性外,其余稀释度的CT值均在11-15之间。直接接种法中25μl、50μl接种量培养管未发现由血清毒性引起明显的非特异性细胞病变,检测其CT值约为19,100μl、150μl、200μl接种量的细胞第2d就因血清毒性完全被破坏。结论3种方法都能成功分离登革1型病毒,降低血清对细胞的干扰作用能提高分离效率。
吴衍恒谢颖刘洪波师舞阳
关键词:细胞系细胞分离血清REAL-TIMEPCR
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调查分析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H7N9确诊病例基本情况、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报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暴露史,病家自养活禽和禽舍环境标本均检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报告的唯一确诊病例通过自养活禽暴露的可能性大。结论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饲养者个人防护不足是导致该病例发病的主要原因。继续做好禽只的免疫接种,持续推进活禽的规范化养殖,是减少禽间疫情和人类感染的重要措施。
陈雪琴罗乐毛云霞王翠玲冯志锋吴衍恒师舞阳林金思
关键词:人禽流感禽流感疫苗
一株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高通量测序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一株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分析,探讨其在人群流行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wholegenomesequencing,WGS)。对8个基因进行相似性检索,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关键位点的分子特征。结果8个基因与GenBank基因库相似度最高序列的来源不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HA基因属于欧亚系I群,M基因位于G1-like分支,PB2位于G9-like分支,NA位于一独立分支,PBl,PA,NP,NS均位于SH/F/98-like分支。HA基因裂解位点为PSRSSR/GLF,226位受体结合位点为L。除M2基因$31N突变之外,NA基因茎63~65位缺失,PA和PB2基因未发生L336M和Q591R,E627K等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突变,但发现可以增强病毒毒力的突变如M1基因N30D和T215A,PB2基因L89V,NSl基因P42S。除M2基因S31N突变外,NA基因和M2基因的药物结合位点未发生E119G,R152K,H274Y,R292K和L26F,V27A,A30T,G34E等耐药性突变。HA和NA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都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分别有7个和5个可靠程度较高。结论该H9N2禽流感病毒的大部分关键性位点较保守,只有少部分位点发生一定程度进化与变异,在人群引起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需加强分子方面动态监测。
吴衍恒师舞阳林金思谢颖周日东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9N2亚型
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溯源分析
2015年
目的:对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进行溯源分析。方法:采用GB4789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及鉴定,采用16S r RNA基因分型方法及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对爆发进行溯源分析。结果:生化及血清学结果表明,该起爆发分离的菌型为伦敦沙门氏菌。16S r RNA基因分型表明爆发所分离的菌株均为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菌株12 sam与其他4个菌株分子发育距离较远,均为16S r RNA基因分型的TYPE1-11型;PFGE分型结果表明菌株10 sam、16 sam、27 sam及29sam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100%,菌株12sam跟其他菌株相似率为96%。结论:GB4789法结果表明该起爆发是由伦敦沙门氏菌引起的,16S r RNA基因分型及PFGE分型方法的结果均表明该起食源性疾病来源一致。
师舞阳郑悦康叶志英刘绮明吴灿权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菌PFGE
应用PFGE检测技术进行一起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溯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及溯源检测。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人无菌手术伤口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器材、器械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将检出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采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数据处理,绘出聚类分析图。结果医院感染病人无菌手术伤口样本、B超探头样本、三维彩超探头样本、已启用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样本、未启用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样本均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所有检出菌株的PFGE图谱一致,聚类分析为同一来源,相似度为100%,据此查明感染的源头。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应用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追踪溯源,是一种快速、可靠、准确的实验室调查方法。
梁洪吴灿权郑悦康袁展红师舞阳
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