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菁 作品数:29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非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22年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治疗上缺乏特异性,仅以临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确定,目前该病是眼科的难点。临床一线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二线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全面,根据TAO发病机制研发出了以替妥木单抗、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多种新型靶向药物,展现出缓解炎症、控制病情的优良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就TAO的非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王星 叶慧菁 杨华胜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 非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 麦考酚酸酯 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是否需要降眼压治疗 被引量:6 2019年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常伴发高眼压,发生机制复杂,包括肥大水肿的眼外肌压迫眼球壁;眶内结缔组织及眼肌肥大水肿使眶压增加,导致房水静脉压升高,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等。此外,测量眼压的眼位及使用的仪器对眼压测量的精准度也有较大影响。同时,极少数TAO患者合并原发性青光眼。TAO高眼压是否需要降眼压治疗,本文在分析高眼压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应针对TAO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杨华胜 叶慧菁关键词:GRAVES眼病 高眼压 青光眼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单眼或双眼发病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38例及正常受试者103例,记录受试者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 徐迦南 陈果 陈静巧 陈荣新 叶慧菁 杨华胜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全麻下复杂眼科手术术后疼痛及不适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麻下复杂眼科手术术后疼痛及不适的程度,并分析其影响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我中心全麻下进行复杂眼科手术的患者212例.NAS评分评估手术后的疼痛及不适感,分析其高危因素,并... 叶慧菁 陈荣新 练秀芬 卢蓉 毛羽翔 艾思明 郭文军 杨华胜关键词:术后疼痛 术后不适 高危因素 眼专科医院DRG未入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某眼科专科医院DRG未入组病例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为专科医院实施DRG做准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依据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系统公布的某三甲眼专科医院2018年765例DRG未入组病例,成立质控小组,分析未入组原因。采用Microsoft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由于不适用DRG分组规则而未入组的病例最多,有682例,占比89.2%;有83例因编码、主要诊断选择或审核上传数据的错误而未入组的病例。未入组病例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其中眼眶病和眼肿瘤科占比高达82.5%。结论 某眼专科医院的DRG未入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适用DRG分组规则,以眼眶病和眼肿瘤科占比最高。DRG对眼专科的分组效能应得到重视。同时医院应采取加强培训、促进沟通交流、质量控制、纳入绩效考核等改进措施,以提高眼专科医院的DRG入组率。 柯乃绮 林明色 章霞 叶慧菁 方浩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案首页 HSP60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在未接受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的视网膜内原发肿瘤细胞和脉络膜、视神经等侵袭部位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初步分析HSP60在眼球不同部位Rb细胞的表达特点及其可能与Rb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22眼)未接受治疗的Rb患者所摘除眼球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60、HSP10和Caspase 3在视网膜内和脉络膜、视神经等侵袭部位的表达。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眼内均见肿瘤细胞。侵袭部位见肿瘤细胞的患者21例,其中肿瘤单独侵犯视神经7例(33.3%),肿瘤单独侵犯脉络膜5例(23.8%),肿瘤同时侵犯视神经和脉络膜9例(42.9%)。脉络膜与视神经部位肿瘤细胞HSP60、HSP10的表达均比眼内肿瘤细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脉络膜与视神经部位肿瘤细胞Caspase 3的表达比眼内肿瘤细胞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 Rb肿瘤细胞在从视网膜内向外侵袭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升高HSP60、降低Caspase 3来促进侵袭部位肿瘤细胞的存活。但是HSP60在侵袭部位的升高是肿瘤细胞向外侵袭的原因还是结果,以及是否会进一步增强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罗鑫 丁运刚 叶慧菁 杜毅 杨华胜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10 适形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视神经功能影响的剂量分析和临床初步结果 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放疗后视神经的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适形调强放疗(IMRT)作为一种精确放疗技术,对视神经保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本研究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计划剂量和临床结果分析,了解IMRT对视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9例初治鼻咽癌男性患者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接受了适形调强放疗,其中T2 3例,T3 6例。由IMRT计划系统得到视神经受照剂量及视神经与鼻咽肿瘤的距离,并于放疗前和放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双侧视神经的视力、视野和视诱发电位。结果:9例患者均无视神经功能损伤的表现,视神经剂量受肿瘤生长的部位影响,视神经与肿瘤的最短距离和视神经最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01)。结论:IMRT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护鼻咽癌患者的视神经功能,视神经与肿瘤的最短距离是视神经剂量的决定因素。 韩非 李济时 叶慧菁 王汉渝 赵充 卢泰祥关键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鼻咽癌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泪液分泌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泪液分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对10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两眼术前术后泪液分泌功能变化进行l:l配对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非手术眼反射性泊液分泌较手术眼及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眼反射性泪液分泌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泪腺仍然可以恢复部分泪液分泌功能,手术时不宜切除过多的肿大泪腺。 汪亮 杨华胜 张平 张雷 叶慧菁关键词: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液分泌 泪腺 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泪阜入路球周阻滞用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减压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泪阜入路球周阻滞用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眼眶减压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6至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于全身麻醉下接受眼眶减压手术的TAO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和泪阜入路球周阻滞组(PB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PB组患者在切口缝合完成后进行单次泪阜入路球周阻滞作为术后镇痛,C组患者不进行球周阻滞。两组患者若术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4分,则给予口服镇痛药酮咯酸氨丁三醇10 mg作为补救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8、24、48 h的疼痛NRS评分,术后0~24 h、24~48 h内酮咯酸氨丁三醇补救镇痛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与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术后24 h患者眼眶肿胀度分级。结果PB组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NRS评分[M(Q1,Q3)]分别为2.50(2.00,3.00)、2.00(1.75,3.00)分,低于C组的4.50(3.00,5.00)、3.00(2.00,4.25)分(P=0.001、0.045)。术后24 h内,C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补救镇痛率为40.0%(12/30),显著高于PB组的13.3%(4/30)(P=0.041)。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头晕,以及术后24 h内中重度眼睑肿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B组未出现泪阜入路球周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泪阜入路球周阻滞在TAO患者眼眶减压术后早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朱雁铃 麦勇健 叶慧菁 甘小亮关键词:镇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基于微信的PACS教学模式在眼眶科规培医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教学在眼眶科规培医生中的教学效果及质量评价。方法:将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科轮训的66名规培医生分为A组(PACS组)与B组(微信+PACS组)。通过出科考核和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B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测试和阅片技能测试得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01,P=0.037)。教学效果自我评估量表显示B组学生对解剖结构位置的熟悉程度、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工作中解读CT或MRI图像的能力预判,以及对CT或MRI影像学的兴趣,明显优于A组(均P<0.001)。所有学生(100.00%)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非常满意。结论:在眼眶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中应用基于微信的PACS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 叶慧菁 练秀芬 杨华胜关键词:教学模式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