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怀翌 作品数:31 被引量:8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前列腺素、血小板功能、蛋白C抗原的关系 被引量:27 1991年 对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检测前列腺素、血小板功能和血浆抗凝蛋白 C、蛋白 S 后发现,患者血栓素B_2(TXB_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_4)显著增高,6-酮前列环素(6-keto-PGF_(1a))降低。血瘀证与气证(气虚气滞为主)比较,30例血瘀证以 TXB_2增高为主,βTG、PF_4值高,蛋白 C 抗原(PC:Ag)降低,38例气证以6-keto-PGF_(1a)降低为主,βTG,PF_4增高没有血瘀证明显,PC:Ag代偿性增高。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本质。 过鑫昌 丁怀翌 戚文航 龚兰生 邵慧珍关键词:冠心病 辨证分型 前列腺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和Ⅲa在冠心病中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992年 近年来发现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是通过膜糖蛋白所介导的,在一些血栓性疾病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中发现GPIb和GPIIb/IIIa异常时,可见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功能的改变。 丁济如 丁怀翌 张娟瀛 陈菊芳 沈利英 吴春芳 李建勇 阮长耿关键词:血小板 膜糖蛋白 冠心病 静滴硝酸甘油对扩张型心肌病和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1995年 静滴硝酸甘油对扩张型心肌病和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何汝敏,丁怀翌,于金德,潘秀芳,谢玉才,胡健国内曾报道静滴硝酸甘油(IVNTG)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和室壁节段运动的有益作用 ̄[1]。本研究旨在应用二... 何汝敏 丁怀翌 于金德 潘秀芳 谢玉才 胡健关键词:硝酸甘油 心肌病 左心室功能 血清脂蛋白(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自制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本法特异性强,批内变异系数2.6%,批间8.1%,检测下限0.3mg/dl,回收率98.6%,本法与TintElizeLp(a)kit标准曲线形态相似,两者测值(n=80)相关系数为0.848。检测359名正常人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22.32±19.7lmg/dl,呈偏态分布。 谢玉才 丁怀翌 印彤 蔡伟菁 吴春芳 龚兰生关键词:脂蛋白 ELISA 血清 血小板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现状 被引量:4 1993年 血小板抑制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1/4个世纪,最早应用的是环氧合酶抑制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此后血栓素(TX)合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PG)同类物,TXA_2/PGH_2受体拮抗剂,血清素(5—HT)受体拮抗剂,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以及凝血酶抑制剂等相继问世,其中不少已应用于临床,现将血小板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现状概述如下: 一、抑制花生四烯酸(AA)通路的药物1.环氧合酶抑制剂:包括阿斯匹林(ASA)及非类固醇类消炎药。ASA作用于AA通路的早期阶段,即抑制环氧合酶,使其乙酰化,从而影响血小板合成TXA_2的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然而,环氧合酶乙酰化。 丁怀翌关键词:血小板抑制剂 心脏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栓素 B_2和6酮前列腺素 F_(1α)的演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89年 对51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进行了平均22.1±7月的随访,有8例死亡。虽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入院初3次血栓素 B_2(TxB_2)均值较高,6酮前列腺素 F_(1α)(6酮 PGF_(1α))均值较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还观察了2年中 TXB_2与6酮 PGF_(1α)的演变,发现后者呈稳步下降,而前者的演变可分为稳定组与不稳定组,对之进行了临床分析。 丁怀翌 龚兰生 林淑英 过鑫昌 蔡伟菁 吴春芳 蔡秋艳关键词:心肌梗塞 血栓素B2 前列腺素 中药槲寄生、川芎嗪对体外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主要研究中药槲寄生、川芎嗪对体外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槲寄生浓度为200μg/6×104 细胞及100μg/6×104 细胞时,不同程度地损伤细胞形态,抑制内皮细胞合成释放 PGI2 ,但经凝血酶激发后的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前列环素 I2 (PGI2)功能未受影响。此外,200μg/6×104 细胞浓度的槲寄生还抑制凝血酶激发前后内皮细胞合成释放 Von Willibrand 因子(vWF)。川芎嗪高、中、低三种浓度均未影响细胞形态和细胞合成释放 PGI2 及 vWF 的功能,鉴于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素 A2 (TXA2 )释放,提示川芎嗪是改善 PGI2 —TXA2 平衡的理想药物。 蔡伟菁 龚兰生 丁怀翌 候国英 吴春芳 陈凤云关键词:槲寄生 川芎嗪 血管内皮细胞 自制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994年 自制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内科(上海200025)谢玉才,丁怀翌,蔡伟菁,吴春芳,王海英,吴裕,戚文航,龚兰生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其分子量1.2~1.5×106D,它的脂质成分和低密度脂蛋白... 谢玉才 丁怀翌 蔡伟菁 吴春芳 王海英 吴裕炘 戚文航 龚兰生关键词:脂蛋白 单克隆抗体 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高凝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对346例次各型冠心病(CHD)、177例次缺血性中风(IS)患者及604例次正常人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抗凝的检测。结果发现,各型 CHD 和 IS 时,PAgT、β-TG 和 PF_4、TXB:的血浆水平升高,6-酮-PGF_(1α)则降低;VWF:Ag 和因子Ⅷ:C 水平升高,ATⅢ:A 降低、PLG:Ag升高。表明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此为研究高凝状态提供了客观依据。 王鸿利 沈志祥 丁怀翌 余慧贞 陈淑容 蔡敬仁关键词:冠心病 中风 高凝状态 左心室舒张末期顺应性与舒张功能障碍机理研究 1991年 冠状动脉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正常对照10例,分别以心导管和Doppler超声心动图方法作了左心室舒张末期顺应性(LVEDC)和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检测.结果病变组LVEDC较对照组降低(P<0.01),与Doppler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PVA)增高等异常舒张功能同时出现.此外,对照组PVA随LVEDC增高而降低(P<0.05),病变组则不明显,提示在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中除了LVEDC降低机制外,尚有其它因素参与. 蔡伯林 龚兰生 叶季平 于金德 戚文航 丁怀翌 施仲伟关键词:冠状动脉病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