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金松

作品数:3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1篇水利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7篇计算机
  • 6篇数据库
  • 6篇青藏高原
  • 4篇盆-山构造
  • 4篇网络
  • 4篇隆升
  • 4篇分布式
  • 3篇地质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水文
  • 3篇水文数据
  • 3篇水文数据库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隆升
  • 3篇流场
  • 3篇高原隆升
  • 3篇俯冲

机构

  • 38篇河海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

  • 38篇史金松
  • 12篇崔军文
  • 10篇戴俊明
  • 6篇张晓卫
  • 5篇余达征
  • 4篇李朋武
  • 4篇丁孝忠
  • 4篇郭宪璞
  • 3篇索丽生
  • 3篇唐哲民
  • 3篇王连捷
  • 2篇刘宇敏
  • 2篇黄文学
  • 1篇吴九红
  • 1篇许国艳
  • 1篇魏大卫
  • 1篇陈贵海
  • 1篇张正兰
  • 1篇庄卫华
  • 1篇黄健元

传媒

  • 7篇河海大学学报...
  • 4篇水文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河海科技进展
  • 2篇1997年中...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岩石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郑州工业大学...
  • 1篇北京水利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1993年中...
  • 1篇1995年中...
  • 1篇全国计算机辅...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7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学模型及计算处理
为了相对合理地模拟青藏高原演化的历史进程,本方案考虑温度变化、弹塑性、大变形、滑动及由滑动引起的摩擦生热、开裂及由开裂所引起的岩性软化等因素的计算模型。一、温度变化的模拟采用不计对流项的热传导方程模拟温度变化,热传导方程...
史金松崔军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数学模型弹塑性重荷载
文献传递
防洪调度知识库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从防洪调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F C D I D S S) 实际需要考虑,选择结构化产生式规则系统,研究了 F C D I D S S知识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技术,给出了规则事实库和推理机的有关设计成果。
余达征索丽生史金松
关键词: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专家系统
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并行计算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讨论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并行计算,以区域分裂法与混乱块迭代为基础,在Novell网上利用多台微机作分布式计算。文中给出了温度场、薄膜障碍、弹塑性杆的自由扭转等实例,讨论了它的计算效率、时效性及数据完整性等有关问题。
史金松陈贵海
关键词:并行计算机分布式计算局域网络
基于知识的应用程序管理系统KBAPMS
1989年
程序库是一类特殊的数据库,其中所管理的实体是一系列标准程序。本系统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程序库的管理与智能检索。采用“框架”技术组织程序库,应用“与”“或”图技术来刻划程序的模块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智能搜索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本系统在IBM—PC/XT机上用汉字宏lisp语言实现。采用交互式汉字提示方式,具有较好的用户友善性。
戴俊明史金松
关键词:数据库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全文增补中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折返抬升过程中构造界面和应力场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作为地质历史时期深俯冲作用产物的超高压变质岩,尽管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历史,但其最终的折返作用无不是在逆冲扩展过程中完成的。因此,逆冲扩展作用及其数值模拟的研究对完整认识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机制和折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逆冲扩展作用最显观的构造效应是不同层次构造界面和应力场的变化,对于地壳尺度的逆冲扩展作用而言,陆表面和Moho是最重要的活动性构造界面,陆表面的变化导致山体抬升和滞后伸展盆地的形成,出现盆-山相间的构造格局。初步的模拟计算表明,山体的抬升量、滞后伸展盆地的坳陷量和Moho的上拱量与逆冲地块的平移速度和逆冲扩展速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的抬升速度、滞后伸展盆地的坳陷速度和Moho的上拱速度都有逐渐增大趋势。逆冲扩展过程中,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总的表现为随着平移速度和逆冲扩展速度的增大和逆冲扩展作用的持续进行,逆冲块体内部由挤压应力状态逐渐向拉张应力状态转化。地块的平移速度是构造强度的一个重要标量,当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以仰冲块体为运动载体,沿断裂带向陆壳浅部折返时,构造界面的移动规律基本反映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过程,可见,构造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应该是制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折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岩石密度差相同的条件下,拉张构造应力场更有利于折返作用的进行。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是通过多期构造作用完成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推测,每期构造作用都伴随有折返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在整个折返过程中,构造运动性质和强度的差异导致了折返速度的不均一,总体上,折返速度将随着逆冲地块由挤压向拉张状态的转化和拉张强度(构造作用强度)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增大,最终在以拉张为主导的构造应力场中完�
崔军文王连捷张晓卫唐哲民史金松
关键词:数值模拟应力场超高压变质带折返
与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有关的并行机及并行算法方面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1992年
随着并行计算机商品化的迅速发展,并行机将在科学计算和大型数据处理范畴内逐步替代传统的串行计算机。现有的算法与程序必须加以改造才能在并行机上继续使用。本文简述这一发展趋势及算法改造的必要性;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科学计算的需要介绍诸如区域分裂法、多重网格法、快速椭圆型求解器、格子气等具有较好并行性的计算方法;提出目前急需开展的并行机及并行算法研究的一些建议。
史金松戴俊明
关键词:计算机水利工程
全国水文数据库分布式查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梅振冬史金松
关键词:数据库水文学查询系统设计
收缩型盆-山构造的数值模拟(一):计算模型
收缩型盆—山构造,是大陆岩石圈中最普遍、最具动力学意义的盆—山构造类型,其中又以冲断裂和冲断盆地组成的收缩型盆—山构造最为重要。叠置在收缩型盆—山构造之上的滑覆盆地是快速、持续逆冲作用的结果,冲断裂、冲断盆地和滑覆盆地三...
崔军文张晓卫史金松李朋武郭宪璞丁孝忠
关键词: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一种开放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迅速发展普及、网络管理相对滞后的情况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ONMS模型 ,该模型面向开放网络 ,与网络内节点操作平台无关 ,具有对全网络范围内的所有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 (包括数据资源、网络设备资源、节点资源、网络存储资源、网络CPU资源、节点进程等 )进行管理和调度的功能 .为进一步刻划网络管理系统 ,提出了“网程”概念 ,并叙述了“网程”和“进程”之间的区别 .此外 ,概述了ONMS的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 .
黄文学史金松刘宇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资源网程网络管理
70Ma以来青藏高原陆壳缩短、增厚和隆升的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的急剧隆升是第四纪以来全球最伟大的地质事件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造山作用的全过程,搞清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陆壳的演变情况, 作为“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动力学研究”...
史金松崔军文戴俊明唐哲民
关键词:青藏高原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