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智 作品数:60 被引量:49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山西霍山罂粟科植物花粉形态 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西霍山罂粟科白屈菜属白屈菜、紫堇属延胡索、角茴香属角茴香、秃疮花属秃疮花 4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 ,以上 4种花粉差异大。角茴香花粉粒近球形 ,具合沟 ;延胡索花粉粒长球形 ,表面纹饰较光滑 ;白屈菜花粉粒长球形或近球形 ;秃疮花花粉粒近球形。角茴香花粉表面纹饰为刺状纹和细网状纹的复合纹 ,白屈菜花粉表面纹饰为细网状纹和颗粒状纹的复合纹 ,秃疮花花粉表面纹饰为细颗粒状纹。延胡索、白屈菜、秃疮花花粉粒的萌发沟均为三沟 。 杨瑞林 魏学智 毕润成关键词:罂粟科 白屈菜 延胡索 花粉形态 水酶法提取翅果树种子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009年 以翅果树种子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翅果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翅果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翅果树种子油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翅果油出油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液料比、酶解温度;水酶法提取翅果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4.5 mL/g,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添加量1.7%,酶解时间4.3 h。在此条件下,提取二次总出油率为31.12%,提取率达93.12%。所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翅果油的出油率。 徐建国 胡青平 魏学智关键词:种子油 水酶法 酸枣叶对土壤水分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16 2010年 酸枣(Ziziphus jujubavar.spinosa)分布广、适应性强、极耐旱,是研究植物响应干旱气候的优良试验材料。通过覆膜技术控制酸枣根系附近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叶片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明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处理组酸枣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均降低,但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自然饱和亏呈下降趋势且维持在较低水平,较对照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处理组酸枣叶片较对照组组织水势和渗透势减小(p<0.05),较对照差异显著(p<0.05),吸水能力提高;处理组酸枣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含量随土壤干旱程度的加深,均表现为低于对照且逐渐减少(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电导率随之增大,MDA含量也随之升高,质膜受到损伤;处理组酸枣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为1.29、1.5倍。结果表明,酸枣叶片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具有积极的生理响应方式,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旱能力。 梁静 魏学智关键词:酸枣 土壤水分 水分生理 膜稳定性 酸枣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对自然干旱梯度生境的适应 被引量:19 2016年 以烟台、石家庄、银川和吐鲁番四个地区自然干旱梯度条件下生长的酸枣植株为试验材料,对酸枣根系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及不同径级根系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烟台到吐鲁番,酸枣根次生木质部中导管数量逐渐增多,管径依次增大。酸枣细根(d≤2 mm)长度远远大于其它径级根系的长度。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垂直方向上,细根出现在较深的土层,水平方向上,酸枣根幅扩大到560 cm,在末端或者接近末端的地方出现较多的细根分支。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5 mm 朱广龙 邓荣华 魏学智关键词:酸枣 根系 导管 抗旱性 自然干旱梯度下的酸枣表型变异 被引量:18 2016年 表型变异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酸枣植物从中国东部沿海到内陆腹地均有分布,其表型性状的变异可能解释其对自然干旱梯度的适应机制。为验证这一假说,以烟台、石家庄、银川、吐鲁番4个自然干旱梯度生境中生长的酸枣三年生植株的12个表型性状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酸枣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烟台到银川,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柄长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而比叶面积呈增大的趋势;(2)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二次枝的长度、二次枝的基部粗、二次枝的枣吊数、茎比密度和茎水分含量均呈减小趋势,并且种子重和种子短轴长也均呈减小的趋势;(3)对沿干旱梯度分布的4个酸枣种群而言,叶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33.70%)>枝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32.41%)>种子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9.07%),并且酸枣性状间存在很强的协变。结果表明酸枣的地上部分形态性状沿干旱梯度表现出很强的变异,推测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下,酸枣将通过这种表型变异的有效组合来适应环境变化。 邓荣华 高瑞如 刘后鑫 赵亚锦 朱广龙 魏学智关键词:酸枣 表型变异 表型性状 超声波辅助提取扁核木叶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2012年 在酸溶法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扁核木叶蛋白,分别研究了时间、温度、液料比及溶液pH对扁核木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酸溶法提取扁核木叶蛋白的最佳条件:时间25 min、温度45℃、液料比8、pH 3.6,此时,扁核木叶蛋白的提取率为70.37%;超声波辅助酸溶法提取扁核木叶蛋白的最佳条件:时间20 min、温度40℃、液料比12、pH 4.2,此时,扁核木叶蛋白的提取率可达87.90%,与传统的酸溶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7.53%。 梁丽琴 魏学智 段江燕 张晓俊 安娜关键词:超声波 叶蛋白 广西产四种竹材的比较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1998年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广西产4种竹材马蹄竹、撑篙竹、车简竹、越南巨竹的解剖性质,其中包括表皮层、副表皮层、皮层、维管束、纤维、基本薄壁组织以及髓环等组织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4种竹秆的表皮细胞均为一层,副表皮细胞1-2层,竹秆横切面上维管束在单位面积内的数目以撑篙竹最多,平均为4.08个/mm2,车简竹最少为2.01个/mm2。导管直径由竹秆壁外侧向内逐渐增大,导管长度以竹秆壁中部最大,导管壁厚由竹秆壁外侧向内逐渐增大。纤维平均长度以越南巨竹最长,平均为 2. 72mm;纤维直径和壁厚最大,分别是撑篙竹(平均为15.68μm)和马蹄竹(平均为6.72μm)。竹秆壁中输导组织所占比例以中部最多,如撑篙竹高达12.1%;纤维组织在竹秆壁外侧最多,撑篙竹为64.39%。薄壁组织则以竹秆壁的中部和内侧较多,其中越南巨竹的薄壁组织以中部和内侧最多,分别占59.7%和74.7%,撑篙竹髓环细胞不特化为石细胞,马蹄竹髓环特化不明显,其余两种髓环细胞则高度特化。上述4种竹材的解剖特征与其物理机械特性及加工性质等均有密切关系,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魏学智 贺新强 胡玉熹 林金星关键词:撑篙竹 山西省五鹿山(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毕润成 苏俊霞 魏学智 闫明 该项目属基础生物学中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资源植物学与保护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对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了五鹿山植物区系;植被分类系统的建立及各植被类型的概述,其中重点研究了白...关键词:关键词:植被生态 生物多样性 不同沙棘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7 2017年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15个沙棘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自束比等生理指标,运用投影寻踪法,对15个品种沙棘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太阳"<"阜欧"<"杂优59号"<"杂优12号"<"杂优2号"<"杂优54号"<"中俄杂优"<"阜杂1号"<"杂优1号"<"杂优5号"<"杂优10号"<"杂优31号"<"杂优28号"<"蛮汉山"<"红霞"。 胡杜娟 胡建忠 魏学智关键词:沙棘 抗旱性 综合评价 霍山(太岳山、山西南部)群落与种群生态学研究 毕润成 闫桂琴 苏俊霞 闫明 魏学智 该项目隶属于生命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的问题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涉及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环境恢复等。相关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关键词:关键词:种群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