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荣嘉

作品数:19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细胞
  • 3篇克雷伯菌
  • 3篇肺炎
  • 3篇肺炎克雷伯
  • 3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肺炎支原体
  • 3篇病原菌
  • 2篇新生儿
  • 2篇血细胞
  • 2篇药敏
  • 2篇妊娠
  • 2篇体感
  • 2篇综合征
  • 2篇耐药
  • 2篇菌群
  • 2篇菌群分布
  • 2篇抗体

机构

  • 18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8篇麦荣嘉
  • 10篇邓文喻
  • 8篇曾文
  • 8篇马丹娟
  • 7篇欧阳凯
  • 3篇穆小萍
  • 3篇曾丽
  • 2篇刘艳
  • 2篇胡塔
  • 2篇叶青
  • 2篇陈国洋
  • 1篇刘倩
  • 1篇李荔
  • 1篇黄瑞玉
  • 1篇陈柳青
  • 1篇赖科峰
  • 1篇何秋苑
  • 1篇王惠丽
  • 1篇郑冼华
  • 1篇王穗琼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变迁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2015~2018年婴幼儿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幼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以及耐药性。结果2015-2018年,婴幼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71%,15.60%,18.80%和23.74%。尽管四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类抗生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但两两比较发现2018年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显著高于2016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四年间的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比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由2015年的52.17%,13.04%,0.00%,8.70%和4.35%升至2018年的74.47%,59.57%,59.57%,40.43%和19.15%,卡方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23.09,25.39,8.93,P=0.003,<0.001,<0.001,0.030)。结论近年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与耐药率均有增长趋势。该文强调了在婴幼儿群体中评估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的重要性,早期实施医学干预可降低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邓文喻陈国洋麦荣嘉穆小萍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婴幼儿
HCMV和MP感染所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IM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46例HCMV诱发IMS患儿(HCMV组)及51例MP诱发IMS患儿(MP组)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48例确诊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V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BV对照组及MP组淋巴结肿大及咽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MV组(P<0.01),HCMV组及MP组咳嗽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BV组(P<0.01)。HCMV组和MP组中下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EBV组(P<0.01)。EBV组异型淋巴细胞>1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MV组及MP组(P<0.01),HCMV组及EBV组的WBC计数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MP组(均P<0.01)。结论在诊断IMS时,尽可能进行病原诊断,除EB病毒感染外,应考虑其他病原,特别是HCMV及MP感染的可能。
曾文麦荣嘉何秋苑刘艳欧阳凯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
黄芩和鱼腥草水煎液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芩和鱼腥草两种中药水煎液对肺炎克雷伯菌(KP)被膜生成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银染法鉴定细菌被膜,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模型,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药水煎液以及头孢他啶对3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TT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被膜生成标准曲线。实验根据药物分为黄芩组、鱼腥草组、头孢他啶组和空白对照组。对应上述测定菌株的药物MIC浓度,运用MTT法检测四组生物被膜的模型用药前后的活菌数。结果黄芩水煎液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为8~32 mg/mL,鱼腥草水煎液为125~500 mg/mL以及头孢他啶对KP的MIC为0.125~256 mg/mL。30株生物被膜模型在黄芩和鱼腥草的作用后,黄芩组和鱼腥草组的活菌数分别为(7.49±0.08)lg CFU/mL和(7.42±0.07)lg CFU/mL,空白对照组活菌数为(8.17±0.11)lg CFU/mL,用药后活菌数明显下降,黄芩组、鱼腥草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生物被膜活菌数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与鱼腥草水煎液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被膜具有抑制作用。
邓文喻麦荣嘉马丹娟叶青
关键词:黄芩鱼腥草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口服葡萄糖负荷下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的动态变化,以及FFAs检测在诊断和监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随机选取111位孕妇测定四个时间点血糖和FFAs值,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60例,糖耐量异常组(IGT)27例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24例。比较3组FFAs动态变化。结果空腹和3小时的FFAs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小时的FFAs值中GDM组与NGT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与I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小时的FFAs值中NGT组和GDM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NGT组和IGT组、GD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FFAs动态变化存在差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后血浆FFAs浓度的变化维持在较高的水平,FFAs的检测在GDM的诊断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曾文曾丽麦荣嘉赖科峰陈柳青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妊娠期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
婴幼儿血常规报警核左移和未成熟粒细胞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BayerADVIAH2120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婴幼儿标本中核左移(LS)及未成熟粒细胞(IG)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符合程度。方法收集仪器提示LS及IG报警的112例婴幼儿的外周血常规标本,经瑞姬染色显微镜镜检进行结果比较。结果仪器测定婴幼儿外周血标本对LS及IG的报警结果与细胞形态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仪器在测定婴幼儿外周血标本中对LS及IG的报警提示存在一定的误报率,根据其报警提示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曾文刘艳麦荣嘉欧阳凯张锐浩
