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娜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氯化
  • 2篇氯化亚铜
  • 2篇氯化银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活性炭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1篇一氧化碳
  • 1篇络合吸附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活性炭载体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模拟
  • 1篇改性

机构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黄丽娜
  • 2篇刘晓勤
  • 2篇姚虎卿
  • 2篇马正飞
  • 1篇黎军

传媒

  • 1篇Chines...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性一氧化碳吸附剂的几个问题研究
随着碳一化学的迅速发展,CO 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另一方面不少工业排放气中含有CO,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分离和净化CO 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压吸附法在该分离工艺上受到普遍重视,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是研...
黄丽娜
关键词:一氧化碳氯化银氯化亚铜络合吸附分子模拟
文献传递
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行为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的原理制备负载氯化银的活性炭(AC),讨论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并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的方法,研究了活性炭表面AgCl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行为.结果表明:在低AgCl负载量时,AgCl可在活性炭载体表面达到单层分散,XRD测得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4 g AgCl.静态定容法测得当AgCl的负载量为每克AC0.133 gAgCl时,样品的CO的吸附容量最大.AgCl主要以银端垂直附着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上,作用能在46.26~47.64 kJ/mol之间.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原子簇模型模拟计算得到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8 gAgCl,与XRD测得的结果一致.结合X衍射相定量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同样可研究其他相似的活性组分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情况,为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提供方法的指导.
黄丽娜马正飞刘晓勤姚虎卿
关键词:氯化银活性炭密度泛函理论
氯化亚铜在活性炭载体表面单层分散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被引量:7
2004年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活性炭载体表面CuCl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行为 .以C16H10 ,C13 H9和C12 H12 原子簇模型模拟活性炭表面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计算得到了CuCl在活性炭表面分散的活性位、稳定构型、相互作用能以及单层分散阈值 .结果表明 ,CuCl以铜端垂直附着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上 ,相互作用能为 76 84~ 80 79kJ/mol,单层分散阈值为 0 4 71g/ g.而XRD测得的单层分散阈值为 0 4 6 7g/ g,与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一致 ;按照密置单层模型计算得出的单层分散阈值为 0 94 1g/g ,远大于实验测定结果 .因此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活性炭表面活性组分单层分散的丰富信息 ,并能确定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阈值 .
黎军马正飞黄丽娜刘晓勤姚虎卿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活性炭氯化亚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