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海荣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虚构
  • 1篇语言
  • 1篇语音
  • 1篇运思
  • 1篇在者
  • 1篇情景
  • 1篇追问
  • 1篇箴言
  • 1篇物性
  • 1篇历史性
  • 1篇阿那克西曼德
  • 1篇存在者

机构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党海荣
  • 2篇刘磊
  • 1篇樊征
  • 1篇南岳

传媒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死“之间”:关于存在者的历史性的存在——源自海德格尔的《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的运思和追问
2008年
生-死"之间"意味着存在者向有限的既定的历史性的穿透。在这里,"之间"命名为对操持的承担,呼求着生命的出席,同时还标画着存在者刻画的源始根据所在。运思生-死"之间",不仅是就发生性的开展来把捉存在者向其自身的切近,揭露存在者的存在;而且也是就存在者的切身向死性来领会存在者在场的历史性、有限性,进而以有限性为根据来筹划存在者的持存,从而使得存在者在寻视其命运的通途中得以赢获自身。
刘磊樊征党海荣
关键词:存在者历史性
关于意义语音论之情景虚构的批判被引量:2
2008年
人是在语言中与他们所触及的世界相遇的,他的现实性只在他的最本质的存在特性即"向死之在"中才得以实现。意义毋宁是如同标准答案一样的理解模式,它将世界凝定为为他的在场,形成与共在相分离、相对立、相冲突的一个封闭的异域,它不仅不能成为我们对未来走向这一亟待明晰的问题的解答,而且也缺乏从语言的存在中指涉此在的处身之所的揭示能力。本文通过对意义语音论批判,试图为存在者在场里"是我"欠缺的状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得以澄明提供一种可能性。
刘磊南岳党海荣
关键词:语言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