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佩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药敏
  • 1篇抑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意义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生殖道
  • 1篇生殖道分泌物
  • 1篇衰竭
  • 1篇尿道
  • 1篇尿道感染
  • 1篇培养及药敏
  • 1篇前蛋白转化酶
  • 1篇微生物敏感性...

机构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刘佩
  • 1篇肖晓霞
  • 1篇周铁明
  • 1篇李娇
  • 1篇李慧

传媒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清Endostatin、CTRP3、FGF21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Endostat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及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HFpEF患者158例(HFpEF组)和体检心功能正常的志愿者107例(健康对照组)。HFpEF患者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亚组122例和无效亚组36例,随访的152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122例和预后不良亚组30例。比较各组血清Endostatin、CTRP3、FGF21水平,不同预后HFpEF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ndostatin、CTRP3、FGF21预测HFpEF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HFpEF组血清Endostatin、FGF2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TRP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9.585/<0.001、13.798/<0.001、42.478/<0.001)。无效亚组血清Endostatin、FGF21水平高于有效亚组,血清CTRP3水平低于有效亚组(t/P=32.125/<0.001、9.681/<0.001、21.620/<0.001)。预后不良亚组心房颤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Ⅳ级比例,血清Endostatin、FGF2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速度(e')比值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χ^(2))/P=23.149/<0.001、7.557/0.006、22.081/<0.001、5.234/<0.001、9.840/<0.001、8.216/<0.001、5.087/<0.001],血清CTRP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P=12.597/<0.001、2.963/0.004、5.978/<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及血清Endostatin、FGF21、NT-proBNP升高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2.241(1.445-3.475)、1.047(1.014-1.081)、1.034(1.005-1.063)、1.063(1.028-1.100)],CTRP3升高是其保护因素[OR(95%CI
李慧刘国兵刘佩段勇曾海涛
关键词:内皮抑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该院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821例就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检查。结果总阳性率为63.3%(520/821);感染者以性活跃年龄组(20~50岁)的人群为主;对该地区支原体致病株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UU 84.8%,MH 88.3%)。结论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对指导医生选则治疗药物提供了有力依据。
周铁明刘佩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敏感率
PCSK6、Corin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6型(PCSK6)、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53例为AMI组,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另选取同期8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SK6、Corin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SK6、Corin水平与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PCSK6水平升高,Corin水平降低(Z/P=6.705/<0.001、5.627/<0.001)。随访1年,153例AM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6.41%(71/153)。预后不良亚组血清PCSK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Cori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Z/P=6.022/<0.001、5.846/<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Killip分级≥Ⅲ级、PCSK6升高,保护因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Corin升高[OR(95%)CI=1.073(1.008~1.141)、4.400(1.383~13.997)、1.105(1.058~1.154)、0.815(0.720~0.922)、0.996(0.994~0.998)]。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SK6、Corin及二项联合评估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74、0.864,二项联合评估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最大(Z/P=2.753/0.006、2.794/0.005)。结论AMI患者血清PCSK6水平升高和Corin水平降低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李娇肖晓霞卿琪伍敏益刘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ORIN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