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损
  • 4篇骨缺损
  • 2篇移植术
  • 2篇诱导成骨
  • 2篇自体
  • 2篇自体红骨髓
  • 2篇脱位
  • 2篇颈椎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家兔
  • 2篇骨基质
  • 2篇骨移植
  • 2篇骨折
  • 2篇红骨髓
  • 2篇成骨
  • 1篇大网膜
  • 1篇大网膜移植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血运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东风公司

作者

  • 15篇金耀清
  • 4篇邓向东
  • 3篇王泰增
  • 2篇屠冠军
  • 2篇钟明红
  • 2篇吕刚
  • 1篇杨晓辉
  • 1篇郭勇
  • 1篇王星铎
  • 1篇王钢
  • 1篇金成壁
  • 1篇李仁春
  • 1篇刘玉林
  • 1篇金明熙
  • 1篇范广宇
  • 1篇蒋训达
  • 1篇许彪
  • 1篇路磊
  • 1篇王志武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被引量:64
1995年
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病人44例。行MRI检查的18例影像显示:脊髓损伤信号89%位于间盘水平,且存在间盘损伤。分析表明:两种机制造成了脊髓的损伤,一是脊髓受到了一过性挫伤,二是脊髓受到突出间盘的压迫。根据损伤机制及治疗的需要,进一步将本病分为两型,一型为一过挫伤型,二型为间盘突出型。前者需保守治疗,后者应行手术治疗。对34例非手术治疗病人肌力恢复的半定量评价,为本病进一步手术治疗的疗效判定提供了参照资料。
路磊王星铎邓向东金耀清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间盘脱位NMR
应用神经束膜缝合术修复神经损伤被引量:1
1985年
应用束膜缝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35例,38条神经。桡神经疗效优良平达75%,尺、正中神经分别为64.2%和60%。强调早期手术治疗,不应超过6个月。讨论了保护束膜营养血管、减少张力防止瘢痕组织干扰神经轴索的延伸。
任继尧金耀清刘汉卿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铸型树脂一次完成桩核烤瓷冠模型的临床应用
2007年
铸造桩核常用于对冠部严重缺损已行牙髓治疗牙体的基础修复,并为烤瓷冠提供固位形与抗力形。桩核铸件在制作过程中常因印模有气泡或变形而失败,较之预成桩一核系统也还存在需要再次复诊的缺点。为提高印模质量,缩减患者就诊次数,我们探索采用铸型用自硬丙烯酸树脂(Pattern Resin)一次完成桩核烤瓷冠模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蒋训达钟明红金耀清
关键词:桩核烤瓷冠丙烯酸树脂铸型牙髓治疗铸造桩核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死亡原因及防治的探讨
1989年
预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我院自1965年1月~1986年12月共收治345例,其中死亡68例,占总数19.71%。临床资料 68例中,男64例,女4例;农民42例,工人19例,其它7例;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73岁。其中40岁以下撞击伤或压砸伤11例。
刘玉林刘中久金耀清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死因手术
包膜外骶骨部分切除治疗脊索瘤(附25例临床分析)
1989年
原发性骶骨肿瘤种类很多,脊索瘤为最常见,据国内外文献报告脊索瘤发生于骶骨者约占42~55%。由于骶骨的解剖关系复杂,该病的早期症状既不典型又不明显,大多数不能早期就诊,当发现时肿瘤已很大,骶神经根多被侵犯。
金成壁金耀清任继尧张来宾
关键词:切除骶骨脊索瘤
家兔带肌蒂骨移植后骨组织变化的研究
1991年
用30只家兔作实验。左侧髋取带臀中肌蒂髂骨块,右侧髋取游离骨块,用医用硅胶膜包裹后固定于皮下。术后1、2、3周取材观察移植骨的变化。结果:1.游离移植骨组织成份广泛坏死,但仍有极少数细胞存活;2.带肌蒂移植骨可从肌蒂内的肌源动脉系统获得营养;3.带肌蒂移植骨可保持邻近肌蒂的骨组织存活,并产生骨膜下新骨。
吕刚金耀清王志武
关键词:骨移植髂骨琥珀酸脱氢酶
大网膜移植促进股骨头血运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985年
应用狗作了阻断股骨头血运后植入带血管蒂大网膜,观察股骨头的血运变化的实验。观察到大网膜不仅能生存于股骨头内,且能与股骨头建立循环促进股骨头血运。而单纯股骨头钻孔不能增加股骨头血运。游离大网膜移植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了28例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1个半月囊肿影消失,术后2—3个月可看到骨骺发育;术后半年左右关节软骨下出现正常骨小梁影象。
金明熙金耀清王继铭任继尧刘汉卿
关键词:大网膜移植术股骨头缺血坏死
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的成骨能力;方法:在成年兔双侧桡骨干中段骨缺损处分别植入无菌生理盐水和自体红骨髓;通过X线片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自体红骨髓的成骨过程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术后4及8周X线片结果提示:实验组新骨形成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红骨髓有一定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屠冠军金耀清邓向东王泰增
关键词:骨髓移植自体红骨髓骨缺损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结合自体红骨髓修复家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993年
实验用20只成年家兔做为动物模型。在双侧桡骨中段造成一骨缺损,右侧为实验组,植入复合骨移植物;左侧为对照组,单数家兔缺损处植入异体脱钙骨(aDBM),双数家兔植入自体松质骨(ACB)。结果:经组织染色镜下观察证实了aDBM可诱导间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并形成新骨,经术后X线平片评分,^(99)Tc—MDP骨闪烁计数得出:实验组新骨形成量高于aDBM组和ACB组。
王钢邓向东王太增金耀清
关键词:骨移植脱钙骨基质诱导成骨
高压氧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6年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PaO2下降、低氧血症而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本实验应用高压氧(HBO)对用骨髓制作的FES动物模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HBO能使PaO2明显升高;同时,由于PaO2升高,肺内渗出、水肿、出血等病变明显好转,机体状态获得改善。作者认为,提高PaO2在FES治疗中是关键,而HBO是提高PaO2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为临床上应用HBO治疗FES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泰增吕刚金耀清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高压氧氧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