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贵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5篇腰椎
  • 5篇脊柱
  • 4篇突出症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显微内窥镜
  • 3篇疗效
  • 3篇后路
  • 3篇后路显微内窥...
  • 3篇脊柱后路
  • 3篇脊柱后路显微...
  • 2篇摘除
  • 2篇锁定钢板

机构

  • 13篇榆林市第二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陈贵
  • 5篇李宏伟
  • 4篇叶文义
  • 4篇杜向东
  • 2篇高智
  • 2篇郭芝芳
  • 2篇张静梅
  • 1篇王坤正
  • 1篇雷云峰
  • 1篇刘丕红
  • 1篇单乐群
  • 1篇李忠
  • 1篇马永刚
  • 1篇王福平
  • 1篇张军武
  • 1篇高培国
  • 1篇王志国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68例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与43例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肌肉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变化情况、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及复位丢失率和术前术后相关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且微创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0天肌酸激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微创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显著大于开放组(P?0.05);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开放组(P?0.05);复位丢失率则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快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C臂引导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陈贵贺加明
关键词:骨折腰椎最小侵入性
股骨颈骨折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折树均王坤正高培国王志国蔺月明刘坯红克世勤叶文义陈贵李忠高智柴臻杜向东
该院对100具离体股骨标本进行本方法及通用的学术界较为肯定的三种固定方法的力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优。在此基础上,医院组织专家论证后开始临床应用。临床实施17例,经随访骨折便服愈后时间40~78天,平均52天。全部...
关键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介入治疗X线影象
外侧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观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贵贺加明
关键词:锁定钢板微创胫骨远端骨折
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观察组(41例)给予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的Neer评分,术后24 h的凝血指标,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eer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Neer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24 h,两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相比无明显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FIB术前术后24 h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PT,APTT,INR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对血液系统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宏伟单乐群柴臻贺加明陈贵王福平
关键词: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肱骨骨折
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K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26例,均采用KP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能力等临床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在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未合并并发症。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很好的缓解疼痛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陈贵贺加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脊柱穿刺后凸成形术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有自制环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折树均史世勤叶文义蔺明月樊耀斗陈贵刘丕仁杜向东李宏伟张静梅郭芝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下腰痛疾患,我国发病率较高。传统的术式是后路开放直视下摘除椎间盘髓核,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大,损伤重,并有造成腰椎不稳的隐患。近年来,随着对腰椎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进一步认识,有多种新技术被应用于临...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摘除术
C臂机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8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疗效。方法分析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中空螺钉,其中2例行2枚螺钉固定,6例行1枚螺钉固定。术中采用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时间20~65min,平均30min,术中平均累积X线透视时间为4.5min。术后8~12周在下地活动前取出固定螺钉。术后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复查骶髂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移位现象。术后2例患者下地活动后出现骶髂部疼痛,无需再次手术治疗,给予药物治疗疼痛症状缓解,6例已参加工作。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骨盆后环损伤,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较为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马永刚张军武高智贺加明陈贵雷云峰李宏伟柴臻
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放射摄影术
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被引量:3
2008年
陈贵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内窥镜检查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Cobb’s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VAS评分较手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试验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Cobb’s角角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Cobb’s角较手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试验组患者Cobb’s角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手术前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试验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P与PVP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且PKP在改善Cobb’s角以及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效果较PVP更优,但在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上不及PVP。
陈贵
关键词:老年人
椎弓根固定配合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在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椎弓根固定配合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在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使用椎弓根固定配合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并与仅使用椎弓根固定的患者比较,术后1年不同时间点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并测量矢状指数和后凸畸形角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从术后1周开始,伤椎前缘高度大于术前(P<0.05),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均大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均从术后1周开始,矢状指数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矢状指数术后1月和术后1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周开始后凸畸形角度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后凸畸形角度术后1月和术后1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爆裂型骨折,通过伤椎椎弓根固定并加注硫酸钙骨水泥能较好的维持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正常解剖角度。
陈贵贺加明
关键词:骨折骨代用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