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萍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组织细胞
  • 2篇膜电位
  • 2篇癌细胞
  • 2篇鼻咽
  • 2篇CNE-2Z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化
  • 1篇咽肿瘤
  • 1篇阴囊
  • 1篇增多症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肉瘤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特发性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型

机构

  • 8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钟萍
  • 6篇何雯
  • 6篇翁翊
  • 6篇陆原
  • 4篇李清
  • 4篇徐丽红
  • 3篇柴宝
  • 2篇聂思槐
  • 2篇王立伟
  • 2篇陈丽新
  • 2篇曾广华
  • 2篇唐慰萍
  • 2篇关杨
  • 2篇胡梦衡
  • 1篇张念念
  • 1篇胡新荣
  • 1篇黄长征
  • 1篇李家文
  • 1篇邓惠华
  • 1篇王鹏

传媒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典型卡波西肉瘤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汉族,广东人。主因四肢紫红斑丘疹、疣状突起12年,伴肿胀、疼痛3年,于2013年8月就诊。12年前无明显原因患者手背、足跖皮肤发红,无自觉症状,开始可自然消退,之后手足部皮肤逐渐出现持久的紫红色斑,并向手心、足背和小腿蔓延。
李清陆原何雯柴宝翁翊钟萍
关键词:卡波西肉瘤
CNE-2Z膜电位的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目前,国内外对癌细胞膜进行了多方面大量的研究,但有关癌细胞膜电学特性的研究很少。国外曾有文献报道Ehrlich腹水瘤细胞膜电位,而鼻咽癌细胞膜电位目前尚未见报道。
聂思槐曾广华陈丽新王立伟钟萍郭忠尼唐慰萍
关键词:鼻咽肿瘤癌细胞膜电位
手足口病相关性Beau线/甲脱落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2013年深圳市Beau线/甲脱落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手足口病(HFMD)的关联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对近2年在本院皮肤科、儿科、传染科门诊诊治的HFMD及Beau线/甲脱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5例患者中女157例,男138例,平均发病年龄4.25岁,患者均有发热、皮损,皮损消退中位时间为8.7 d(7~14 d)。对其中80例患者行病原学检查,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扩增检测,肠病毒71(EV71)28例(35.00%),柯萨奇病毒A16(CA16)7例(8.75%),其他肠病毒5例(6.25%),其余无阳性结果。随访中发现HFMD发病后的4~6周有35例出现了甲损害,这些患者此前均无甲外伤、甲周炎等病史,所有患者甲损害在6周内均恢复。结论与HFMD相关的Beau线/甲脱落机制尚不清楚,且由于其症状较轻,并可自愈,故无需治疗。
李清陆原翁翊钟萍何雯
关键词:手足口病
慢性特发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
2014年
患者男,34岁。因双侧腋部皮肤溃疡久不愈合,伴疼痛1年,胸闷、乏力、多尿3年就诊。具有尿崩症、突眼、皮肤黏膜病变(包括浸润结节和溃疡斑块,特别是在腋下,生殖器区域)。其他尚见广泛的皮疹、脱屑或结痂性丘疹。组织学特点为真皮全层弥漫分布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瘤细胞表达CDla、S-100。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符合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Hand—Schuller-Christian病)。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系统病变采取化疗,单发病灶者手术及放疗疗效好。
陆原关杨钟萍徐丽红翁翊何雯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症郎格尔汉斯细胞成人病理学
阴囊疣状黄瘤1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63岁。阴囊草莓状赘生物5年余,无自觉症状。予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延伸的表皮突中央有角质形成细胞明显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乳头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示:泡沫细胞胞浆表达CD-68,Vimentin和FⅧ因子(+),S-100(-)。诊断:疣状黄瘤。
李清钟萍陆原何雯胡梦衡翁翊徐丽红柴宝张念念李家文
关键词:黄瘤疣状阴囊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引起的甲损害被引量:2
2014年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皮肤损害较多见,而甲损害则罕见。其临床上可表现为指、趾甲的甲周红斑及肿胀、甲襞破坏、纵向开槽、紫癜样纹、甲下紫癜、甲角化过度、甲下脓疱、甲变形、甲板缺失、甲沟炎、甲剥离、纵形红甲和甲蚀斑。报告1例34岁男性患者,具有尿崩症,突眼,骨损害及皮肤黏膜病变,如: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样损害,浸润结节和溃疡斑块,特别是在腋下,外生殖器区域。指甲损害表现为甲周红斑及肿胀、甲分离、甲下紫癜、裂片样出血、纵向开槽及纵形红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LCH。成人皮肤弥漫性LCH罕见,误诊率高,确诊应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检查综合分析,甲损害可能是该病系统病变的征象,但其是否为不良预后的标志却未可知。
陆原关杨翁翊何雯钟萍徐丽红
关键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甲损害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3
2016年
1病例摘要患者男,49岁。因额部褐色斑疹1年于2014年4月10日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额部正中出现淡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后缓慢增长、增宽并沿左眼内眦呈线状向下延伸至左侧鼻梁和鼻翼部,向上延伸至头皮发际线及其内侧,未引起脱发,皮损颜色亦加深呈暗紫红色至褐色,伴轻度萎缩。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未治疗。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盗汗、咳嗽、光敏感、雷诺现象、关节痛及口腔溃疡。患者精神可,睡眠及饮食正常。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李清陆原黄长征柴宝何雯翁翊王鹏钟萍徐丽红胡梦衡
关键词:红斑狼疮皮肤型
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单克隆株细胞膜电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从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分离出单克隆株4-2-H5、5-1-F_1、5-2-F_7进行体外培养,分别计算各克隆株细胞倍增时间和分裂指数,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测量细胞膜电位。结果表明:(1)随培养时间延长,三个克隆株细胞膜电位负值都减小,差异有显著意义;(2)膜电位负值下降率与细胞株生长增殖能力呈正相关,(3)H_5,F_1细胞膜电位负值与细胞外K ̄+浓度的对数值接近反比关系。提高培养液Na ̄+浓度。h_5、f_1细胞膜电位负值稍下降,前者无显著性意义,后者有显著性意义,提示H_5、F_1细胞膜电位主要与K ̄+外流有关,在F_1细胞,膜电位形成还与Na ̄+有一定关系。
陈丽新王立伟曾广华聂思槐钟萍邓惠华胡新荣唐慰萍
关键词:克隆细胞膜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