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信仰
  • 2篇中国式
  • 2篇儒教
  • 2篇民间信仰
  • 1篇新儒家
  • 1篇信仰研究
  • 1篇原道
  • 1篇政治
  • 1篇政治逻辑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国梦
  • 1篇中国式管理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儒臣
  • 1篇儒家
  • 1篇儒学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制度
  • 1篇神明

机构

  • 9篇三亚学院

作者

  • 9篇陈彦军
  • 3篇陆丹
  • 1篇王宏海

传媒

  • 5篇原道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干部驻村制度化的政治逻辑
2022年
新时代的干部驻村工作模式不仅源于中国站起来的革命实践,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作经验的提升。干部驻村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乡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机制,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代表型政党保持代表性的内在需要,又符合中国近代以来发展道路的特有动力,并对传统乡村士绅产生部分替代作用。只要需要和动力不竭,干部驻村就会保持下去,并不断根据代表型政党领导国家的阶段性目标和乡村发展的新需要而呈现多样的面貌。
陈彦军王宏海
关键词:干部驻村
“中国梦”贯通古老文明与现代中国
2014年
近代以来,影响世界的国家梦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的“美国梦”。欧洲开启的现代化进程无远弗届,多少古老民族和老大帝国都被拖人其中,负轭前行;似乎唯有美国,在坚硬的殖民化扫荡出的一片“洁净”新大陆上,几乎没有任何传统负担地勾画无拘无束的现代化蓝图。
陆丹陈彦军
关键词:中国梦文明
亲亲、尊尊、贤贤与中国式管理的基本路径
2014年
发扬亲亲、尊尊、贤贤构成的儒学根本精神是中国文化中涵养人类讲关系、论地位、拼本事等天然倾向的优长和克服其劣短的基本方式。儒学与现代管理结合所成的中国式管理的三条基本路径就是组织妥善为关系和面子预留空间,妥善处理组织成员对权力地位的过度关切,妥善释放组织成员各个出众的欲求,并发展出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中国式管理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与现代实证科学和定量工具相结合及促使管理运用之道普遍化等方面,还需要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文化自觉和密切结合,并在中华复兴和中国崛起过程中加以实现。
陆丹陈彦军
关键词:儒学中国式管理亲亲
敞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之维
2014年
吏治的效率与公平 我国古代的吏治一般有两个基本旨向。一是效率。 帝王的雄才大略、社会殊死的生存斗争和后继者维系大一统局面的惯性等,构成中国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共识,这种共识是疆域辽阔、地方差异巨大、区域文化多元的东亚大陆形成大一统治理结构的基础要素。
陆丹陈彦军
关键词:权力合法性
启蒙与救亡之外:胡适与儒家关系新探索
2014年
20年前,在《原道》集刊创刊号上,陈明发表《中体西用:启蒙与救亡之外——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展现》,提出在中体西用的概念下重新审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些本质为救亡的运动"中"传统文化及其承担者"的表现与作用[。在陈明看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并没有随着传统中国的崩塌而沦为"游魂",而是始终在场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今,以蒋庆。
陈彦军
关键词:胡适之维新运动《原道》托古改制新儒家李觏
儒教之辩与民间信仰活化:以萧太傅信仰为例
2022年
同是着眼于现代中国建构,任继愈从批判的视角将理学看作儒教完成形态,并认为其延长了封建制度寿命,陈明则从建设的视角提出,以理代天的理学的兴起反而造成儒教“无根偏枯”,因此需要从公民宗教视角重新理解儒教。陈明认为,民间信仰保持着敬天法祖崇圣的神圣元素,与汉代儒教同承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三代宗教,如恰当激活将有助于建设基于文化传统的现代中国公民宗教。笔者的闽台萧太傅信仰研究部分印证了陈明的观点,进而表明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复杂历史变迁和多样地域环境下,由生存繁衍而产生的多种需求自然衍生的结果,同时与宋明理学兴起并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儒教化息息相关。伴随着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国家与社会共同推动的非遗范式下的民间信仰规范与传承活动,有助于传续儒教精华,将为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奠定良性社会基础。
陈彦军
关键词:民间信仰儒教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儒臣与神明:儒教视域里的萧太傅信仰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视儒教为一种社会存在,目前儒学研究注重田间调查方法。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民间信仰得到迅速复苏,辐射闽台的泉州富美宫萧太傅信仰崇祀汉代儒臣萧望之,与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遂本文以萧太傅信仰为例,研究儒教的历史和当前情境下由隐而显即重建的基础和意义。
陈彦军
关键词:民间信仰儒教
徜徉乎薄厚之间——康有为孔教观省察被引量:1
2016年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促发深刻变革的首批重要推动者之一,一生致力于创发孔教、推动孔教建制化,其孔教观的根本内核就在《教学通义》提出的教及民、吏。康有为在晚清民初的孔教国教化努力,根本在于从今改制,使孔教成为施于全体国民的包罗基础教育、公共宗教、民众教养等的国家教化体系,成为施于士人和官吏并由他们担纲的国家文教和治理体系。因应国竞时代的需要,康有为也致力于使孔教成为教会组织化的人道宗教。康有为的努力无果而终,但在当代中国却正在产生可能有效的回响。今天的问题恰恰在于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以新的士阶层彷徨无主为重要表征的深层次的失教状态,'如何安置孔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新思考康有为孔教方案,看康有为如何在薄厚之间拿捏孔教及其与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或许能带给我们某种解决问题的启示。
陈彦军
关键词:孔教教化公民宗教
中国式政策试验的内在机理: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例
2021年
克服旧中国国家制定和国家体系无力于解决发展问题的痼疾,积极探索建立新中国国家制度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法。中央的一般号召与地方的鲜活经验的统一、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分头实践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式政策试验起作用的内在机理。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沿海到内地的不断增加和海南岛整体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启动,成为中国探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路径。海南试验彰显了中国式政策试验的丰富内涵。
陈彦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