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穗惠
-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评价导航波门控法冠状动脉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导航波门控法三维冠状动脉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导航波门控法三维FIESTA MRA序列定向扫描冠状动脉,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MRA显示冠状动脉248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8±4.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MR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6.0%、72.0%及98.8%。结论:导航波门控法三维冠状动脉成像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后者需要更多的病例证实。
- 陈穗惠安宁豫江波李雪薛桥冯斌董蔚
- 关键词: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后循环脑血流灌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对后循环供血区脑血流量(CBF)的影响,分析老年人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与后循环延迟血流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经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为VBD的24例老年患者(研究组)及正常老年人25例(对照组),测量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标记延迟时间(PLD)=1525 ms,PLD=2525 ms] MR扫描数据,利用SPM 12软件测量顶叶、枕叶、丘脑和小脑皮层的CBF值,并计算后循环延迟脑血流量,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延迟脑血流量的差异。结果 PLD=1525 ms时,研究组后循环的CBF值低于对照组,双侧顶叶、枕叶、丘脑、小脑CB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LD=2525 ms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的CB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循环延迟的脑血流量比大于对照组,双侧顶叶、枕叶、丘脑、小脑延迟脑血流量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VBD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减慢,延迟灌注现象显著,但不影响CBF最大灌注值。VBD患者后循环CBF较健康人无显著差异。
- 张恒徐贤陈穗惠刘新球韩绍军杨章燕贾芮安宁豫
- 关键词: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脑血管循环血液灌注老年人
- 椎管内硬膜外无骨质累及血管瘤MR表现三例
- 1995年
- 椎管内硬膜外无骨质累及血管瘤MR表现三例陈穗惠,冯亮,沈复兴[例1]男,56岁。双下肢踏雪感,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伴夜间小便困难。体检发现胸,椎体平面以下皮肤感觉障碍。MR扫描示胸5至胸7椎管内后方可见一长卵圆形异常信号影,约占1个半椎体长度,位于...
- 陈穗惠冯亮沈复兴
- 关键词:脊髓受压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超声、磁共振影像学分析
- 2002年
- 为了探讨体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MRI影像与斑块内病理成分的相关性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 2 0例 ,共 2 2侧血管的硬化斑块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并记录影像。将影像与病理切片相匹配 ,分析斑块成分的超声及MRI影像学表现 ,并将各种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用 2 5 6级灰度值进行量化。结果表明 ,体内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89±12 ) ,(5 3±8) ,(37±6 )和 (39±3) ,体外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16 8± 11) ,(136± 12 ) ,(85± 12 )和 (89± 10 )。体内斑块中的钙化、纤维组织、陈旧出血 /血栓、脂质成分在MRIT1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等信号、极高信号 ,在质子像上分别为极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高信号 ,在T2 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或轻度高信号、高信号、高信号。体外斑块MRI检查结果与体内斑块检查结果相符合。说明灰度值分析可以对动脉硬化斑块中不同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进行量化处理 。
- 王晓刚周定标李俊来许剑宏陈穗惠蔡健鸣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的CT所见(附4例报告)被引量:5
- 1996年
- 目的:报道4例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材料与方法:胰腺囊性畸胎瘤、神经鞘瘤、胰母细胞瘤及胃异位胰腺囊腺癌各1例。采用高分辨CT机作了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在3例非胰源性肿块中,1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体尾部,CT值为液性密度,3例均有重度钙化。畸胎瘤有局限脂肪密度区。胃异位胰腺囊腺癌位于胃大弯,属首次报道。结论:囊性畸胎瘤和胰母细胞瘤可经CT作出定性诊断。CT能显示神经鞘瘤和胃异位胰腺囊腺癌的部位。
- 陈穗惠沈复兴
- 关键词:囊性肿瘤胰腺癌CT
-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体内颈动脉斑块大小的量化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动态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变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因操作者的差异、扫描角度的不同及钙化的影响,影响影像的客观性及动态对照。高分辨率磁共振的应用,使无创、客观的显示斑块的形态及变化成为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合理筛选适合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也可以用来评价内科降血脂药物的疗效。本实验初步研究应用高分辨磁共振精确测量颈动脉斑块的大小。
- 王晓刚周定标蔡剑鸣陈穗惠
- 关键词:动脉内膜切除术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快速扫描的新进展
- 1995年
- 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时,扫描时间较长,患者需长时间躺在扫描床上静止不动,呼吸和消化道蠕动等又可使图象质量下降到影响诊断的地步。 近二年来,MRI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扫描速度从以“分”计加快到以“毫秒”计,如1994年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其速度为常规T2加权(T2W)成像的1000倍,完全消除了运动性伪影。
- 陈穗惠沈福兴
- 关键词:K空间TURBO相位编码磁共振梯度回波
- 经直肠超声结合MR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结合MR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资料与方法 168例疑似PCa患者于穿刺前行经直肠超声和MRI检查,超声与MRI医师共同分析图像,确定可疑病灶。如超声和MRI均未发现病灶,则行系统6针穿刺;如超声和(或)MRI发现病灶,则在病灶横切面与纵切面各取材1针,然后行系统6针穿刺。结合病理结果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及二者结合对PCa的检出率。结果 168例患者中,69例为PCa,3例为前列腺上皮肉瘤变,96例为前列腺增生。52例PCa发生于外周腺,6例PCa为弥漫性病变,余11例为移行区肿瘤。穿刺活检前超声诊断P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4.0%、53.4%,MRI诊断P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4%、63.9%,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5%、72.7%。结论经直肠超声结合MRI检查有助于提高PCa的检出率,特别是DWI序列有助于检出移行区PCa。
- 张舜欣王节陈穗惠赵欣刘欣李俊来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直肠
- MRI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运用—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
- 目的:该论文研究心脏CMR(CMR,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的灌注扫描及延迟扫描序列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运用,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论:对80﹪以上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狭窄,CMR首...
- 陈穗惠
- 关键词:MRI缺血性心脏病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老年人腰椎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老年人腰椎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2012-05~2013-05对120例年龄60~80岁老年人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行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FSE)T2WI、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E)T1WI、脂肪抑制序列等。回顾性分析腰椎退行性改变的MRI表现。结果:MRI检查在常规SE序列中显示病灶110例(91.6%),FSE序列中显示病灶116例(96.6%),脂肪抑制序列中显示病灶120例(100%),病变在脂肪抑制序列里显示最明显。结论:脂肪抑制技术在老年人腰椎病变中能清楚显示磁共振常规扫描中发现不了的病变,尤其在老年人有相关临床症状时脂肪抑制技术非常必要,为影像科诊断医生出具正确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建议在老年人腰椎磁共振扫描中常规加扫脂肪抑制序列。
- 韩邵军梁燕陈穗惠
- 关键词: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老年人腰椎退行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