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环硅酸锆钠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环硅酸锆钠散治疗高钾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5(65.0±8.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10g、3次/d的硅酸锆钠散治疗,分析药物降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环硅酸锆钠散治疗2 h后,血钾水平由5.68(5.46,5.85)mmol/L降至5.11(4.97,5.24)mmol/L,下降0.60(0.49,0.72)mmol/L。用药24h后血钾水平为4.34(4.03,4.50)mmol/L,下降1.35(1.24,1.62)mmol/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24h后血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用药24h后发生低钾血症8例(19.0%),根据治疗后血钾水平分为低钾血症组、非低钾血症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钾水平[5.47(5.35,5.62)mmol/L比5.78(5.50,5.9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9,P=0.011)。所有患者未见其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环硅酸锆钠散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的高血钾。轻度高钾血症患者治疗时有发生低钾血症风险。
- 刘波程志群俞海峰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高钾血症
- 均相酶免法测定甘胆酸的性能评估及临床应用评价
- 目的 :评价应用均相酶免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甘胆酸(Glucocholic acid,CG)的性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
- 刘波
- 关键词:酶免法甘胆酸临床应用评价
- 自噬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2
- 2012年
-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自噬的完成依赖于正常的溶酶体功能,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自噬研究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揭示自噬的发生机制、自噬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对预防与治疗多种人类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概括目前自噬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细胞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 方梦蝶刘波刘伟
- 关键词:自噬溶酶体肿瘤
- Thrombospondin-1 (TSP1)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scular Inflammation by Regulating Monocytic Cell Motility in Mouse Models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 刘震杰陈兵刘波
- 水苏糖对模拟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水苏糖对猪到人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血液体外灌注猪游离心脏为基础,模拟猪到人异种心脏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实验分为A、B两组:即分别用人血液灌注及人血液加水苏糖灌注猪离体心脏。观察灌注后两组心脏的跳动时间;体外灌注1 h后,对两组灌注心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A组灌注心脏平均跳动时间为(9.5±2.5)min B组灌注心脏平均跳动时间为(46.8±8.1)min,其中有1个心脏在灌注的1 h内一直跳动;两组心脏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心肌间质旱弥漫性出血、水肿,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心肌血管内皮组织中有IgG及IgM沉积。B组心肌间质未见出、凝血和坏死,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未见IgG及IgM沉积。结论水苏糖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刘波倪科伟周冰许林海詹金彪
-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水苏糖
- 炎症性肠病患者入院时血细胞参数水平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入院时血细胞参数水平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浙医二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IBD患者及140例体检者,分别收集其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
- 刘波毛显雅秦光明
- 关键词:住院时间炎症性肠病体检者
- 异种移植免疫学及其潜在风险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同种器官移植成功率的提高导致了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采用解剖学上与人类相近的动物,比如猪的器官可以解决这种危机。但从猪到人的器官移植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包括免疫学,生理学及其伦理道德问题。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猪到人异种器官移植的首要免疫学障碍,目前主要通过敲除半乳糖α1,3半乳糖(galactose-α1,3-galactose,Gal)抗原来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除此之外,仍有其它的非-Gal抗原可能引起猪到人的移植物的失功,例如N-羟乙酰神经氨酸等。除了免疫学障碍,猪器官携带的病毒及可能引起的异种移植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显的实验数据显示猪到人的病原体的感染,但当猪到人的免疫学障碍被克服后,感染将成为又一研究热点。
- 刘波詹金彪
- 关键词:异种移植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 自体肋软骨在修复不良注射隆鼻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修复不良注射隆鼻患者鼻部形态不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先获取患者第六或第七肋软骨备用,开放性鼻小柱Goodman切口及双侧鼻翼软骨尾侧缘切口,充分暴露鼻中隔软骨,根据情况雕刻肋软骨对鼻小柱进行支撑,使用肋软...
- 刘波宋建良马奇
- 关键词:自体肋软骨
- 文献传递
- 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5年
-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依赖于溶酶体的降解过程,在维持细胞物质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基因组完整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自噬功能紊乱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异常,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崔丹蕊刘波刘伟
- 关键词:细胞自噬分子机制肿瘤肿瘤治疗
-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光学纳米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食源性疾病一直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而病原菌是引起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快速、简单、灵敏地筛选食源性致病菌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材料因其光学特性、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穿透性,已成为近年来光学传感研究的热门课题。作为传感器的信号转换装置和生物识别分子的负载基质,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官能团丰富等特点。适配体是通过体外筛选的短单链核酸,具有合成简单、稳定性好、亲和力高、选择性强、适用性广等优点,是生物应用中理想的分子受体。利用基于适配体的光学纳米传感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耗时费力、难以定量、不便现场检测等缺点,成为当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综述了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基于适配体的光学纳米传感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细菌捕获方法和传感技术,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以便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钟毓红吴佳琪潘小艳刘波王琳
- 关键词:适配体光学传感器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