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田力
- 作品数:42 被引量:4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Merkel细胞多瘤病毒检测及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在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采集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200份,并收集相应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CPyV LTAg基因,并经测序确认;MCPyV阳性样本同时检测常见的人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情况。结果:200份标本中共检出MCPyV阳性6例,检出率3%;感染儿童年龄从6月到5岁,其中年龄≤3岁的占83.3%(5/6)。诊断包括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喘息。6例阳性样本均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A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最常见,6例阳性样本MCPyV载量均低于10拷贝/μL。结论: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MCPyV的感染率为3%,6例MCPyV阳性样本均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且MCPyV载量较低,不能认为MCPy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 魏田力郑文芝麻粉莲姚立红陈爱珺崔红郑丽舒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被引量:8
- 2016年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常见住院原因,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ABE是由于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常导致死亡或神经系统永久性伤残,如听力丧失、脑性瘫痪、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 魏田力
- 关键词:胆红素脑病智力发育障碍ENCEPHALOPATHY围生期缺氧核黄疸听力丧失
- 大鼠全脑脑片培养及缺氧缺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离体条件下建立简单方便的新生大鼠缺氧缺糖模型的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从而探索可行的研究脑损伤的方法。方法在静态全脑脑片培养的基础上,采用充氮气法制备缺氧模型,将缺氧缺糖后的脑片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缺氧缺糖的效果,探讨该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结果全脑脑片组织生长良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缺糖组的脑片组织中出现核固缩及碎裂等的情况。结论成功地在离体全脑脑片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离体脑组织缺氧缺糖模型。
- 杨丽君崔红杨爱君黄德庄崔雁魏田力
- 关键词:离体新生大鼠缺氧缺糖
- 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分析
-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成人患者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IgM抗体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1647例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血清,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CP IgM抗体。结果 16...
- 魏田力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胶体金法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及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后5 d内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并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其纳入标准:胎龄28~34周,体重<2 000 g,并且出生时无血液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性及先天性疾病。按照1︰1比例匹配同期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匹配条件为同性别、胎龄相差不超过1周、出生体重相差不超过200 g、出生时血红蛋白相差不超过1 g/L。最终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胎龄、性别比例、(Hb)、网织红细胞(Ret)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E和铁剂,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常规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的差异。随访过程中根据患儿纠正胎龄40周,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脑电图检查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ct(L/L)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0. 45±0. 07; 0. 42±0. 04; 0. 39±0. 04; 0. 33±0. 03)均较对照组(0. 42±0. 03; 0. 37±0. 03; 0. 35±0. 03; 0. 30±0. 05)明显增高(P <0. 01);观察组患儿的Hb(g/L)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151. 1±12. 8; 141. 4±11. 3; 134. 6±10. 3; 128. 5±12. 4)均较对照组(140. 3±11. 7; 128. 6±10. 4; 113. 7±9. 6; 107. 4±9. 4)明显增高(P <0. 01);观察组患儿的Ret(%)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3. 65±0. 91; 4. 46±0. 63; 4. 55±0. 44; 4. 05±0. 84)均较对照组(2. 87±0. 55; 2. 72±0. 35; 2. 37±0. 26; 1. 98±0. 54)明显增高(P <0. 01);治疗后随访3个月采用纠正胎龄满40周方法,对照组患儿的NBN
- 王新佳徐俊梅魏田力
- 关键词:早产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神经行为发育
- 人多瘤病毒7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15年
- 目的:建立人多瘤病毒7(HPyV7)核酸快速、特异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设计HPyV7特异性的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0份健康成人志愿者的血清和300份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吸物样本。结果: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对HPyV7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检测线性范围为101-1010拷贝/μL,且实验特异性和重复性好(CV〈1.0%);采用该方法,从200份血清样本中检出9份阳性标本。结论:建立了HPyV7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为HPyV7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初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 麻粉莲郑文芝魏田力张骞崔红郑丽舒
- 关键词: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
- 左卡尼汀手足口病心肌酶谱异常的影响
- 魏田力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随着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经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由 MP 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国外报道其占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1],国内报道 MP 感染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11.02%,全年散发,夏秋季为发病高峰,5岁以上儿童占20.94%[2]。
- 魏田力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高峰夏秋季
- 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来自本院儿科门诊进行体检的年龄为6个月~13岁的健康儿童77例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婴儿组22例,年龄(7.09±0.52)个月;幼儿组21例,年龄(2.61±0.49)岁;学龄前组14例,年龄(4.64±0.92)岁;学龄组20例,年龄(9.80±2.11)岁。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检测,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CD3+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B淋巴细胞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由婴儿组的(21.77±8.37)%降至学龄组的(14.84±3.55)%(P〈0.001)。CD4/CD8比值也随年龄增大呈减少的趋势,但仅婴儿组和学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CD4及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年龄对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有一定影响,但2岁以上儿童除CD8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魏田力侯安存卢炎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年龄健康儿童
- 热毒净不同剂型对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抑制试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测定热毒净不同煎制方法及热毒净联用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抑制情况。方法 :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方法 ,测定药物对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单味药的不同煎制方法 (饮片水煎液和颗粒剂 )对肺炎支原体抑制作用不同。热毒净水煎混合制剂与热毒净颗粒混合制剂对肺炎支原体抑制作用相同 ,热毒净口服液效果优于混合制剂 ,热毒净和红霉素联用作用加强。结论 :单味药的水煎液和颗粒剂、热毒净单煎混合制剂和口服液对肺炎支原体的抑制作用有差别 ,热毒净和红霉素联合应用 ,可降低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MIC。
- 辛德莉马红秋侯安存李靖魏田力
- 关键词:热毒净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