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剑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7篇血糖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5篇病患
  • 4篇血糖波动
  • 4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睡眠
  • 3篇睡眠障碍
  • 3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低血糖
  • 2篇血糖水平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病性
  • 2篇糖水
  • 2篇老年
  • 2篇干预
  • 2篇病性

机构

  • 13篇吉安市中心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吉安县中医院

作者

  • 13篇郭剑平
  • 8篇周小智
  • 6篇肖黎明
  • 6篇肖卫平
  • 1篇刘金平
  • 1篇邓中华
  • 1篇计成
  • 1篇钱慧玲
  • 1篇刘洁
  • 1篇李星星
  • 1篇刘红生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江西医药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安地区260例绝经后妇女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分析
探讨绝经妇女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调查260例健康体检的绝经妇女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通过测量体重,身高,DXA测量腰椎(L1-L5)及髋关节骨密度值(T值)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超过55岁以...
颜迪恩符金香邓犇王梅丽郑欢欢肖卫平周小智郭剑平肖黎明
关键词:绝经年限绝经妇女骨密度绝经年龄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
文献传递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排空时间为(3.02±1.08)h,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胃肠动力功能的恢复,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
郭剑平邓犇刘红生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糖尿病性胃轻瘫
长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腹围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长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腹围的影响。方法: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肥胖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治疗]和观察组[n=40,接受二甲双胍、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腹围、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bA1c、FPG及2 h 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2例低血糖,对照组出现8例低血糖,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下调患者血糖水平,减小腹围,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王梅丽周小智符金香陈雨郭剑平
关键词:预混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利拉鲁肽血糖腹围低血糖
急性胃肠炎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例分析
2009年
郭剑平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胃肠炎早期临床表现DKA
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160例在本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情绪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90.0%存在焦虑,79.4%存在抑郁,88.8%存在睡眠障碍,其SAS、SDS、PSQI评分分别为(55.75±5.86)、(56.13±5.82)、(10.38±1.92)。其中干部的SAS显著低于其他职业者(P<0.05),已婚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者(P<0.05),城镇职工医保的SAS、SDS、PSQI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医保的患者(P<0.05),非增殖期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SAS、SDS、PSQI显著低于增殖期患者(P<0.05),无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的SAS、SDS、PSQI低于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了解的患者较缺乏患者的SAS、SDS、PSQI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有无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有无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在婚姻不满意、医保报销比例低、病情严重、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防治知识缺乏的人群中,有更明显的心理障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下降,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并应加强对糖尿病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宣传。
周小智郭剑平颜迪恩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抑郁睡眠障碍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比较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质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糖化血清蛋白(GSP)、C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酸(UA)],治疗前及治疗7 d后24 h平均血糖(MBG)、24 h血糖标准差(SDBG)、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BMI、腰围、Hb A_(1c)、G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BMI、腰围、Hb A_(1c)、GSP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C肽、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C肽高于治疗前,TC、TG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TBiL、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BUN、SCr、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BUN、SCr、UA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及治疗7 d后,2组24 h MGB、24 h SDBG、24 h MAGE、T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24 h MGB、24 h SDBG、24 h MAGE低于治疗前,TIR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减小血糖波动,这对病情恢复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
郭剑平魏勤彭丹萍颜迪恩肖黎明周小智王梅丽郑欢欢符金香刘金平肖卫平
关键词:冠心病CGMS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血清Gal-3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和5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取同期该院46例健康体检者。比较3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Gal-3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Gal-3的关系;随访1年,统计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预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FBG、HbA1c及血清Gal-3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高(P<0.05);高危组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较中危组、低危组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Gensini分数)与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呈正相关(r=0.404、0.437和0.526,均P<0.05);随访1年,118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共有36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组患者2支及以上病变支数、FBG、HbA1c、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支数[O^R=2.821(95%CI:1.053,7.557)]、24 h血糖[O^R=3.873,(95%CI:1.446,10.376)]、血糖波动幅度[O^R=3.636(95%CI:1.357,9.742)]、Gal-3[O^R=3.442(95%CI:1.285,9.221)]是影响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
郭剑平匡林华彭丹萍符金香郑欢欢颜迪恩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睡眠障碍及其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及其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影响。方法以114例在我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7分为睡眠良好组(56例),PSQI评分>7分为睡眠障碍组(58例),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及血糖指标,对合并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常规降糖、糖尿病教育)组及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睡眠干预即睡眠卫生教育及药物干预),治疗2个月后再收集相关资料。结果与睡眠良好组相比,睡眠障碍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BG,FBG-CV)、日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日最大最小血糖差(The 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显著增高(均P<0.050),与治疗前相比,伴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规治疗及综合治疗2月后PSQI评分及血糖相关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的PSQI评分、FBG、Hb A1C、FBG-CV、MBG、LAGE显著降低(均P<0.050)。结论睡眠障碍与2型糖尿病互相影响,睡眠障碍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血糖波动增加,血糖改善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而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周小智肖黎明郭剑平肖卫平
关键词:睡眠障碍干预糖尿病血糖
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药学监护
2023年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罕见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诱因不明但反复出现严重低血糖的患者的治疗全过程进行干预,查明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用药方案,就其诊疗全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先是对患者进行问诊了解其用药史,随后查询相关文献,考虑患者频繁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可能与服用含有巯基的甲巯咪唑导致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有关,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监护。经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次数减少。结论 临床药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融入临床治疗团队的切入点,在识别药物结构,优化治疗方案以及开展药学监护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汤涛郭剑平邓中华计成
关键词:药学服务甲巯咪唑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低血糖
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规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老年具有正常糖调节测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S)对期间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组间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早、午、晚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GAUC显著高于午、晚餐后G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早餐后波动幅度最大为其临床特点,MBG、MAGE、LAGE、MODD应成为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
郭剑平肖卫平余爱华周小智肖黎明邓犇符金香颜迪恩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血糖波动动态血糖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