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振良

作品数:2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篇卫星
  • 4篇航天
  • 4篇航天器
  • 3篇容差
  • 3篇入轨
  • 3篇锁紧
  • 3篇空间非合作目...
  • 3篇构型
  • 3篇返回式
  • 3篇返回式卫星
  • 3篇非合作目标
  • 3篇捕获
  • 2篇序列图
  • 2篇序列图像
  • 2篇翼伞
  • 2篇智能控制
  • 2篇太阳帆
  • 2篇太阳帆板
  • 2篇太阳翼
  • 2篇特征点

机构

  • 25篇北京空间飞行...
  • 4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遥测技术...

作者

  • 29篇高振良
  • 17篇刘育强
  • 14篇谭春林
  • 9篇刘华伟
  • 8篇罗敏
  • 8篇庄原
  • 4篇李伟杰
  • 3篇唐伯昶
  • 3篇葛东明
  • 3篇王大轶
  • 3篇王文龙
  • 3篇朱卫红
  • 3篇史纪鑫
  • 3篇赵会光
  • 3篇王耀兵
  • 3篇邹元杰
  • 3篇刘永健
  • 2篇吴乐群
  • 2篇何宗波
  • 2篇张正峰

传媒

  • 2篇航天器工程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卫星应用
  • 1篇导航与控制
  • 1篇卫星与网络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
2015年
针对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提出了基于串并联混合策略的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滤波初期,考虑到估计误差较大,采用先地磁场大小测量的轨道确定、后地磁场矢量测量的姿态确定的串联策略;稳定后,采用基于矢量测量的轨道、姿态同步确定的并联策略。为降低轨道、姿态确定的相互影响,设计了基于信息的鲁棒Kalman滤波,通过自动调节增益矩阵处理两个滤波系统间的影响。仿真表明,该方法在提高鲁棒性的同时,还能适当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
邢艳军高振良李仲夏
关键词:微小卫星磁强计鲁棒滤波
一种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采用套索捕获机构完成对目标星的捕获,然后带动被捕获的目标星与靠近任务星,通过缓冲对接锁定机构实现任务星与目标星的对接;另外,本发明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中还增加了控制器,对捕获及对接过...
谭春林罗敏高振良刘育强刘华伟乔永昌庄原朱佳林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量方法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量方法。(1)首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图像特征点进行提取。(2)根据提取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各个图像特征点,进行目标特征点三维重建,得到各个目标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3)...
葛东明王大轶史纪鑫高振良邹元杰邓润然朱卫红刘育强
文献传递
星载铷原子钟频率特性星地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阐述了借助地面测控站对星载铷钟进行监测,以实现铷钟在轨运行频率特性的四种测量方法:单向时差比对法、双向时差比对法、利用GPS系统时间比对法和激光时差比对法,并对这四种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育种卫星搭载国产铷钟的试验方案和测量结果进行了介绍。
姜东升吴乐群王颖高振良
关键词:频率稳定度
星载铷钟频率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铷钟作为一种高稳定的频率基准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导航系统提供连续平稳的频率基准和系统时钟.铷钟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文章给出了借助地面测控站对星载铷钟进行监测,以获取铷钟...
吴乐群姜东升王颖高振良
关键词:频率稳定度
文献传递
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姿态最短路径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姿态最短路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交会对接的双航天器以本体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为参考系的姿态四元数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设计最短迹向滑模面;为交会对接的航天器姿态模型设计近似最短迹向滑模面;设计非奇...
高钰丰刘育强高振良张强何宗波谭春林李东禹张淳贺子鹏
一种绳驱欠驱动抓取机构参数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驱欠驱动抓取机构参数设计方法,对绳驱欠驱动抓取机构中的关节滑轮半径、关节扭簧刚度系数、初始扭矩以及绳索驱动力的变化形式提出了解析形式的详细设计方法,本发明避免直接仿真或试验等经验设计方法的重复修正,大大...
谭春林高振良魏承田健王宁罗敏
文献传递
一种在轨可重构可扩展的卫星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可重构可扩展的卫星系统,属于航天器构型技术领域。该卫星系统具有在轨可重构、在轨可扩展、设备可更换、可适应多类型载荷等特点。包括:卫星基础平台、扩展桁架和推进控制模块舱。其中卫星基础平台采用分舱设计,包括...
李伟杰刘华伟王耀兵刘希刚高振良马如奇庄原商红军刘育强穆远东
文献传递
同位素深空探测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同位素深空探测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携带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实现太阳极区探测,木星以及木星以远空间科学探测任务。;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同位素深空探测器的整体外...
李昂杜辉刘飞标朱安文高振良宋亚吉李齐周成石凤
航天器在轨延寿服务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3
2022年
航天器延寿服务主要针对寿命末期的在轨航天器,通过采取接管延寿、推进剂在轨加注、故障在轨维修等方式,延长航天器在轨服役时间,进一步提升其在轨应用效能,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文章在对航天器延寿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调研了近年来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航天器延寿服务项目,例如轨道快车、任务延寿飞行器、复原-L项目、凤凰计划;分析了延寿服务技术面向实用、突破技术、统筹规划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强航天器在轨延寿服务体系研究、加快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开展前沿技术探索的建议。
高振良孙小凡刘育强刘华伟谭春林
关键词:航天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