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述东

作品数:34 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莱芜猪
  • 13篇肉质
  • 11篇胴体
  • 10篇肉质特性
  • 8篇屠宰
  • 7篇体重
  • 7篇屠宰体重
  • 7篇胴体品质
  • 7篇胴体性能
  • 6篇肉品
  • 6篇发育规律
  • 5篇杂交
  • 5篇肉品质
  • 5篇猪种
  • 5篇肌肉
  • 4篇配套系
  • 4篇合成系
  • 4篇发育
  • 4篇发育性
  • 4篇发育性变化

机构

  • 30篇莱芜市畜牧兽...
  • 23篇山东省农业科...
  • 13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34篇魏述东
  • 23篇武英
  • 19篇郭建凤
  • 14篇曾勇庆
  • 13篇曹洪防
  • 10篇徐云华
  • 9篇张印
  • 6篇刘婵娟
  • 6篇王继英
  • 6篇呼红梅
  • 5篇陈其美
  • 5篇李华
  • 4篇成建国
  • 4篇王怀中
  • 4篇包新见
  • 4篇王诚
  • 4篇杨海玲
  • 4篇王根林
  • 4篇孙延晓
  • 4篇王刚

传媒

  • 4篇养猪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河南畜牧兽医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莱芜猪、莱芜合成系猪胴体品质肉质随体重变化规律研究
莱芜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母本猪种,具有抗逆性强、繁殖力高和肉品品质好等优良种质特性,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是一个十分宝贵的遗传基因库。合成系猪是瘦肉型大约克作父本与莱芜猪作母本培育而成。为研究莱芜猪、莱芜合成系猪不同阶段的胴体品...
郭建凤武英张安志张印王诚魏述东曹洪防徐云华郝慎文
关键词:屠宰体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大理石纹
文献传递
不同猪种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及其营养和食用品质特性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猪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和营养、食用品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莱芜猪肌内脂肪(IMF)、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及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5);3个猪种中,肌苷酸(IMP)在莱芜猪中含量最高,还原糖在大约克夏猪中含量最高,而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在鲁莱黑猪中含量最高,但这几种物质在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在常规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系水率和烹饪损失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肌内脂肪含量.研究证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内脂肪沉积以及部分风味前体物质含量较为丰富,营养及食用品质特性优良,在强化猪肉风味多汁的优质肉猪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种质资源优势.
陈其美曾勇庆魏述东李华宋一萍
关键词:肌肉风味前体物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随体重变化规律研究
2005年
郭建凤武英张印王怀中魏述东曹洪防徐云华郝慎文
关键词:胴体品质莱芜猪肉质现代养猪生产屠宰试验屠宰体重
莱芜猪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28
2005年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杨海玲曾勇庆魏述东武英曹洪防刘婵娟王刚包新见
关键词:莱芜猪肌内脂肪背膘厚发育规律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 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
郭建凤武英魏述东曹洪防王继英
关键词:莱芜猪屠宰体重胴体性能肉质性状
文献传递
莱芜猪等三个猪种肌肉抗氧化性能及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以莱芜猪、鲁莱黑猪和大约克夏猪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对肌肉抗氧化性能及肉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
李华曾勇庆魏述东张伟力陈其美宋一萍钱源沈彦锋曹洪防徐云华
关键词:莱芜猪肌肉抗氧化性能肉质特性
莱芜猪肌肉胶原蛋白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0~90kg体重莱芜猪和40~100kg体重鲁莱黑猪共84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性质(交联度)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含量(TC)、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IC)和胶原蛋白的溶解度(CS)以及肉质特性的大理石纹(MS)和剪切值(SF)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鲁莱黑猪肌肉中TC、IC、CS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SC)以及肉质特性的MS、熟肉率(CP)和拿破率(NY)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研究的两个品种猪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发育性变化基本一致,随体重的增长,肌肉中TC和IC逐渐增加,而SC和CS的总体趋势逐渐下降;肌肉MS、持水性能(WBC)是逐渐增大,肌肉嫩度则逐渐下降。与鲁莱黑猪相比,莱芜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较多且其溶解度也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肌肉MS、WBC和较低的SF。【结论】胶原结缔组织能够在肌肉、肌束乃至每根肌纤维表面以原纤维网的形式形成膜鞘结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及其溶解度的下降,能够改善肌肉的持水性能,但同时也降低肌肉的嫩度(P<0.01)。肌肉大理石纹含量的增加则能够在不影响肌肉嫩度(P>0.05)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肌肉的持水性能(P<0.05)。
曾勇庆王根林魏述东王林云王刚包新见曹洪防石景胜
关键词:肌肉胶原蛋白肉质特性发育性变化莱芜猪
莱芜猪与长白猪杂交后代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测定了莱芜猪与长白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猪屠宰体重98.42 kg,胴体瘦肉率为52.69%,肉色评分3.83分、大理石纹评分3.50分,p H16.45,肌内脂肪2.68%。每100 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48、14.49、7.38 g,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分别为39.93%、78.41%;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分别为27.22%、13.43%、49.55%、7.51%。
郭建凤沈彦锋王彦平王诚蔺海朝徐云华武英魏述东
关键词:胴体性能肌肉品质
鲁农Ⅰ号配套系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测定了鲁农Ⅰ号配套系商品猪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屠宰体质量97.69 kg、胴体瘦肉率58.39%、肉色3.19、大理石纹3.38、肌内脂肪4.01%。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21、17.6217和8.5550 g,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79.34%和38.52%。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分别为40.53%、90.64%和59.31%。
郭建凤王继英武英魏述东沈彦锋
关键词:商品猪胴体性能肌肉品质脂肪酸
莱芜猪及其杂交猪的肉质特性研究
1 引言和目的莱芜猪属华北型地方猪种,是山东省地方黑猪的典型代表。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使这一猪种表现出抗逆性强、繁殖力高和肉品品质好等优良种质特性,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是一个十分宝贵的遗传基因库。尤其是近年来因市场需求的变...
曾勇庆王根林魏述东王林云
关键词:杂交猪肉质特性大约克夏猪滴水损失系水力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