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波

作品数:26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手术
  • 9篇小儿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5篇手术治疗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 4篇结肠
  • 4篇巨结肠
  • 4篇患儿
  • 4篇腹股沟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预后
  • 3篇术后
  • 3篇外科
  • 3篇小儿腹股沟

机构

  • 26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周晓波
  • 22篇赵成鹏
  • 16篇段永福
  • 5篇唐旭
  • 4篇李付奎
  • 3篇赵东征
  • 3篇马洋
  • 3篇张鹏
  • 2篇马从乾
  • 2篇杨军
  • 2篇王雅
  • 2篇贺阳
  • 2篇张朋
  • 1篇时明涛
  • 1篇孙继红
  • 1篇刘佳
  • 1篇付小玲
  • 1篇刘佳

传媒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被引量:4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322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同术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其中联合脐正中襞修补168例(A组),未联合154例(B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对侧隐匿疝A组21例,B组16例,均同期处理。2组在手术时间[(26.9±7.6)min vs.(25.9±8.1)min,t=1.097,P=0.273],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6±8.0)分vs.(22.4±8.0)分,t=0.179,P=0.858],术后住院时间[(2.9±1.3)d vs.(2.8±1.6)d,t=0.502,P=0.6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168)vs.4.5%(7/154),χ^2=1.141,P=0.285]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1年,A组未见复发,B组8例术侧复发,A组复发率低于B组[0(0/168)vs.5.2%(8/154),P=0.002]。结论腹腔镜加脐正中襞自体组织修补手术能有效降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晓波段永福赵成鹏李付奎
关键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腹股沟斜疝
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平均(35.07±3.15) cm;平均手术时间(120.48±18.34) min;术中平均出血(45.74±8.14) mL,所有患儿均于术后24 h 内恢复肠道功能,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总优良率为90.90%。 Cox 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狭窄、肠炎等并发症是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HD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肠炎及吻合口狭窄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赵成鹏段永福周晓波梅孝臣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肠炎吻合口狭窄
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对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儿科2015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隐睾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睾丸容积及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二期手术率为0.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2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患儿术后睾丸发育良好,避免了二期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是高位隐睾患儿治疗的理想术式。
肖遥张朋周晓波王鎏赵成鹏
关键词:高位隐睾隐睾下降固定术腹腔镜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9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n=45)与对照组(进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n=50)。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并在术后即刻、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4天时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评患儿疼痛程度,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时刻、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对照组患儿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12/5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6.66%(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疗效安全可靠,能降低患儿疼痛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贺阳赵成鹏段永福周晓波孙继红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小儿
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择期性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儿童择期性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定单中心儿科专用结直肠手术ERAS方案,并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回顾性分析应用ERAS结直肠手术42例患儿(ERAS组)的临床资料,并与执行结直肠手术ERAS方案之前(2012—2014年)50例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麻醉药品用量、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等指标。结果:ERAS组平均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3.26±0.20)dvs.(4.40±0.35)d,P=0.000],同时ERAS组术中液体量[(7.59±1.50)mL/(kg·h)vs.(9.15±1.68)mL/(kg·h)]、术中麻醉药量[(0.34±0.06)mg/kgvs.(0.49±0.11)mg/kg]、术后麻醉药量[(0.18±0.05)mg/kgvs.(1.21±0.19)mg/kg]、恢复正常饮食时间[(25.65±3.90)hvs.(51.09±2.51)h]均优于较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ERAS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d再入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6.0%vs.19.0%,P=0.429;22.0%vs.14.3%,P=0.342)。结论:结直肠手术患儿中实施小儿特异性ERAS可行、安全。
