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军
- 作品数:58 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脊椎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术(PVP)联合放疗治疗脊椎骨转移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42个病变椎体行PVP。骨水泥按粉、液、对比剂3:2:1比例配制。胸腰骶椎区均采用经椎弓根或椎体后外侧穿刺,在确定穿刺到位并无椎管内渗漏后,将骨水泥快速灌注至椎体内。灌注量为胸椎平均4.6m l,腰椎平均5.4m l,骶椎平均5.5m l。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并于当日、1个月CT检查注射椎体。放疗在PVP后第3~4天开始,采用60CO照射,2~3Gy/次,总量35~45Gy/3~4周。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本组26例单侧穿刺32个椎体,双侧穿刺10个椎体。CT检查骨水泥周围组织渗漏2例,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26例放疗过程顺利。PVP后止痛有效率为80.8%(21/26),联合放疗后,止痛有效率上升至96.2%(25/26)。随访4~10个月,止痛有效率在10个月内为88.5%(23/26)。结论:PVP有靶区硬度压强和快速缓解疼痛的作用,放疗能强化对肿瘤的抑制,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 陆小军吴新光雷风刘玉猛叶亦菁郑斯明李晓群张健张高尚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 艾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
- 2005年
- 目的评价艾素(Doctaxel)+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2例晚期食管癌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使用Doctaxel35~40mg/m2,静脉滴注维持2小时,第1,8天;DDP25mg/m2,静脉滴注,第1~4天;每三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2例经过2个疗程化疗后,CR5例,PR11例,总有效率72.73%。主要毒副反应为剂量限制性骨髓抑制和脱发,病人均能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DP方案适用于治疗老年或体弱的晚期食管癌,有效率较高的理想方案。
- 吴新光陆小军雷风贺景焕彭杰文
- 关键词:顺铂老年晚期食管癌
- 后程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后程调强放疗(IMRT)对晚期鼻咽癌治疗的可行性、作用和疗效以及危险器官特别是脑、脊髓的剂量约束。方法应用6~8 MV直线加速器治疗局部中晚期(Ⅲ~Ⅳ期)鼻咽癌60例,33例采用全程调强,27例采用后程适形调强放疗方式。全调强组GTVnx 72~74 Gy,GTVnd 66 Gy,CTV160 Gy,CTV254 Gy,30次分割;后调强组前程采用二维普放的面颈联合野+下颈部MLC适形放疗,鼻咽部剂量DT 30 Gy/15f,颈部DT 24~30 Gy/12~15 f,后程采用适形调强,鼻咽部剂量40~42 Gy/17 f,颈阳性淋巴结34~38 Gy/17 f。整个治疗过程均采用热塑膜头颈肩罩固定。2组放疗前均采用GP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结果后调强组脑干、脊髓均可在约束范围内,取得与全调强组一样的近期效果。全调强组在腮腺的保护上更有优势;后调强组保证了靶区的不遗漏,靶区的定位、勾画更为精确,同时在脑组织、小脑、口腔的剂量控制上更易。结论只要前程二维适形与后程调强的剂量分配适当,后程调强治疗中晚鼻咽癌是可行的,且在靶区的定位及勾画上更有优势。同时降低了治疗费用,临床值得推广。
- 雷风陆小军李民英白玉海刘晓东古定标
- 关键词:晚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 环氧化酶-2在放疗后复发喉癌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与喉癌对放疗抗拒之间的关系,改善喉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取122例早期喉癌患者,其中包括了61例放疗敏感组和61例放疗抗拒组。所有患者都单纯行根治性放疗。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治疗前活检标本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放疗抗拒组,61例中有41例(67%)肿瘤COX-2阳性。放疗敏感组,61例患者仅25例(41%)COX-2蛋白阳性(P=0.004)。COX-2蛋白表达和肿瘤T分期无明显相关(P=0.08),且和肿瘤的分化程度(P=0.181)及声门上或声门区(P=0.757)无相关性。COX-2表达和放疗抗拒患者喉癌复发时间无相关性(P=0.126)。COX-2用作早期喉癌放疗是否敏感的预测因子准确度为67%。结论 COX-2可作为喉癌对放疗是否敏感的预测因子,联合其他生物标志也或许将提高预测是否放疗敏感的准确性。
- 徐桂琼叶奕菁陆小军
- 关键词:COX-2喉癌
- 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告采用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外照射后局部癌残留36例,腔内复发13例,计划性腔内补量11例。腔内治疗使用192铱放射源。腔内剂量参考点距施源器10mm,参考点剂量多数给予5Gy/次,每周2次,共2~6次。局部控制率在残存组为889%,复发组为85%,计划补量组为100%,总局控率为90%。
- 陆小军缪锐涵何兆棠
- 关键词:鼻咽肿瘤腔内放疗放射疗法
