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翠莲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护理
  • 2篇护士
  • 2篇夹层
  • 1篇学科团队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压力性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干预
  • 1篇饮食指导
  • 1篇预防护理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4篇宜章县人民医...
  • 3篇新疆和田地区...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邓翠莲
  • 3篇杨瑛
  • 2篇陈忠荣
  • 1篇徐丽姣
  • 1篇罗圆
  • 1篇李燕
  • 1篇李艳
  • 1篇李艳
  • 1篇李瑞
  • 1篇陈建
  • 1篇刘香
  • 1篇徐丽娇
  • 1篇欧密
  • 1篇杨晓霞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云南医药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7年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在开展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分析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脑卒中患者依据神经内科护理方式的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选择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护理总有效率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80.85%)尤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开展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表现出肢体残疾的情况,最终保证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邓翠莲杨晓霞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无缝隙护理应用分析
2017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是发生于主动脉的一种灾难性疾病。其起病急骤,胸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主动脉夹层破裂而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患者病情不稳定,且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杨瑛李艳欧密范培宇邓翠莲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无缝隙护理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护理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病人。结果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可以降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患者满意度、提升医护人员自身水平、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与配合,使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成功率提高,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杨瑛李瑞何斌李艳范培宇邓翠莲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护理模式
翻转针柄法对减轻静脉输注补钾中局部疼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静脉滴注氯化钾患者100例,连续2 d在患者的左、右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1天采用常规固定针柄法为对照组,第2天采用针头斜面翻转固定针柄法为实验组。应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测评患者静脉滴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翻转针柄法可降低疼痛发生率及程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固定法是减轻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
邓翠莲陈忠荣徐丽娇
关键词:静脉输液补钾局部疼痛护理
饮食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饮食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比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空腹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将获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饮食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供给,通过饮食干预供给机体足够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可以促进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因"少进多出",可以达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血浆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邓翠莲罗圆刘香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原发性高血压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薪酬改革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探讨护理人员薪酬改革的效果。方法在保障档案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定,依据各岗位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风险、技术含量设定分值,依据管理者的目的对突出表现者设定奖励。以此三项确定绩效工资,即护理人员薪酬=档案工资+绩效工资。结果护理薪酬改革后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明显提高(P<0.01),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较改革前稳定性提高(P<0.05)。结论实行薪酬改革,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简单、易行的薪酬分配方案。
邓翠莲陈忠荣陈建徐丽姣
关键词:护士护理管理
下颌骨骨折的规范化护理
2014年
总结了3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护理、急救护理、饮食护理、围术期护理及功能训练等,认为对下颌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杨瑛李燕范培宇邓翠莲黄月苏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护理
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分析
2019年
探究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探究组(n=35)及参照组(n=34),分别实施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故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刘海峰邓翠莲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临床护士常受职业伤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004年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职业伤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进行了职业伤害的原因分析 ,并采取了相应对策。结果 护士受伤害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士职业伤害是可预防的。
邓翠莲
关键词:临床护士法律意识
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2022年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103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 乙组在各个时期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3.84%,其明显低于甲组的19.6%(P<0.05);乙组的压力性损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甲组(P<0.05);乙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P<0.05);乙组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可减少长期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稳定其心理状态,同时又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为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邓翠莲李燕茹王丽
关键词:长期卧床预防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