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蕊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桉柠蒎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桉柠蒎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有233例65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桉柠蒎组101例,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结果桉柠蒎组在治疗第5天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U=2.37,P〈0.05),且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U=3.06,P〈0.05)。结论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桉柠蒎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刘宏博叶蕊
- 关键词:肺炎老年人
- 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本院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血清谷浓度的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偏振法测定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并结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病原学结果、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疗效、肾功能情况等),对血流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并应用万古霉素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流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1例(44.0%),屎肠球菌14例(56.0%);临床治愈率32.0%。25例患者共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测定38例次,血清谷浓度范围2.99~39.1μg/mL,均值(14.96±7.83)μg/mL,其中达到靶浓度15~20μg/mL者8例(21.0%)。临床治愈组与临床无效组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分别为(14.69±7.20)、(15.13±8.53)μg/mL(P=0.85)。肾毒性发生6例(24.0%),APACHEⅡ评分均值17分,均为临床无效组。11例MRSA血流感染中,1例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2 mg/L,其余万古霉素MIC值均为1 mg/L;临床治愈组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与MIC浓度比值(AUC/MIC)为209±114。结论按照指南的标准,25例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达标率低,需加强对这一类患者血清谷浓度的监测力度,并随时调整用药,给出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 王翠红叶蕊吴小街高懿卓赵立
- 关键词:万古霉素肾毒性
-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1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次/d,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7~10 d。结果大剂量组显效率76.70%、总有效率93.33%,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大剂量沐舒坦有显著的排痰作用,联合常规抗炎平喘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 叶蕊赵立刘宏博王翠红吴晓街
- 关键词: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5例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35例确诊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发症状以呼吸系统受累多见,占85.71%;病程中哮喘占85.71%,鼻窦炎占96.15%,神经系统受累占81.48%,皮肤受累占54.29%,消化系统受累占25.71%,循环系统受累占37.14%,泌尿系统受累占31.43%。病理阳性率为66.67%。因此认为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诊断及治疗困难,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嗜酸细胞增高、且有神经系统受累或肺部游走影像的患者,应考虑存在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可能性。
- 高懿卓王翠红叶蕊赵立
- 静脉应用毒品致脓毒性肺栓塞1例报告
- 2013年
- 脓毒性肺栓塞(SPE)是指含有病原体的栓子脱落后栓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或梗死)和局灶性肺脓肿,是肺栓塞中的一种少见类型。1978年,Mac—Millan等曾报道60例SPE患者,47例(78.33%)为静脉应用毒品者。然而随着血管内器件或置管使用的增多,SPE的流行病学特点较前发生变化。近年来静脉应用毒品引起的SPE报道较少。现将1例因静脉应用毒品引起的SPE报道如下。
- 叶蕊赵立周晓明
- 关键词:物质滥用静脉内
- 系统性硬化症肺部受累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系统性硬化症(SSc)肺部受累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明确诊断的SSc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并结合肺高分辨体层扫描(HRCT)及心脏超声检查评估肺部受累情况,包括肺间质受累及肺动脉受累;比较弥漫型和局限型SSc患者肺间质及肺动脉受累情况的差异。结果 (1)临床表现:①43例患者中19例(44.2%)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以活动后气促(19例)及咳嗽(10例)最常见;②43例(100.0%)均有肢端硬化症状,21例(48.8%)有躯干皮肤硬化症;32例(74.4%)出现雷诺现象;1例(2.3%)出现CREST综合征。(2)肺HRCT检查证实43例患者中30例(69.8%)存在间质性肺疾病,其中40.0%(12/30)无呼吸系统症状;HRCT表现以磨玻璃影(51.2%,22/43)和网格影(37.2%,16/43)最为常见。心脏超声检查显示10例(23.3%)并发肺动脉高压。(3)弥漫型和局限型SSc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61.9%(13/21)与86.4%(19/22)〕、肺动脉高压发生率〔23.8%(5/21)与40.9%(9/2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弥漫型SSc患者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85.7%(18/21)与54.5%(12/22)〕高于局限型SS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雷诺现象的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31.2%(10/32)〕高于无雷诺现象者(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型SSc患者的肺部受累更多见,但症状隐匿且不具备特异性。肺HRCT检查较呼吸系统症状更灵敏地发现肺部受累,是早期发现SSc肺部受累的重要手段。雷诺现象是早期诊断SSc的重要指标。重视SS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系统评估,将使SSc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 周晓明侯刚叶蕊冯学威赵立
- 阿替普酶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呼吸科收治的经肺动脉CT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39例,给予阿替普酶50 mg缓慢静点2 h后,观察溶栓前及溶栓24 h后的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氧合指数及溶栓治疗后5~7 d心脏超声,溶栓治疗后7~14 d肺动脉CTA的变化,并评估溶栓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溶栓治疗后24 h,CK-MB异常者的比例较溶栓前明显降低(P=0.047),肌钙蛋白TnI异常者的比例较溶栓前亦明显降低(P<0.001)。溶栓后平均氧合指数较溶栓前明显改善(P<0.001)。溶栓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9.5%(34/38),高危、中危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4.1%(16/17)、85.71%(18/21)。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5例为桡动脉或股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处的血肿,2例为便潜血阳性。结论应用50 mg阿替普酶2 h静脉滴注治疗中高危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 周晓明任乃刚冯学威李世煜叶蕊马跃赵立
- 关键词:肺栓塞溶栓阿替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