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连顺

作品数:1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熔炼
  • 3篇铜合金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合金
  • 2篇压机
  • 2篇熔铸
  • 2篇配料
  • 2篇卧式挤压机
  • 2篇小直径
  • 2篇卸料
  • 2篇卸料装置
  • 2篇回转
  • 2篇回转体
  • 2篇回转体零件
  • 2篇挤压机
  • 2篇技术人
  • 2篇技术人员
  • 2篇铬青铜
  • 1篇导电

机构

  • 12篇河南江河机械...

作者

  • 12篇于连顺
  • 5篇魏军伟
  • 3篇张磊
  • 2篇李英辉
  • 2篇高旭
  • 2篇胡红利
  • 2篇黄坤
  • 2篇高大伟
  • 2篇刘玉卿
  • 1篇李东阳
  • 1篇侯涛
  • 1篇赵保建
  • 1篇杨小青
  • 1篇杨永涛
  • 1篇刘占军

传媒

  • 4篇有色金属加工
  • 3篇铸造技术
  • 1篇机械工人(热...
  • 1篇模具制造
  • 1篇模具工程
  • 1篇金属加工(热...
  • 1篇2013数字...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QCr0.5铬青铜熔炼工艺的生产实践
2007年
通过对铬青铜QCr0.5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的对比,分析了传统熔炼工艺的不足,阐明了改进后熔炼工艺的先进性,给从事熔炼的技术人员在今后熔炼铬青铜材料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生产经验。
侯涛褚克辉于连顺
关键词:熔炼工艺铬青铜技术人员
浅析小直径回转体零件变薄拉深时的底厚变化情况
2006年
较好的分析了小直径、体长、底厚的零件变薄拉深工序中底部增厚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并为这类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及机械加工方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魏军伟于连顺高大伟黄坤李英辉
关键词:变薄拉深加工率
半连续铸造铝青铜铸锭缺陷的预防措施被引量:3
2005年
于连顺魏军伟赵保建
关键词:铝青铜半连续铸造铸锭缩孔
浅析小直径回转体零件变薄引伸中的底厚变化
2006年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直径小、体长、底厚的回转体零件变薄引伸工序中底部增厚的规律及其成因,为这类零件的冷挤压变薄引伸工艺及模具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魏军伟于连顺高大伟黄坤李英辉
铜合金熔铸配料及化学成分调整的生产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此文主要论述了在铜合金熔铸生产中怎样配料及化学成分的调整计算,并总结出了合金熔铸时的调整配料计算及补偿图和冲淡图的应用,给从事铜合金熔铸技术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方便铜合金熔铸的操作生产。
于连顺刘玉卿胡红利杨小青褚克辉
关键词:熔铸技术配料计算化学成分铜合金
QCr0.5铬青铜熔炼的生产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于连顺马鲁南张磊
关键词:铬青铜铜熔炼导热性能高导电性耐热性能
铜及铜合金熔铸配料及化学成分调整计算的经验总结被引量:1
2010年
于连顺刘玉卿李东阳胡红利
关键词:铜合金化学成分熔铸配料合金熔炼技术人员
铜及铜合金熔铸配料及化学成分调整计算
2010年
此文主要论述了在铜合金熔铸生产中怎样配料及化学成分的调整计算,并总结出了合金熔铸时的调整配料计算及补偿图和冲淡图的应用,给从事铜合金熔铸技术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方便铜合金熔铸工人的操作生产。
于连顺张磊刘占军杨永涛张永通
关键词:熔铸熔损冲淡
卧式挤压机新型挤压系统的探讨
本文介绍了卧式挤压机挤压模具的改进,改进后为定义为新型挤压系统,并对挤压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生产实践和对比对新型挤压系统内挤压模具的优点进行了总结:支承由整体式结构改为两体式结构,实际生产中两体式的针支承很少损坏,但...
张磊高旭于连顺
关键词:卧式挤压机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卧式挤压机挤压模具结构设计
2013年
本文介绍了卧式挤压机挤压工具部件结构的改进,并对每个使用的部件结构设计进行了优缺点分析,通过生产实践和体会对挤压工具结构进行了总结。
于连顺高旭王丹冰
关键词:挤压垫穿孔针挤压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