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永先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冠脉
  • 2篇动脉
  • 2篇造影
  • 2篇桡动脉
  • 2篇介入
  • 2篇介入诊疗
  • 2篇冠脉介入
  • 2篇冠脉介入诊疗
  • 2篇白介素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毒性
  • 1篇心病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肌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韦永先
  • 3篇杨耿
  • 3篇黄巧娟
  • 3篇陈蒙华
  • 2篇秦明钦
  • 1篇陈莘桃
  • 1篇邓家强
  • 1篇伍伟锋
  • 1篇朱继金
  • 1篇苏晓
  • 1篇林松
  • 1篇覃涛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46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评价其效果。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例,术前常规行改良Allen试验,阳性者行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5.7%,2例失败,无出血、夹层、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桡动脉闭塞。结论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新途径,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邓家强朱继金黄巧娟韦永先秦明钦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
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诊疗300例被引量:6
2010年
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诊疗时由于桡动脉特有的解剖特点,具有易于压迫止血,出血易控制,患者术后不需要制动卧床,加上目前更优化、专门针对桡动脉路径手术器械的研发创新,使之成为许多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首选路径。
黄巧娟陈蒙华韦永先杨耿
关键词: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冠心病
2006~2010年我院心肺复苏后实施低温治疗情况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后采用低温治疗的情况,为完善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因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并恢复自主循环(ROSC)但仍然昏迷不醒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采用低温治疗的情况。结果 140例患者中,ROSC后实施低温治疗51例(36.43%),低温治疗开始时间为心肺复苏后0.5~1.0 h,低温治疗方式主要为戴冰帽。院外发生心搏骤停患者接受低温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院内(P〈0.05)。2006~2010年临床医生对因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并ROSC但仍然昏迷不醒患者给予低温治疗的比例变化无明显规律(P〉0.05)。在抢救140例心搏骤停患者过程中,仅有34.3%(48/140)的医务人员有低低温治疗意识,2.1%(3/140)的医务人员有中低温治疗意识,而无低温治疗意识的占63.57%(89/140)。结论临床医生在处置心肺复苏患者时普遍缺乏低温治疗意识。
韦永先陈蒙华甘伟妮杨耿覃涛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搏骤停
冠脉介入诊疗术前服用美托洛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焦虑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冠脉诊疗且明显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做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除常规术前准备外,术前另加服美托洛尔,对比2组术中最大心率、最高平均动脉压、需要使用安定的比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比例及手术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最大心率、最高平均动脉压、使用安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减少(P<0.05),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比例降低(P<0.05)。结论焦虑患者在冠脉介入诊疗前使用美托洛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
黄巧娟陈蒙华韦永先杨耿
关键词:美托洛尔焦虑冠脉介入
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IL-6测定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模型并测定其血清白介素(IL-6)含量,初步探讨IL-6在DCM小鼠的致病机制。方法4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DCM(扩张型心肌病)组和正常组,每组各20只。DCM组每月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6个月后建立DCM模型,取出小鼠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M组及正常组小鼠血清IL-6表达水平。结果腹腔反复注射病毒6个月后,DCM组小鼠心脏稍有增大,但最大横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量比正常组有所增加(P<0.05),左室游离壁厚度显著变薄(P<0.05)。DCM组小鼠血清IL-6水平(150.6±47.2)pg/ml,正常组为(82.9±63.1)pg/ml(P<0.05)。结论反复腹腔注射CVB3病毒能成功建立DCM模型,IL-6表达水平在DCM时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DCM的发病过程。
林松伍伟锋韦永先秦明钦苏晓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柯萨奇病毒白介素小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治疗被引量:7
2010年
陈莘桃韦永先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