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 作品数:29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泰安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泰安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泰安市冰雹产生的天气形势及雷达回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03年 利用1990~1999年泰山713雷达资料和全市冰雹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近10年泰安冰雹气候特征及其雷达回波的主要源地、路径和天气形势,为冰雹的预报和人工消雹作业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张杰 边智 姚广庆 宁秀芳 袁超关键词:冰雹 雷达回波 人工消雹 区域自动站的集约化管理? 区域站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多个供应商,设备存在着兼容性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使用单位造成中心站维护、应用复杂、数据分散、可靠性差、资源浪费等问题.利用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版CAWSAnyWhere Se... 袁超 于成献关键词:区域自动站 软件开发 功能模块 双机冷备对称架构在区域中心站中的实现 2016年 区域站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多个供应商,设备存在着兼容性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使用单位造成中心站维护、应用复杂、数据分散、可靠性差、资源浪费等问题。利用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版CAWSAny Where Server2013(以下简称统一版)区域自动站统一数据收集平台软件,将各厂家、各种类型观测站统一到本网络平台。为能够实现该平台的合理部署和可靠运行,本文在此统一版中心站基础上对各厂家设备的数据统一入库、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故障快速恢复、数据库业务应用等进行了阐述。 袁超 张丽丽 李红海关键词:单点故障 用于气象观测站拾取风信息传感器的保护装置 一种用于气象观测站拾取风信息传感器的保护装置,包含有具有电加热膜并且电加热膜设置为包裹在拾取风信息传感器(2)上的加热器(1)、设置为与加热器(1)连接并且用于输出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源(4),通过加热器(1),对拾取风信息... 丁善文 徐德力 毕于健 袁超 刘恒德 翟恒志文献传递 “8·17”大暴雨分析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8月17日(以下简称“8·17”)发生在新泰境内的局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588线附近;35dBz以上... 张杰 杨瑞峰 贾汉奎 袁超 王继鹏关键词:暴雨 雷达回波 触发机制 地形作用 文献传递 基于多模式预报产品的泰安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 本文利用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和T639、mm5、天气在线、EC(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历年平均值,五家预报产品作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逐月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多元回归方程... 康桂红 贾汉奎 贾思之 袁超文献传递 防辐射罩与百叶箱温度观测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统计和整理国家气象观测站与其周围约10km范围内4个区域自动站2012年的温度数据,对比分析处于不同防辐射罩内的温度传感器的观测资料。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差异性存在原因和影响因素。讨论了通风对低温观测的影响。 袁超 丁善文 于成献 陈叶婷关键词:百叶箱 相关系数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气象能见度监测方法研究 2019年 气象能见度实时监测是确保气象预报贴近现实气象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精确度气候预测技术手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模糊识别和BP神经网络分析,在气象能见度监测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改进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气象能见度监测方法,综合考虑了SO2,NO2两种气体,以及气温,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采集方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和相关系数后,在改进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具体的监测方法,最后检验了两种气象能见度监测方法的准确性,新的能见度监测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在气象监测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袁超基于多模式预报产品的泰安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 本文利用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和T639、mm5、天气在线、EC(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历年平均值,五家预报产品作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逐月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多元回归方程... 康桂红 贾汉奎 贾思之 袁超PIM DM和PIM SM组播方式在天气雷达图像实时显示中的应用 PIM DM和PIM SM是组播技术的两种应用方式,通过介绍这两种方式在气象雷达图像实时显示中的应用,以及PIM DM向PIM SM转换的具体配置方法,为组播技术在气象雷达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莉 袁超 董明关键词:气象雷达 组播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