- 早期鼻咽癌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48例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早期鼻咽癌经常规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情况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对早期鼻咽癌患者16 6例放疗后 5年随访中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的 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鼻咽癌根治放疗后 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 19 3% ,2 4 7% ;首程治疗状态差 ,转移率高 ;复发、远处转移以 0~ 2年内为高发 ;N0 与N1的远处转移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早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复发、转移率高 ;单纯采用统一的常规外照射不能达到根治肿瘤 ,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应从分子生物学、放疗、化疗 ,生物免疫治疗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
- 雷风陆小军何伟基周锡刚
- 关键词:鼻咽癌复发远处转移
- 艾素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1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艾素 (docetaxle,DOC) ,氟脲嘧啶 (5 -FU)、顺铂 (DDP)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 (NP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诱导性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7例 ,DOC75mg/ 静脉滴注 ,滴1小时 ,第1天 ;5 -FU500mg/ 静脉滴注 ,第1~5天 ;DDP20mg/ 静脉滴注第1~5天 ;3周为一疗程 (DFP方案 )。结果 :总有效率反应为骨髓抑制 ,Ⅱ~Ⅲ度白细胞减少占41 2 % ,Ⅱ~Ⅲ度血小板下降占11 8 % ,非血液毒性轻微。结论 :DFP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具有使用简便 ,有效率高和可耐受的特点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吴新光陆小军雷风刘玉猛叶奕菁何伟基周锡刚
- 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氟脲嘧啶顺铂
- 63例子宫内膜癌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均采用直线加速器盆腔野体外照射,46~50Gy/23f~25f。分析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3年生存率的关系,并分析患者急性反应和晚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中Ⅰ期34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7例。组织病理学类型:内膜样腺癌57例,腺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管状腺癌1例。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7.3%。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59例(93.7%)出现早期急性放射反应,8例(12.7%)出现晚期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准确的术后放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受损,降低并发症,提高肿瘤治疗的增益比。
- 白玉海陆小军雷风李民英叶奕菁刘玉猛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并发症
- 100例初治鼻咽癌容积调强旋转放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Rapid Arc治疗鼻咽癌(NPC)的剂量分布、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Rapid Arc治疗(排除远处转移患者)。2008中国分期,Ⅰ期1例,Ⅱ期14例,Ⅲ期57例,Ⅳa期28例。处方剂量为GTVnx 70Gy,CTV1 60Gy,CTV2 56Gy,颈部淋巴结GTVnd 60-68Gy,分32次。52例患者接受了同期顺铂单药化疗。[结果]PGTV、PTV1、PTV2靶区基本满足95%体积以上PTV大于100%的处方剂量的临床要求,对脊髓、脑干、腮腺、口咽、视神经等危及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期放化疗组唾液腺和口咽急性损伤比单纯放疗组严重(P〈0.05)。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9-31个月),放疗结束原发病灶完全消退率为99%。1、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3.2%、82.4%,1、2年总生存率为97.6%、95.8%。[结论]Radid Arc治疗鼻咽癌能使高剂量区集中在靶区,同时可保护正常器官,治疗鼻咽癌局部控制率高。
- 徐桂琼陆小军叶奕菁余建荣古定标
- 关键词:鼻咽癌
-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1990年6月至1992年6月选择晚期初诊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两组: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加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前组选用阿霉素60mg,5-氟脲嘧啶1g,顺铂40mg灌注化疗2疗程后即行放疗。放疗量为DT50Gy/5周。后组放疗量DT60-70Gy/6~7周。近期疗效判断前组明显优于后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6.7%,有显著差异。两组副作用无显著差别。
- 陆小军缪锐涵李晓群邬建驹
- 关键词:食管肿瘤选择性动脉灌注化学疗法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