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小平
- 作品数:56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 目的:获得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O)溶血素重组融合蛋白。方法:根据LMO溶血素基因hlyA设计引物,PCR扩增hlyA,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PCR分析以及确证性测序。将...
- 张杰骆学农郑亚东李辉伏小平朱小玲
- 关键词:溶血素基因原核表达活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牛支原体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酶比活性的测定被引量:1
- 2015年
- 参照GenBank中牛支原体PG45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基因(pdhD)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扩增牛支原体武威株的pdhD基因,然后将其克隆至pMD19-T。在完成测序及点突变的基础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dhD,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纯化表达产物His-DLD,并对其酶促反应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在底物NADH存在条件下,能将硫辛酰胺催化生成二氢硫辛酰胺,且其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25℃、pH为7.5;其米氏常数Km(NADH)为9.72μ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5.6μmol/(L·min)。上述结果为研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李娜包世俊苏炜德邢小勇伏小平温峰琴项海涛薛慧文
- 关键词:牛支原体原核表达
- CBL+PBL+TBL融合教学法在兽医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2024年
- 为了探索CBL+PBL+TBL融合教学法在兽医流行病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20级动物医学专业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和CBL+PBL+TBL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根据闭卷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使用CBL+PBL+TBL融合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8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更喜欢和愿意继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并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因此,CBL+PBL+TBL融合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兽医流行病学本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刘果伏小平
- 关键词:兽医流行病学混合式教学
- 兔出血症病毒试验感染及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以不同日龄及生理状态下的中国白兔为试验动物,经静脉接种、皮下接种、滴鼻和同居感染兔出血症病毒,进行临床检查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静脉接种感染的兔潜伏期比其他途径感染的兔短;2月龄以下幼兔有明显的抵抗力,其他月龄的兔均易感,怀孕兔全部发生流产;临床病理学观察以各实质器官的退行性病变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各组织器官严重出血、水肿,实质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微血管内大量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等。
- 刘俊林胡永浩伏小平王若聪姚学萍包世俊项光华
- 关键词:家兔兔出血症病毒临床病理学
-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生产工艺的优化被引量:6
- 2012年
- 提高纤维素酶生产效率,降低纤维素酶生产成本是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关键之一。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产酶培养基成分以及接种时间、产酶温度、培养初始pH等产酶条件是纤维素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为充分利用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酶FST-1产酶培养基和产酶条件对纤维素酶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蛋白胨和磷酸二氢钾的含量对于纤维素酶的生产影响较大,并且确定了最优产酶培养基为4号培养基。通过对不同产酶条件的研究,确定最佳接种时间为24h、最佳产酶温度为32℃、最佳初始pH为5.5,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可以将滤纸酶活力和蛋白含量提高3倍。
- 王涫王明钰穆子铭侯少莉张杰伏小平方诩
- 关键词:里氏木霉纤维素酶PH温度
- 乳杆菌XF-9301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乳杆菌XF┐9301生长特性研究1)伏小平(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730070)乳杆菌是健康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对动物宿主有益无害,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增重的作用。笔者...
- 伏小平
- 关键词:乳杆菌
- 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纯化的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克隆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用SDS-PAGE、间接ELISA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制备的Mc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获得5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β6亚基配体结合域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4C7、E7C7、B8C9、C2D8和B7B6,其分泌的McAb为IgG2b(C2D8)和IgG2a(C4C7、E7C7、B8C9、B7B6)亚类。制备的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McAb可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αv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赵建勇独军政高闪电林彤邵军军丛国正伏小平常惠芸
-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受体配体结合域单克隆抗体
- 滑液支原体WVU1853株免疫相关膜蛋白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膜蛋白是病原菌膜结构的主要组分,其不仅在病原菌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且部分膜蛋白还与病原菌的感染及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筛选并鉴定出滑液支原体免疫相关膜蛋白,以期为滑液支原体感染和免疫机制的研究及相关疾病诊断和防治方法措施的建立奠定基础。笔者应用培养至对数生长中后期的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WVU1853株全菌分别免疫鸡和新西兰兔,制备滑液支原体鸡多抗和兔多抗。提取滑液支原体WVU1853株的膜蛋白,应用二维电泳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继而应用所制多抗进行Western blot,筛选出免疫原性膜蛋白,并通过质谱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筛选的8个蛋白质点中,3个蛋白质点为延伸因子EF-Tu,其余蛋白质点分别是丙酮酸脱羧酶α亚基、β亚基、NADH氧化酶、组氨酰-tRNA合成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其中组氨酰-tRNA合成酶的质谱分析得分太低,尚需进一步验证,而丙酮酸脱羧酶α、β亚基与作为滑液支原体的免疫相关膜蛋白首次被证实。本研究筛选并初步鉴定出滑液支原体7种免疫相关膜蛋白,为深入研究目标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及新型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包世俊丁小琴邢小勇伏小平薛慧文温峰琴
- 关键词:滑液支原体膜蛋白
- 应用肠道微环境重组技术提高家禽抗病力的研究──雏鸡口服乳杆菌XF-9301制剂的安全性和效力试验被引量:1
- 1995年
- 应用自制的XF-9301乳杆菌制剂给清净雏鸡群和染疫雏鸡群口服,进行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证实XF-9301制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染疫雏鸡群口服XF-9301组与未经处置组1月龄雏鸡存活率及雏鸡白痢等腹泻性疾病发病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 胡永浩项光华伏小平
- 关键词:乳杆菌效力试验雏鸡安全性
- 鼠疫耶尔森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β-内酰胺酶报告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相关蛋白β-内酰胺酶(TEM-1β-lactamases,Bla)报告基因载体,旨在运用本系统检测鼠疫菌待测蛋白能否转运至宿主细胞内。方法将TEM基因克隆入pA-CYC184载体中,构建用于鼠疫菌研究的TEM报告基因载体。把待分析的鼠疫菌基因及启动子区克隆入TEM基因上游,使鼠疫菌蛋白与TEM蛋白融合表达。将鼠疫菌基因-TEM融合表达载体电转化到鼠疫菌中,并感染HeLa细胞2 h后,加入CCF2-AM底物,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与结论应用本系统检测了YopK-Bla、YscK-Bla、YscL-Bla和YscX-Bla进入宿主细胞的情况,YopK-Bla和YscX-Bla菌株感染的HeLa细胞呈蓝色,YscK-Bla和YscL-Bla菌株感染的HeLa细胞呈绿色,表明YopK及YscX可以进入宿主细胞,而YscK和YscL则不能。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适于鼠疫菌的TEM报告基因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析其他鼠疫菌蛋白能否在感染的过程中进入宿主细胞的工具,为鼠疫菌T3SS相关蛋白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韩伟谭亚芳杨慧盈郭兆彪杨瑞馥伏小平杜宗敏
-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