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侨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手术
  • 3篇颅内
  • 2篇动脉瘤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护理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置管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破裂出...
  • 1篇血症
  • 1篇硬脑膜

机构

  • 5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侨
  • 2篇李园园
  • 2篇许平
  • 1篇陆玉萍
  • 1篇陶红娣
  • 1篇沈芬娣
  • 1篇柳敏华
  • 1篇薛静华
  • 1篇周道菁
  • 1篇沈琛
  • 1篇沈纪芳
  • 1篇何惠芳
  • 1篇徐晓娟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36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分为...
刘侨许平李园园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体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按护理工作改进前后,分为改进前(16例)、改进后(14例),对比护理工作改进前后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进后的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改进前(75.00%),改进前后患者的置管时间、导管滑脱与意外拔管发生率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改进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改进前(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给药通道,能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刘侨
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硬脑膜外颅内压监护的护理
1997年
徐晓娟薛静华何亦秋刘侨沈琛
关键词:ICP硬脑膜外颅内压监护监护护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
2004年
沈芬娣柳敏华沈纪芳陆玉萍刘侨何惠芳陶红娣周道菁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肿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护理低氧血症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36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在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3 0,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为55.56%;对照组为1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侨许平李园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