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之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2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肾生髓
  • 9篇补肾
  • 9篇补肾生髓
  • 6篇肝癌
  • 5篇清肝
  • 5篇清肝汤
  • 5篇酒精
  • 5篇肝炎
  • 5篇肝再生
  • 4篇养肝
  • 4篇慢性
  • 4篇肝病
  • 3篇养肝胶囊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原发性
  • 3篇中西医结合治...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西医结合治疗

机构

  • 19篇湖北中医药大...
  • 13篇湖北省中医院
  • 6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宜春学院
  • 1篇绍兴市第六人...
  • 1篇湖北省中医药...

作者

  • 22篇叶之华
  • 12篇高翔
  • 11篇李瀚旻
  • 6篇张压西
  • 4篇向婷婷
  • 4篇石松
  • 4篇于慧杰
  • 3篇姚欣
  • 3篇戴玲
  • 2篇陆定波
  • 2篇赵宾宾
  • 1篇周建
  • 1篇邹亮
  • 1篇傅景霞
  • 1篇李羚青
  • 1篇张六通
  • 1篇吴雨
  • 1篇曹秋实
  • 1篇常明向
  • 1篇肖琳

传媒

  • 1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十四届全...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表达谱芯片探索地五养肝胶囊防治肝癌的生物信息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地五养肝胶囊防治肝癌的生物信息网络,为进一步深入机制探索奠定基础方法:以Solt-Farber方法建立肝癌大鼠模型,使用地五养肝胶囊干预治疗,表达谱芯片检测大鼠肝组织mRNA表达变化,提取mRNA差异信息,进行GO及Pathy综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地五养肝胶囊治疗可以下调481个mRNA表达、上调236个mRNA表达,综合GO分析中发现该方可影响肝组织细胞损伤反应(化学应激)、循环系统(微血管)发育过程;影响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囊泡、细胞外膜结合等细胞组份;影响蛋白质结合、钙离子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功能;综合PATHWAY分析发现该方可影响紧密连接信号途径、造血细胞功能途径、胆汁分泌信号通路、肌动蛋白骨架调节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糖酵解/糖异生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TRP通道炎症介质调控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地五养肝胶囊存在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肝癌的疗效优势,综合GO分析及PATHWAY分析为深入探索地五养肝胶囊的疗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明刚陈乞高翔叶之华肖明中李瀚旻
关键词:肝癌MRNA生物信息分析
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6大数据库,全面搜集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用RStudio 3.4.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文献,累计受试者947例,其中治疗组478例,对照组4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临床疗效([OR=2.76,95%CI[1.96;3.89],P<0.0001),改善生活质量(OR=4.04,95%CI[2.44,6.69],P<0.0001),1年生存期有显著提高(OR=2.06,95%CI[1.15,3.66],P=0.0145)。s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利于全面提高临床疗效,但本研究结论尚需纳入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魏亚威高翔叶之华马利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META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补肾生髓成肝”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简称: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417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西药治疗组(7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和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193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8周后患者死亡率及临床生化指标(ALT、TBil、Alb、PTA)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的死亡率(12. 95%)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48. 65%)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 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在降低总胆红素(TBil)及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方面与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能更好地促进黄疸消退及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戴玲高翔叶之华叶之华李瀚旻
关键词: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1个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经过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和交叉核对后,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Meta分析采用软件Rev Man 5.3进行,对发表偏倚情况进行漏斗图分析。并对入选的14个RCT方剂中中药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计1351例患者。从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ALT、TC指标方面来看,中医组及中西医联合用药组疗效均优于西医治疗,但中医组治疗TC的敏感性分析发现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无差异。在不良反应分析方面,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安全性较高。从中药频次统计来看,山楂、泽泻两味药出现频次最高。结论:中医治疗较单纯西医疗效更显著安全,而中西联合用药可能较单纯中药疗效更好,且山楂、泽泻配伍运用更能增强降脂作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质量影响,尚需进行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
吴娜高翔韩玲叶之华倪颖李瀚旻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和艾司唑仑治疗30 d,观察失眠特征及治疗后失眠特征、中医证候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均能改善睡眠,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失眠特征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的失眠特征以多梦夜醒、早醒及头昏健忘为主,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特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张压西叶之华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加味血府逐瘀汤
茵芩清肝汤对酒精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茵芩清肝汤对酒精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茵芩清肝汤组(中药治疗组)、硫普罗宁组(西药1对照组)、水飞蓟宾胶囊组(西药2对照组)、白酒灌胃组(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组(空白...
张压西叶之华向婷婷石松于慧杰
文献传递
茵芩清肝汤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清NO,GSH-Px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茵芩清肝汤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按每天8~12 mL.kg-1ig 52度白酒(随时间延长而递增,第1周为8 mL.kg-1,第2周10 mL.kg-1,第3周起12 mL.kg-1,以后继续维持此量,直至实验结束)配合高脂肪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茵芩清肝汤(20 g.kg-1ig)组,硫普罗宁(5 mg.kg-1ig)组、水飞蓟宾(5 mg.kg-1ig)组进行比较。每组30只,分别于实验第4周、第8周、第12周每组各取大鼠10只,称重后以乙醚麻醉动物,迅速断头取血,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测量NO,GSH-Px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各阶段水平较正常组(15.36±7.2)μmol.L-1明显升高(P<0.01),第12周达到(40.8±7.5)μmol.L-1(P<0.01),GSH-Px各阶段水平较正常组(146.3±51.9)U.mg-1明显降低(P<0.01),第12周达到(86.4±6.4)U.mg-1(P<0.0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NO各阶段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茵芩清肝汤组第12周达到(31.12±4.7)μmol.L-1(P<0.01);GSH-Px水平(107.7±31.1)U.mg-1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茵芩清肝汤可降低血清NO含量、提高GSH-Px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这可能是它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机制之一。
张压西石松向婷婷于慧杰叶之华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酶
中医药调控肝再生防治肝脏及其相关病证的推广应用
李瀚旻高翔叶之华李晶津沈昕赵宾宾李羚青陆定波常明向姚欣万鸣张六通龚元
项目属人口与健康领域-中医药调控肝再生防治肝脏及其相关病证。 1.性能指标:基础理论成果3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3项、技术方法成果2项、临床应用成果4项,中药新制剂成果4项,发明专利授权4项,高等中医药学院教材及学术专著1...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制剂肝脏疾病中医药理论
肝癌中医药防治三级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信息共享理念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医药防治肝癌三级预防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基于Django的网络应用框架,采用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结构,运用python语言和正则表达式自主研发而成。该平台的建立,旨在为中医药防治肝癌研究搭建医联体数据聚合和共享信息平台,为中医药防治肝癌三级监测体系提供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型。
魏亚威叶之华高翔马利
关键词:肝癌DJANGO中医药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的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干预观察
慢性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CVH)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其属于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因复杂,传染性强,...
叶之华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加味血府逐瘀汤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