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潇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贫血
  • 5篇白介素
  • 4篇单核
  • 4篇单核细胞
  • 4篇性病
  • 4篇一线治疗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自体造血干细...
  • 4篇自体造血干细...
  • 4篇外周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慢性
  • 4篇慢性病
  • 4篇慢性病贫血

机构

  • 3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隆福医院

作者

  • 34篇韩潇
  • 20篇周道斌
  • 16篇段明辉
  • 13篇张薇
  • 10篇李剑
  • 9篇曹欣欣
  • 8篇蔡华聪
  • 8篇朱铁楠
  • 7篇庄俊玲
  • 7篇张炎
  • 6篇冯俊
  • 6篇赵永强
  • 6篇张路
  • 5篇韩冰
  • 5篇王书杰
  • 5篇陈苗
  • 4篇汪玄
  • 4篇武永吉
  • 4篇沈悌
  • 3篇吴东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轻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预后分析
张炎张薇段明辉朱铁楠李剑庄俊玲蔡华聪曹欣欣韩潇周道斌
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Th17和Th22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沙利度胺联合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对患者Th17和Th22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7日~2017年2月28日100例MDS患者资料,均使用常规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沙利度胺治疗剂量予以适度调整。根据地西他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静注地西他滨剂量为12 mg·m-2·d-1,连用8 d为1个疗程,治疗39个疗程;高剂量组静注地西他滨剂量为20 mg·m-2·d-1,连用5 d为1个疗程,治疗49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血细胞数量、发生血细胞减少的疗程数、第1~2个疗程中出现的粒细胞缺乏平均时间、感染情况及Th17和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疗程数少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在第1~2个疗程出现粒缺后的平均持续时间少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感染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Th17和Th22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高剂量组仅Th17细胞水平降低(P<0.05),Th22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低剂量组的Th17和Th22细胞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分别使用沙利度胺联合高剂量和低剂量地西他滨,对患者的疗效大致相当,且对血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低西他滨对降低Th17和Th22细胞水平的作用更为突出,具有更小的骨髓细胞毒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刘双娇张艳彬孟伟韩潇
关键词:沙利度胺地西他滨TH17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2007年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需要解决的是患者的基本医疗问题,全科医生面临的大多是常见病、多发病或者是一些非常见疾病的初期处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学习、了解医学专科临床中的新知识、新进展呢?显然不是。一些临床诊断、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虽然离基层社区医生实际应用较远,但不应该不知道。因为了解它们,不仅能更新、拓宽了自身的知识库,不落后于医学知识发展的步伐,而且能提高医生自身的素质,更多获得患者的信任,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韩潇周道斌陈嘉林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医疗服务需要社区医生社区卫生
慢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2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以便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根据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至2012年诊断慢性组织胞浆菌病的2例临床和随诊资料,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病程较长、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多系统受累,无特殊疾病史。其中1例有消化道、肺和双肾上腺受累,另1例为肺和腹膜受累。早期均被误诊,确诊均依靠组织病理,抗真菌治疗效果好,未见复发。结论慢性组织胞浆菌病少见且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依赖于典型的病理形态和特殊染色,积极治疗预后好。
韩潇邹农王澎施举红盛瑞媛
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口腔溃疡肛瘘结肠息肉伏立康唑
腹胀-发热-腹腔积液
2012年
患者男,63岁,因腹胀40d、发热2周,收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腹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引起腹胀的机制包括腹水、空腔脏器牵拉、肝脾肿大等。腹胀病因可以是消化系统异常,也可是非消化系统疾病。
于鹏韩潇吴东
关键词:腹腔积液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病例讨论第418例——腹痛、抽搐、贫血
2012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25岁。因“间断腹痛8个月”于201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患者自2010年2月出现中上腹发作性绞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排便排气停止。腹痛时尿色加深,甚至如葡萄酒色,感乏力。外院查Hb95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90.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73g/L,ALT82U/L,
韩潇吴东舒慧君李晓青
关键词:腹痛临床病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抽搐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对人单核细胞前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理
2011年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治疗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的主要药物,通过刺激造血、抑制hepcidin和前炎症因子而改善贫血。近来发现单核细胞是hepcidin的另一来源,EPO能降低IL-6诱导的hepcidin,推测EPO可能通过降低IL-6进而抑制hepcidin的间接途径。然而,EPO降低单核细胞IL-6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探讨EPO对单核细胞前炎症因子的作用及其分子学机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6 mRNA和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ARP-1信号分子的蛋白水平。采用1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THP-1单核细胞,观察EPO不同浓度(0.5,1,2,5,10 U/ml)和作用时间(0,3,6,12,24小时)对THP-1单核细胞IL-6 mRNA、TNF-αmRNA以及PARP-1蛋白的抑制作用。加用1μg/ml或5μg/mlEPO受体(EPOR)抗体和/或3-氨基苯甲酰胺(3AB,PARP-1抑制剂),观察其对EPO的拮抗作用以及对PARP-1信号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μg/ml LPS可以明显促进THP-1单核细胞IL-6和TNF-αmRNA表达。EPO可抑制LPS诱导的IL-6和TNF-αmRNA表达,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于IL-6 mRNA,2 U/ml EPO作用6小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于TNF-αmRNA,10 U/ml EPO作用3小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研究发现,LPS诱导IL-6 mRNA表达升高的同时PARP-1蛋白水平也明显增加,EPO抑制IL-6 mRNA表达的同时PARP-1蛋白也下降,且2 U/ml EPO作用6小时对IL-6和PARP-1蛋白均有明显抑制。3AB是PARP-1的直接抑制剂,EPO受体的抗体与3AB相似,可拮抗EPO对IL-6的抑制作用。结论 :EPO能够抑制单核细胞IL-6和TNF-α表达,EPO可能通过降低PARP-1水平抑制IL-6的表达。
韩潇周道斌许彩民杨洋段明辉汪玄张洁萍赵永强沈悌武永吉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白介素-6红细胞生成素单核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人单核细胞铁调蛋白hepcidin和前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理
[研究背景]   目前认为,慢性病贫血(ACD)的发病机制是由原发病启动的免疫反应所介导:异常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是IL-6通过上调肝脏hepcidin,导致铁利用障碍,引发贫血;此外,可直接抑制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分化...
韩潇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长期疗效在近20年得到了明显改善,柔红霉素(DNR)或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DA或IDA)方案(又称“3+7方案”)目前已经是公认的AML的标准诱导化疗方案。
曹欣欣王书杰段明辉朱铁楠张薇韩冰庄俊玲蔡华聪陈苗冯俊韩潇张炎杨辰张路周道斌李剑
关键词:大剂量阿糖胞苷白血病患者长期疗效去甲氧柔红霉素初治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T细胞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0月至2014年7月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张薇段明辉庄俊玲李剑朱铁楠蔡华聪陈苗韩潇周道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