关键词:细胞形态学报警血细胞分析仪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拟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拟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取其阴道分泌物做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结果此次研究共培养出277例病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77例(63.90%),光滑假丝酵母菌62例(22.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8例(10.11%),克柔假丝酵母菌6例(2.17%),热带假丝酵母菌4例(1.4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是:5-氟胞嘧啶(84.18%)、两性霉素B(100%)、氟康唑(69.49%)、伊曲康唑(66.1%)、伏立康唑(72.88%)。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菌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光滑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较高。阴道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低。
曾文华丽燕欧阳凯麦荣嘉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群分布耐药性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和PBMC病毒载量在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68例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EBV DNA在病程进展以及预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68例EBV感染患儿,根据初诊EBV DNA拷贝数分为低拷贝组4例和高拷贝组26例。记录所有患儿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外周血EBV DNA载量以及回访的全血和PBMC的EBV DNA载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高拷贝组患儿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水肿的比例为84.61%、65.38%、76.92%高于低拷贝组(P<0.05);高拷贝组患儿的CD8^(+)T细胞为(48.21±10.73)%高于低拷贝组,而NK细胞、CD4^(+)T、CD4^(+)/CD8^(+)T细胞分别为(8.52±5.79)%、(21.37±5.78)%、(0.5±0.27)则均低于低拷贝组(P<0.05);回访病人中,高拷贝组有15例EBV DNA阳性,高于低拷贝组8例(P<0.05);23例回访病患的PBMC和血浆EBV DNA的检测结果比较,PBMC的EBV DNA拷贝数(4.8±0.5)高于全血EBV DNA拷贝数(2.96±0.28)(P<0.05)。结论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免疫水平与病毒载量有关,通过对PBMC的EBV DNA追踪有望应用于临床评估EBV感染的病情发展。
曾文麦荣嘉邓文喻黄研郭家铭
关键词:EB病毒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369例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乳腺科诊断为乳腺炎的369名患者的脓液或穿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并做相关体外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69名乳腺炎患者中有177名患者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0%。分离鉴定出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114株(占64.4%)。其中鉴定为MRSA的有56株(占49.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96.5%产β-内酰胺酶,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4%、49.1%、60.5%、64.0%;对莫西沙星、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育龄妇女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患者的治疗和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胡塔欧阳凯曾文邓文喻王惠丽麦荣嘉
关键词:乳腺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早发型与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指标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分析早发型和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指标、病原菌谱以及药敏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37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并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EOS组,n=174)和迟发组(LOS组,n=198),比对两组间的临床特点(体重、胎龄、Apgar’s评分、WBC、LY、PLT、PCT和CRP等)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早发型组患儿出生体重、Apgar’s1min评分、Apgar’s 5min评分、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均值均高于迟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型组患儿早产、CRP≥10.0mg/L、病死率的比例及PLT的均值均高于早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和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71.84%、57.58%,其中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组患儿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等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迟发型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早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但早发型与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指标及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有所不同,可根据相应的特点进行诊断,并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邓文喻曾丽陈国洋马丹娟麦荣嘉
关键词:病原菌
围产期孕产妇生殖道感染菌群分布及B族链球菌的定植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研究围产期孕产妇生殖道感染时菌群分布,并了解B族链球菌(GBS)在下生殖道定植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围产期母婴相关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6 150例围产期孕产妇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并对分离的GBS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6 150例孕产妇中,病原菌共检出269例,检出率为4.37%,常见菌以GBS居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GBS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9.15%、88.98%。结论引起围产期孕产妇生殖道感染的细菌以GBS最多,进行GBS的耐药性分析,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丹娟邓文喻黄瑞玉卢春敏关宏娟麦荣嘉
关键词:围产期生殖道感染B族链球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