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劲松

作品数:33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7篇小儿
  • 7篇儿童
  • 6篇肾盂
  • 6篇肾盂输尿管
  • 6篇手术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6篇细胞
  • 5篇肾盂输尿管连...
  • 5篇肾盂输尿管连...
  • 5篇输尿管连接部
  • 5篇输尿管连接部...
  • 5篇先天性肾盂输...
  • 5篇连接部
  • 5篇连接部梗阻
  • 5篇梗阻
  • 4篇新生儿
  • 3篇隐睾

机构

  • 24篇济宁医学院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33篇孙劲松
  • 15篇田俊严
  • 10篇林涛
  • 9篇雷学锋
  • 8篇封林
  • 7篇杨吉义
  • 6篇张刚
  • 5篇赫文波
  • 5篇魏光辉
  • 5篇李旭良
  • 5篇何大维
  • 4篇刘丹丹
  • 4篇胡传兵
  • 3篇邢齐宁
  • 3篇江伟富
  • 3篇刘俊宏
  • 3篇刘志强
  • 3篇于宝华
  • 2篇袁心刚
  • 2篇雷学峰

传媒

  • 6篇济宁医学院学...
  • 6篇临床小儿外科...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党参皂甙减轻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党参提取物皂甙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假手术组不进行肾移植,仅切除右肾,游离左肾动静脉,暴露左肾1 h后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建立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皂甙干预组分别于肾移植前48、24和0.5 h经腹腔注入皂甙溶液(每千克体重80 mg).移植肾再灌注后24 h,取大鼠外周血和移植肾组织待测.检测各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肾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cl-2和Bax mRNA在各组肾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血BUN和Cr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移植肾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增高(P<0.05);移植肾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皂甙干预组血BUN和Cr值明显下降(P<0.05);移植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移植肾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显著增加,Bax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党参皂甙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显著减轻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Bcl-2基因表达的上调和对Ba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
何波张应添孙劲松袁心刚林涛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移植凋亡
肘前小切口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介绍肘前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肘前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后,自肱骨内、外髁分别打入1枚钛针作交叉内固定,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肱骨髁上骨折1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a。术后6个月根据Flynn等评价标准,优:97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肘前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钛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对骨折断端显露良好、复位容易、操作简单,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李海堂封林孙劲松雷学锋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诊疗进展
2025年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FHC)为肱骨远端冠状面上的骨折, 属于关节内骨折, 常为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 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仅占儿童肘关节骨折的1%左右。这种骨折容易向内侧延伸累及滑车, 因此也被称为肱骨小头滑车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十分少见, X线片上不易与其他肘关节骨折辨别, 因此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髁间骨折等。FHC是关节内骨折, 同时也是骨骺骨折, 不恰当的治疗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因此临床中儿童FHC的诊治充满挑战。目前, 针对儿童FHC的研究很少, 与之相关的研究多为案例报道, 因此, 儿童FHC的分型和诊疗只能参考成人FHC的经验, 对大多数儿童FHC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 但其疗效缺乏大样本对照研究的支持。现就儿童FHC的损伤机制、分型、诊断、治疗、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FHC的认识。
马亚龙王提学孙明璇于宝华封林孙劲松
关键词:儿童肱骨小头骨折并发症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对比胶原纤维、神经纤维与Cajal间质细胞在正常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及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患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分布,探讨UPJO所致肾积水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标本...
林涛孙劲松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间质细胞病理学研究先天性
文献传递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资料。其中女48例,男28例。左侧39例,右侧37例。年龄4月~14.7岁。临床表现为滴尿22例、腹痛10...
林涛孙劲松李旭良魏光辉何大维刘俊宏
关键词: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肾盂输尿管
文献传递
新生儿阑尾炎10例诊疗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阑尾炎的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作者近7年来收治的10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0例患儿手术证实为新生儿阑尾炎,留置引流管7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合并 NEC 2例,鞘膜积液2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Amyand’s 疝1例。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新生儿阑尾炎发病率低,症状体征不典型,无特异性检查方法,腹部超声检查有诊断价值,及时剖腹探查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田俊严刘丹丹孙劲松张刚
关键词:阑尾炎
CXCR4、RGS4及RAGE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分析选择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手术留取肾母细胞瘤组织纳入研究组,并选取距离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肾组织纳入对照组(经病理筛查无癌细胞后最终纳入73例)。比较两组CXCR4、RGS4及RAGE表达水平,分析影响肾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CXCR4、RAGE高表达率低于研究组,RGS4高表达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预后不良组织结构(UH)、有淋巴结转移者CXCR4、RAGE高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预后良好组织结构(FH)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者RGS4高表达率高于U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预后不良组织结构、有淋巴结转移、CXCR4、RAGE高表达及RGS4低表达是影响肾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XCR4、RGS4及RAGE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并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有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三者表达情况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进行评估。
胡传兵韩暖于宝华田俊严孙劲松
关键词:CXCR4小儿肾母细胞瘤RAGE
术前趣味游戏干预对Bianchi术治疗隐睾儿童生理指标和配合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 探讨隐睾儿童Bianchi术前应用趣味游戏干预对生理指标和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并运用Bianchi术治疗的136例隐睾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趣味游戏进行术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和麻醉诱导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mYPSA及麻醉诱导时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时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2、2.498;P〈0.05).两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时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的配合程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8,P〈0.01).结论 在Bianchi术治疗隐睾儿童中应用趣味游戏进行干预,能提高患儿手术配合程度,降低术前焦虑程度.
邢齐宁胡雪芹张刚孙劲松于宝华
关键词:隐睾儿童心率趣味游戏
新生儿胃破裂21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胃破裂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前均经X线摄片、腹部超声检查,并做腹腔穿刺明确诊断后行胃破裂修补术。治愈15例,死亡6例,治愈率71%。其中发病后24h内施行手术治疗14例,治愈12例;超过24h手术治疗7例,治愈3例,死亡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争取早期诊断并在24h内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抗感染、合理应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杨吉义雷学锋赫文波田俊严孙劲松
关键词:胃破裂
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再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传统术式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再评价。方法对采用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12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均获痊愈,无十二指肠端黏膜破裂或梗阻解除不完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近、远期效果良好,胃食管反流症状全部消失。结论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仍为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理想术式。
雷学锋田俊严杨吉义孙劲松赫文波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肌纤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