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鑫
- 作品数:2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伴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胰腺相关性脂膜炎
- 胰腺相关性脂膜炎(Pancreatic panniculitis)是一种胰腺疾病相关的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皮下或其他部位的脂肪组织坏死。该病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推测与胰腺疾病释放相关酶类入血有关。胰腺疾病相关的脂膜炎首次由...
- 高继鑫廖文俊
- 银屑病患者调节性B细胞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检测与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数量(即B10细胞),探索B10细胞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初发男性银屑病患者并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对照,体外培养中添加离子霉素、佛波酯、CD40配体等作用5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以分析B10细胞数量,体外刺激48 h分析CD19+IL-10+细胞比例以评估B10前体细胞数量。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B10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对照,B10前体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B10前体细胞增加,B10细胞减少,B10细胞可能对银屑病有保护作用。
- 万明高继鑫张继刚任婧周晓燕李巍刘玉峰
- 关键词:银屑病调节性B细胞流式细胞术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泛发性浅部真菌病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5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8a。躯干出现片状红斑、鳞屑瘙痒3a。经口服伊曲康唑,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体癣,以及点阵激光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癣9周后痊愈,复查真菌阴性。
- 郭艳阳吴卓彦高继鑫赵娣廖文俊王胜春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体癣甲真菌病红色毛癣菌
- B淋巴细胞吞噬功能研究进展
- 2009年
- 以往的观点认为只有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吞噬细胞,而B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抗体产生细胞,虽然能够产生特异的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结合,却不具备吞噬能力。但最近的研究指出硬骨鱼类(彩虹鳟鱼)和两栖类(爪蟾)的B细胞可以吞噬颗粒抗原,首次揭示了进化上较为原始的B细胞同样具有吞噬能力。众多研究提示哺乳动物B-1 B细胞很可能具有吞噬能力。
- 高杨高继鑫刘玉峰
- 关键词:B淋巴细胞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sFasL的水平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体内可溶性人相关因子凋亡配体(sFasL)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急性期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10例普通型药疹患者及12例正常人血清中sFasL的水平。结果急性期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血清中sFasL的水平[(24.47±2.20)ng/mL]明显高于普通型药疹组[(12.26±1.38)ng/mL]和正常对照组[(12.67±0.9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普通型药疹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治疗后sFasL的水平均较急性期降低。结论 sFasL在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体内的水平较高,这可能会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潘月飞付萌高继鑫李巍乔洪江李春英李承新王刚高天文刘玉峰
-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小鼠腹腔B细胞一氧化氮(NO)依赖性杀菌机制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B细胞杀菌机制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选C57BL/6小鼠腹腔B细胞,与金黄葡萄球菌共孵育后检测NO的生成量;于不同时间点提取总RNA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相关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IL-10等表达水平。用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AG)体外抑制NO的产生,观察金黄葡萄球菌的存活率。结果:小鼠腹腔B细胞在金黄葡萄球菌刺激后其iNOS及NO的生成量明显升高,同时IL-4、IL-10、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改变。氨基胍作用后,金黄葡萄球菌存活率明显升高。结论:小鼠腹腔B细胞经金黄葡萄球菌刺激后iNOS表达量及NO合成量明显增加,iNOS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其杀菌能力,小鼠腹腔B细胞存在NO依赖的氧化杀菌机制。
- 周晓燕高继鑫张继刚李巍刘玉峰
- 关键词:B细胞一氧化氮金黄葡萄球菌氨基胍
- 类风湿关节炎右小腿溃疡继发阿萨希毛孢子菌定植一例被引量:3
- 2019年
- 65岁男性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余年,4年前右小腿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及斑块,2个月前斑块上出现疼痛性溃疡及结痂。皮肤科情况:右小腿下1/3处暗红色斑块、结痂及多个圆形溃疡。皮损组织病理示局部表皮坏死,坏死区真皮中、下层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坏死区边缘表皮海绵水肿,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管壁增厚、数量增多。溃疡分泌物真菌学检查示阿萨希毛孢子菌阳性。皮损切片六铵银(GMS)染色浅表痂皮中见菌丝、孢子及芽生孢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右小腿溃疡继发阿萨希毛孢子菌定植。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药及抗风湿治疗后溃疡愈合。
- 郭艳阳廖文俊高继鑫田阳子张秀军闫东马翠玲王刚付萌
- 关键词:阿萨希毛孢子菌类风湿关节炎溃疡血管炎
- 海洋生物螫伤伴喙状明脐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皮肤感染1例分析
- 2021年
- 报道1例海洋生物螫伤伴喙状明脐菌(Exserohilum rostratum)感染。患者女性,47岁,右胫后红色丘疹、斑块5周,伴溃疡4周余,发病前泰国海边游玩时不明海洋生物螫伤。取皮肤组织行病理、真菌培养,并对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HE切片示真皮坏死及透明样真菌结构,脂肪小叶见灶性坏死。PAS、六铵银染色坏死区见菌丝、链状分生孢子及较大孢子结构。真菌培养见菌落扩展生长、羊毛状,棕褐色。胶带粘贴镜下可见棕色4~9个离壁分隔的分生孢子,两端有暗色带。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E.rostratum。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E.rostratum皮肤感染。治疗:口服伊曲康唑200 mg/次,2次/日,1个月后减量至200 mg/次,1次/日,顿服,共3个月,皮损基本痊愈。E.rostratum引起皮肤感染少见,海洋生物螫伤引起皮肤屏障损伤及接触环境真菌可能是该患者感染E.rostratum的主要因素。
- 郭艳阳张喆海璐明高继鑫闫东朱冠男王刚付萌
- 关键词:海洋生物
- 朗格汉斯细胞通过CD207参与皮肤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免疫应答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朗格汉斯细胞是否通过CD207参与皮肤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免疫应答。方法利用朗格汉斯细胞缺失的CD207(Langerin)-DTA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分为对照组,胶带粘贴组及胶带粘贴后涂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组。取小鼠皮损制备苏木精-伊红(HE)切片,分析表皮厚度及炎症;制备皮损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析浸润细胞类型及朗格汉斯细胞特异性C型凝集素受体CD207对SE的结合。结果胶带粘贴后,小鼠表皮轻度增厚,但在CD207-DTA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之间没有差异。在胶带粘贴后涂抹SE组,CD207-DTA小鼠表皮增厚程度及皮损浸润CD4阳性T细胞低于野生型小鼠。朗格汉斯细胞特异性C型凝集素受体CD207可结合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朗格汉斯细胞可能通过CD207参与皮肤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免疫应答。
- 张月强陈婷陈长城朱振来于金蕾高继鑫付萌刘玉峰李巍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表皮葡萄球菌免疫应答
- 颗粒溶素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比较急性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普通型药疹患者血清学及细胞毒蛋白-颗粒溶素表达差异,研究颗粒溶素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严重程度...
- 付萌潘月飞高继鑫李巍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