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平

作品数:30 被引量:219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旅游
  • 11篇乡村
  • 11篇乡村旅游
  • 9篇民族村寨
  • 9篇村寨
  • 8篇民族村
  • 6篇旅游开发
  • 4篇旅游发展
  • 3篇乡村旅游开发
  • 3篇红枫湖
  • 3篇风景
  • 3篇风景名胜
  • 3篇风景名胜区
  • 2篇语境
  • 2篇政府
  • 2篇少数民族村寨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女性
  • 2篇西江苗寨

机构

  • 27篇贵州师范学院
  • 3篇贵州教育学院
  • 2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0篇吴亚平
  • 16篇陈志永
  • 4篇费广玉
  • 3篇李乐京
  • 2篇杨兮
  • 2篇李萍
  • 1篇杨定玉
  • 1篇周杰
  • 1篇王璟怡
  • 1篇李天翼
  • 1篇盖媛瑾
  • 1篇石培新
  • 1篇罗小燕
  • 1篇梁涛
  • 1篇蒋瑞莹
  • 1篇吴红梅

传媒

  • 6篇贵州师范学院...
  • 3篇黑龙江民族丛...
  • 2篇热带地理
  • 1篇新农业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教育学院...
  • 1篇民族论坛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文山师范高等...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理论与当代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旅游的区域竞争与区域协作问题实证分析——以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圈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以天龙镇、九溪村、云山屯村为典型代表的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圈各村镇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存在着普遍的协作。综观20年旅游发展状况,屯堡旅游村镇间的竞争方式是低端的、协作范围是狭小的,造成了屯堡旅游整体效益的下滑。为挽回屯堡乡村文化旅游的颓势,必须要走大屯堡旅游的发展道路,把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一个整体,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格局上与外部大市场进行竞争和协作。
吴亚平
关键词:乡村旅游实证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但是,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我国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遭遇活态传承危机,二是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遭遇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冲击,三是大量的旅游活动给乡村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破坏。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乡村旅游接待户只关注经济利益,二是部分游客综合素质偏低,三是乡村旅游地之间缺乏区域协作。对此,在自然环境层面需要强化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乡村旅游地之间的区域协作,二是要加强对乡村游客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三是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户的指导与管理。在人文生态环境方面需强化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意识层面的宣导,二是深化行为层面的规制。
周杰吴亚平盖媛瑾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发展农村生态环境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征收的负面效应研究——兼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2016年
通过与已有的旅游土地流转相关研究对话,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负面效应话题,阐释案例地土地征收的"西南民族地区"特殊影响因素,凸显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问题具体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再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中政府的角色与行为逻辑,对西南民族地区4个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征收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案例分析,使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具体呈现,为研究乡村旅游土地流转问题提供一个视角,为地方解决乡村旅游征地矛盾提供参考。
吴亚平陈志永杨兮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土地征收负面效应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探析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抽取贵州师范学院38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孤独感与手机依赖总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都与手机依赖总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呈显著负相关,且都对手机成瘾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杨兮吴亚平吴红梅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演化与产权困境分析——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被引量:26
2012年
以贵州典型乡村旅游地——天龙屯堡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借助对天龙屯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阶段性演化的深度剖析,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因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导致乡村旅游开发难以维系的原因。研究发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特征及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引致的产权困境,使得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约束和激励效果较差,利益主体间权、责、利不明,矛盾不断凸显,交易成本较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陈志永吴亚平李天翼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8
2011年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相关行为主体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与模式研究问题进行辩解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深入。
陈志永梁涛吴亚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参与
对乡村旅游扶贫“贵州模式”的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明确提出:“要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吴亚平周江潘珊
关键词:旅游扶贫特色旅游资源旅游经营旅游实践屯堡文化旅游接待人数
少数民族村寨民宿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少数民族村寨民宿业是面向小规模、个性化旅游消费群体,利用民族村寨民居的空闲房间,加以功能性改造,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农业,以提供乡村生活住宿为核心产品,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综合性服务业共同构成的特色旅游业;指出民宿业是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提出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传统产业及人的素质构成民族村寨民宿业的发展基础,是判断村寨能否发展民宿业的依据;关于核心价值、民居改造、商业模式、供给体系及市场营销的设计和安排,是少数民族民宿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路径正确"的保障。
吴亚平杨定玉李萍
关键词: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的形成机制与化解对策被引量:17
2011年
乡村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不仅影响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区同样不利。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典型乡村旅游地家庭旅馆为样本,对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的现状、同质化竞争的形成机制、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展开分析,并寻求化解乡村旅游地家庭旅馆经营同质化竞争的对策。
陈志永吴亚平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家庭旅馆化解对策
增权理论视角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2014年
通过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研究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普遍脱节,实践教学内涵及其实现方式有待提升。进一步深入探寻,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安排与利益设置有关联性,作为求知的利益主体学生,他们的权利诉求被忽略和剥夺,是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的根源。从增权理论视角提出实践教学重构的对策,有利于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李乐京吴亚平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高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