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颖颖 作品数:21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汉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泡沫病毒LTR的研究进展 泡沫病毒的LTR是逆转录病毒中最长的。LTR不仅是病毒复制和整合所必需的,同时还具有启动子和基因转录调控的功能。它们可形成特殊的茎环结构,被相应的蛋白因子识别并结合。总之,LTR对于病毒基因的转录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董兰兰 史颖颖 刘万红 何小华关键词:泡沫病毒 基因转录 蛋白因子 文献传递 科萨奇病毒A组16型的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三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溃疡为主要症状。CA16是最早发现的HFMD的病原体并于1958年被加拿大学者Robinson分离出来。并且手足口病主... 史颖颖 刘万红 何小华关键词:手足口病 儿童患者 临床病症 病菌感染 文献传递 2010-2011年恩施和武汉柯萨奇病毒A16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恩施和武汉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VP1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来自于恩施和武汉地区的189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接种病毒易感Vero细胞,对产生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的标本进行初筛和PCR鉴定;对阳性毒株VP1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构建pMD18-T-VP1重组克隆,然后测定其VP1全长序列,通过MEGA5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DNAstar软件对VP1保守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以≤5岁婴幼儿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从189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7株CA16,VP1序列进化分析显示均属于B1亚型。对VP1基因上的6个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其中的3个区域呈现高度保守性,这些保守区可被用于疫苗研究。结论 CA16是2010-2011年恩施和武汉地区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属于B1基因型。 史颖颖 刘永娟 邱文洪 何小华 刘万红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16型 手足口病 系统进化分析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方法探究 被引量:2 2023年 课程思政是融合专业理论课中的德育元素与智育元素、发挥课堂协同育人作用的创新教育模式。医学生是国家未来医疗体系的栋梁之材,医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素质直接关系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现情况。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该文基于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融入途径和具体方法,以期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 史颖颖 施璐 孙宾莲 邱文洪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熊果酸对THP-1源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 2021年 研究熊果酸对THP-1源巨噬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将THP-1源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熊果酸处理组,熊果酸+3-甲基腺嘌呤(3-MA)三个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熊果酸(0、5、10、20、40μmol /L)对THP-1源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Western Blot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和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处理,检测熊果酸对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结果:中低浓度(0、5、10、20μmol /L)熊果酸对THP-1源巨噬细胞没有明显影响,而高浓度(40μmol /L)熊果酸可以明显降低细胞活性(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熊果酸处理组中LC3Ⅱ/Ⅰ,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62表达明显降低。与熊果酸处理组相比,熊果酸+3-MA处理组中LC3Ⅱ/Ⅰ,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6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熊果酸可通过调节 LC3Ⅱ/Ⅰ,P62,Beclin-1及Atg5蛋白表达诱导细胞自噬。 陈仕同 胡波 沈铎 朱旷 史颖颖关键词:熊果酸 巨噬细胞 自噬 武汉重症手足口病EV-A71分离株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武汉重症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病毒株全基因组特征。方法自湖北武汉2例手足口病Ⅱ期患儿咽拭子中分离EV-A71,利用overlap-PCR扩增EV-A71全基因组的6个首尾重叠的基因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5.0、MEGA-Ⅹ和SimPlot3.5.1分析基因组特征。结果获得2株EV-A71分离株wh064和wh170的全基因组序列,二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5%和99.86%。2株EV-A71病毒株属于C4a2亚型。系统进化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发现,在P1区域,2株病毒株与C基因型EV-A71位于同一进化分支,遗传距离最小;在P2区域,2株病毒株与B基因型EV-A71和CVA16位于同一分支,与B基因型EV-A71之间遗传距离最小(C4亚型除外);在P3区域,2株病毒株与B3亚型EV-A71和CVA16位于同一分支,与B3亚型EV-A71和CVA16之间遗传距离较小。基因重组分析发现,2株分离株P1区域与C基因型EV-A71相似度最高,P2区域与B基因型EV-A71、CVA4、CVA5、CVA14和CVA16原型株的相似度高于C基因型EV-A71,P3区域与B3亚型EV-A71、CVA4、CVA14和CVA16原型株相似度高于其他病毒株,重组断点位于2A-2B连接处和3C处。此外,2株病毒株基因组中突变位点5’UTR-61T、VP1-27S(L)、VP1-98K和3D-396S亦存在于武汉其他重症和死亡病例EV-A71分离株。结论武汉2株EV-A71是重组病毒株,可能由C基因型和B3亚型EV-A71病毒株重组而来,亦或由C基因型EV-A71和CVA4、CVA14、CVA16重组而来。某些位点突变可能影响EV-A71毒力。 周井义 史颖颖 刘永娟关键词:全基因组 系统进化 基因重组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与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分析研究 史颖颖EV71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自2007年以来,中国大陆反复发生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的大规模爆发和流行.我们建立了分析中国大陆EV71衣壳蛋白VP1中潜在毒力位... 刘万红 刘永娟 张良禄 张凤凤 史颖颖 袁佩佩 涂会林 何小华新型冠状病毒与干扰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部分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2019-nCoV编码的蛋白质不仅参与病毒增殖,而且在拮抗宿主固有免疫尤其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调控宿主干扰素应答反应的2019-nCoV蛋白进行总结,对2019-nCoV和干扰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施璐 刘永娟 黄丽霞 史颖颖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干扰素 病毒蛋白 免疫抑制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初探 2012年 《医学免疫学》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针对实验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学内容、实验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建立。 刘万红 史颖颖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