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燕红

作品数:43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护理
  • 7篇重症
  • 5篇肾脏
  • 5篇肾脏替代
  • 5篇手术
  • 5篇干预
  • 3篇脓毒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室
  • 3篇护理干预
  • 3篇监护
  • 3篇监护室
  • 3篇ICU
  • 3篇ICU患者
  • 3篇肠内
  • 3篇肠内营养
  • 2篇血糖
  • 2篇血液
  • 2篇血液净化
  • 2篇预后

机构

  • 24篇佛山市高明区...
  • 7篇中山市小榄人...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建德市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0篇叶燕红
  • 12篇王美力
  • 8篇黄永鹏
  • 6篇伍增龙
  • 5篇何中华
  • 4篇范小龙
  • 3篇庞荣锋
  • 3篇李敏雄
  • 3篇马钧阳
  • 3篇马俊
  • 3篇罗红
  • 3篇梁伟玲
  • 3篇利素文
  • 3篇杨静
  • 2篇余丽华
  • 2篇杨纲华
  • 2篇张伟耀
  • 2篇袁锦芳
  • 2篇徐心爱
  • 2篇李洁峰

传媒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4篇齐鲁护理杂志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全科护理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ICU危重症患者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菌群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综合ICU危重症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菌群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综合ICU病房危重症并通过尿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表现为阳性的246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分离出的246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87株(35.37%),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159株(64.63%)。41-50岁、51-60岁以及61-70岁这3个年龄段的尿路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阳性结果居多,而且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产ESBLs菌株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产ESBLs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菌株高,一部分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ICU危重症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产生ESBLs。在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前应先确定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选择对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防止产生多重耐药菌株。
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伍增龙庞荣锋范小龙
关键词:危重症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耐药
4R危机管理理念在脓毒症患者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念在脓毒症患者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ICU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4R危机管理理念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工作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机械通气时间、腹腔压力及胃肠黏膜pH值、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腹腔压力及胃腔黏膜pH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OFA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岗位合理性、护理技能、突发情况应对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4R危机管理理念应用于脓毒症患者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中,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腹腔压力及胃腔黏膜pH值,改善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工作质量较高。
梁伟玲叶燕红王美力
关键词:脓毒症持续性血液净化
膝关节腔脉冲射频与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关节腔内脉冲射频与臭氧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4~65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脉冲射频治疗组(PRF组)和臭氧注射治疗组(O3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和治疗后1年的疼痛缓解优良率。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PRF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05±0.99)分、(3.07±1.10)分、(4.12±0.94)分,O3组分别为(3.06±0.94)分、(3.04±1.11)分、(4.23±0.82)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PRF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3.15±1.38)°、(123.27±1.44)°、(114.52±1.65)°,O3组分别为(122.76±1.46)°、(123.09±1.25)°、(116.03±1.13)°。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优良率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射频治疗周期为3 d,臭氧注射治疗周期为4周。结论关节腔内脉冲射频与臭氧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均有确切疗效,但脉冲射频治疗周期较短。
马钧阳朱亮先蔡永红王立勋叶燕红卢凯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脉冲射频关节内
痔上黏膜环切术2次切割吻合治疗Ⅳ期混合痔的手术配合
2012年
[目的]总结痔上黏膜环切术2次切割吻合治疗Ⅳ期混合痔的手术配合。[方法]13例Ⅳ期混合痔病人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2次切割吻合治疗,同时加强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13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手术平均时间37min,病人再次切割吻合成功,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两吻合口之间无缺血现象;术后短期尿潴留3例,肛门水肿、疼痛5例;术后随访3周至10个月,无复发及吻合口狭窄等。[结论]加强痔上黏膜环切术2次切割吻合治疗Ⅳ期混合痔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叶燕红张伟耀袁锦芳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术混合痔护理
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患者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下,探讨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患者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方法将12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除麻醉前静脉滴注复方林格氏液500ml,胶体(贺斯)500ml外不作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选择麻醉前给药,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复方林格氏液500ml和胶体(贺斯)500ml,并于仰卧位的同时,在患者两侧腰部垫置直径12—14cm橡皮球,使两侧腰部垫高。观察两组患者在行CSEA麻醉后,不良反应及有关升压药使用情况。结果麻醉后3、10min,不良反应和升压药使用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即通过输液时机和容量的掌握调节,结合在产妇两侧腰部垫球的方法,对预防CSEA下剖腹产患者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罗红叶燕红余丽华
关键词:护理干预CSEA低血压综合征
不同治疗方案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1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组(n=60)、优化胰岛素治疗组(n=60)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n=60)。观察记录各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常规胰岛素治疗组(5.0%)和优化胰岛素治疗组(6.7%)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强化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11.7%),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和优化胰岛素治疗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情况优化胰岛素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对比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间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化胰岛素治疗组(15.0%)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13.3%)感染情况显著低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21.6%),优化胰岛素治疗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间感染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胰岛素治疗在减少危重患者的感染同时能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对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
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伍增龙庞荣锋范小龙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ICU不同治疗方案
PDCA管理对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PICC置管的ICU患者600例,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实施PICC置管的ICU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PICC置管的ICU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可推广使用。
叶燕红何中华李洁峰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PICC置管并发症
2.2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的护理
2010年
微切口手术有切口小、减少术源性散光、切口愈合快的优点。3.2mm切口超声乳化术是白内障手术的主流方式之一,但目前国际上切口有由3.2mm减小到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的趋势。我院自2009年10月开始行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现就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中的护理报道如下。
徐心爱叶燕红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护理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对患者呼吸相关指标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经鼻导管吸氧组)和研究组(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每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呼吸指标,氧疗前和氧疗30 min后血气指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激活受体-1(sTREM-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都未发生非计划进入重症监护室(ICU)和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复苏中仅发生1例常规鼻导管吸氧后再次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再插管率与平均呼吸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低氧血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与氧疗前比,氧疗30 min后两组患者氧分压(P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疗前和氧疗30 min后两组患者动脉血酸碱度(pH)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氧疗前比,氧疗30 min后两组患者血清ACTH、sTREM-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从而减少缺氧的风险,缓解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
杨纲华叶燕红刘琼李丹丹
关键词:麻醉复苏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常规疗法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R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病死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和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可明显改善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
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伍增龙庞荣锋范小龙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重症感染血清炎性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