周晓波赵成鹏王鎏段永福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加速康复儿童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疝气患儿术后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疝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疝气患儿,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分为目标策略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目标策略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PedsQL)4.0]、家属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结果 目标策略组苏醒、肠道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目标策略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较常规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目标策略组PedsQL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目标策略组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常规组(90.00%)(P<0.05)。结论 对疝气患儿实施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
刘圆方段永福周晓波王冠涛姚丹丹赵东征马洋赵成鹏
关键词:疝气针对性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
槲皮素通过调节SIRT1/NLRP3信号通路对实验性巨结肠大鼠肠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究槲皮素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实验性巨结肠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苯扎溴铵滴注法诱导建立大鼠实验性巨结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低(5 mg/kg)、高(50 mg/kg)剂量组,SIRT1抑制剂(EX527)组,槲皮素+EX527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2周,1次/d,末次给药12 h后,观察大鼠排便和腹胀情况,开腹观察结肠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肽能神经递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M2型巨噬细胞标记抗体-CD206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NLRP3阳性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SIRT1、NLRP3、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促神经恢复相关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骨形成蛋白受体(BMPR)]、神经节细胞相关因子[乙酰胆碱(ACh)、神经巢蛋白(Nestin)]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处理段结肠组织神经节细胞减少、结肠黏膜炎症损伤加重,SIRT1以及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抗炎和促神经恢复蛋白表达降低,NLRP3炎性反应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5、50 mg/kg组大鼠结肠组织炎症损伤缓解,SIRT1以及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抗炎和促神经恢复蛋白表达升高,NLRP3炎性反应降低(P<0.05),且槲皮素高剂量组改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EX527组可减弱槲皮素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抑制NLRP3促炎反应,提高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抗炎和促神经恢复作用,改善实验性巨结肠大鼠结肠炎性损伤。
唐旭赵成鹏段永福周晓波
关键词:槲皮素先天性巨结肠肠损伤乙酰胆碱
不同尿道板/龟头直径对TIP治疗尿道下裂患儿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尿道板/龟头直径对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尿道板/龟头直径分为A组44例(<0.35)和B组43例(≥0.35)。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常规指标,术后6 h、12 h、24 h、72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术后6个月、12个月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术后12个月阴茎外观满意度和治愈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2.57±14.00)min、(20.24±6.35)mL、(12.60±2.04)d、(7.84±1.95)d,明显长(多)于B组的(94.60±17.33)min、(17.57±5.21)mL、(10.39±1.87)d、(5.33±1.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72 h,A组患儿的FLACC评分分别为(4.01±0.95)分、(3.49±0.87)分、(2.96±0.53)分、(2.03±0.45)分,明显高于B组的(3.56±1.08)分、(3.02±1.00)分、(2.51±0.78)分、(1.42±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儿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分别为(10.46±1.79)mL/s、(7.41±1.10)mL/s、(130.90±17.25)mL,术后12个月分别为(10.28±1.85)mL/s、(7.40±1.02)mL/s、(129.78±15.44)mL,明显低于B组术后6个月的(12.50±2.36)mL/s、(8.20±1.43)mL/s、(139.56±20.44)mL和术后12个月的(12.39±2.20)mL/s、(8.19±1.23)mL/s、(138.00±18.6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阴茎外观满意度和治愈率分别为79.55%、86.36%,明显低于B组的95.35%、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明显高于B组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尿道板/龟头直径<0.35的患儿,尿道板/龟头直径≥0.35的尿道下裂患儿接受TIP治疗,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少,排尿功能、阴茎外观满意度更高,术后痛感更轻,并�
肖遥周晓波赵成鹏
关键词:尿道下裂排尿功能
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预后分析
2014年
目的:对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小儿尿道下裂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至我院进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尿道下裂患儿60例,其中进行埋藏皮条法尿道成形术的患儿有28例;进行包皮岛状皮瓣尿道下裂一期整形的患儿有18例,进行阴囊岛状皮瓣尿道下裂一期整形的患儿有14例。对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每1例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记录个患儿的符合情况,从而确定尿道成形术的手术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共选取60例患儿,有54例患儿一期治愈,无并发症出现,其治愈率为90%;其中4例患儿出现术后尿瘘,进行尿道修补后治愈;2例患儿出现尿道狭窄,进行尿道扩展后明显好转,由此可见尿道成形术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手术成形效果好、并发症较少,因此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的重要保障。
周晓波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预后分析并发症
微型腹腔镜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2月-10月在微型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腔镜芙克尔憩室切除术13例。分别在右下腹麦氏点、脐及脐与耻骨上中点做3个3mm切口,找到憩室后用30mm 腔内吻合器切除憩室,憩室自扩大的脐部切口取出。结果 13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1.5h,出血极少,术后住院5-7d,切口疲痕不明显。结论微型腹腔镜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腹壁瘢痕不明显。
马从乾王雅杨军赵成鹏周晓波时明涛
关键词: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小儿吻合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