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兰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2篇预后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活质量
  • 2篇改良根治术
  • 1篇弹力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溶栓
  • 1篇性病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机构

  • 9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葛兰
  • 6篇周剑
  • 5篇易彤波
  • 4篇桑凯
  • 1篇周晓清
  • 1篇许斌
  • 1篇曹赣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现代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年
分析新辅助化疗+手术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入选此次试验的病例总数为3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病例均选自2016.1—2019.6,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5.0%;试验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则更高,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近远期疗效,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桑凯易彤波周剑葛兰黄徐晨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手术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周剑易彤波桑凯葛兰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
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成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本研究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标志物进行研究报道。
易彤波周剑桑凯葛兰周晓清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三阴女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发病率
腹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根治联合大网膜填充重建对患者上肢功能保护及美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根治联合大网膜填充重建对患者上肢功能保护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2017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及观察组(乳腺癌保乳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大网膜填充重建),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差异以及手术对患者上肢功能、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除了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上肢功能影响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生麻木(7.4%vs 33.3%)、浮肿(2.9%vs 20%)、外展障碍(11.8%vs 43.4%)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美容优良率(94.1%vs 40.0%)、并发症发生率(2.9%vs20.0%)、满意度[(16.3±2.8)分vs(7.6±4.4)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辅助大网膜填充重建较单独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具有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手术对患者上肢功能影响,提高乳房美容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的优点。
桑凯易彤波曹赣周剑葛兰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ICU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在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收治的8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qSOFA、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患者预后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种评分方法对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住ICU 28 d内死亡29例,病死率为36.2%,存活51例(63.8%)。随着SOFA、qSOFA、REMS评分的增加,患者病死率增加。死亡组患者SOFA、qSOFA、REMS评分均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OFA评分预测病死率的AUC最大(0.741),其次为REMS和qSOFA评分;三种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SOFA评分约登指数确定的最佳截断值为2分,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68.5%,AUC为0.710。qSOFA≥2分组死亡风险较qSOFA<2分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SOFA、qSOFA、REMS评分均可预测ICU感染患者病死率,qSOFA作为简单快捷的评分系统,能快速有效判断ICU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情况。
丁国钰葛兰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与AMI患者PCI术后Gensini积分及在院转归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及在院转归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5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AMI患者,其中男66例,女59例,年龄38~83(57.38±10.61)岁,根据患者在院期间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27)及预后不良组(n=9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探讨TRI与AMI患者Gensini评分及在院转归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cTnI、CK-MB、TRI及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RI与cTnI(r=0.401,P<0.05)、CK-MB(r=0.529,P<0.05)及Gensini评分(r=0.547,P<0.01)呈正相关性,而与LVEF为负相关关系(r=-0.736,P<0.01),但与年龄(r=0.168,P>0.05)无明显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TRI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在院期间转归不良的价值尚可,其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1(0.73~0.89),TRI最佳预测界值(约登指数最大)为21.46分,该最佳诊断界值下的预测敏感性(95%CI)和特异性(95%CI)分别为0.83(0.75~0.92)、0.74(0.68~0.81)。【结论】TRI是潜在的评估AMI病情严重程度及在院预后不佳的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丁国钰葛兰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病血管成形术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09—2012-12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7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分离肋臂神经38例,未分离及切除38例。在保留离肋臂神经的患者中,34例上臂感觉无异常,4例出现感觉异常,但无局部肿瘤复发的情况,异常率为10.53%;而在离肋臂神经切除的患者中,10例患者术后上臂感觉无异常,28例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异常率为73.68%。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84,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的治疗无明显影响,且无其他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周剑易彤波许斌葛兰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肋间臂神经
下腔静脉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栓弹力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B超的下腔静脉变异指导液体复苏模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栓弹力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不同液体复苏模式与患者预后的联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组接受基于B超的下腔静脉变异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强度]、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0]差异。根据104例患者28 d内死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情况分为为预后不良组(n=23)和预后良好组(n=81)。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究不同液体复苏模式与预后的联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输液量、输血量、ICU住院时间更少(P<0.05);干预1 h,R、K更低,血凝块最大强度更大(P<0.05);干预1 h,TNF-α、IL-6、IL-10更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6 h、限制性液体复苏占比更大,休克指数、ISS评分更高(P<0.05)。以发病至入院时间(<6 h=1,≥6 h=0)、液体复苏模式(下腔静脉变异指导=1,限制性液体复苏=0)、休克指数、ISS评分为自变量,预后(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为因变量,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液体复苏模式、发病至入院时间、ISS评分是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结论基于B超的下腔静脉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可提升患者康复与治疗效率,改善血栓弹力图、炎症反应,是改善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丁国钰葛兰朱春燕张虎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预后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1年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全世界范围内均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这一疾病的治疗上,手术后以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肿瘤复发转移,成为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式。然而关于TSH抑制治疗的安全性却存在争议,相关的讨论也比较少。本次研究中,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TSH抑制治疗DTC的潜在安全性问题,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周剑葛兰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分化型甲状腺癌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