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汝良

作品数:39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橡胶
  • 11篇硫化
  • 9篇丁二烯
  • 9篇聚丁二烯
  • 7篇丁二烯橡胶
  • 7篇天然橡胶
  • 7篇橡胶配方
  • 7篇聚丁二烯橡胶
  • 7篇二烯橡胶
  • 7篇充油
  • 6篇顺丁橡胶
  • 5篇力学性能
  • 5篇硫化胶
  • 5篇交联
  • 5篇二烯
  • 5篇NR
  • 5篇力学性
  • 4篇轮胎
  • 4篇NR硫化胶
  • 3篇胎面

机构

  • 21篇青岛化工学院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橡胶工业...
  • 1篇青岛橡胶工业...
  • 1篇化工公司
  • 1篇上海轮胎橡胶...

作者

  • 35篇范汝良
  • 10篇唐学明
  • 7篇仲崇祺
  • 7篇张隐西
  • 6篇孟宪德
  • 6篇张勇
  • 5篇纪奎江
  • 4篇黄琛
  • 3篇高齐圣
  • 2篇隋树林
  • 2篇武玉斌
  • 2篇杨淑欣
  • 2篇张洪海
  • 1篇宋景社
  • 1篇翁玉凤
  • 1篇许淑贞
  • 1篇赵金义
  • 1篇张萍
  • 1篇李迎
  • 1篇孙康

传媒

  • 11篇合成橡胶工业
  • 6篇橡胶工业
  • 3篇弹性体
  • 3篇轮胎工业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95中国橡...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化工学院...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1996年中...
  • 1篇中国化学会"...

年份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橡胶配合加工技术讲座 第3讲 聚丁二烯橡胶(BR)被引量:1
1997年
橡胶配合加工技术讲座第3讲聚丁二烯橡胶(BR)范汝良(青岛化工学院266042)聚丁二烯橡胶(BR)是以1,3丁二烯单体定向聚合所得的系列聚合物。早在1932年,前苏联即已生产了丁钠橡胶,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BR品种。由于ZieglerNata...
范汝良
关键词:橡胶聚丁二烯橡胶
橡胶配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进展
范汝良孟宪德
关键词:橡胶计算机辅助设计
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被引量:7
1999年
通过100 m L 聚合瓶小试及50 L 四釜连续聚合中试, 考察了以 Mo Cl3( O R)2 - (i- Bu)2 Al( m - O Ph Me)( 简称 Mo - Al) 构成的 Ziegler - Natta 催化体系合成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 H V B R) 的试验情况。在50 L 装置上连续生产出乙烯基含量为80 % 的 H V B R。研究了 H V B R 的生产工艺条件,在 Al/ Mo( 摩尔比,下同) 为15 ~35 , Mo/ Bd( 摩尔比,下同) 为(6 ~8) ×10 -5 , Br/ Mo( 摩尔比,下同) 大于1 ,[ Bd] 不小于0 .12 g/m L,60 ~70 ℃,反应4 h 时,转化率可达到80 % 以上。同时还探讨了 Al/ Mo , Mo/ Bd , Br/ Mo ,[ Bd] 和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张红兵李迎仲崇祺范汝良
关键词:催化剂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
1,2-聚丁二烯橡胶的开发及其在轮胎胎面上的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介绍了轮胎性能对橡胶的要求,阐述了开发1,2—聚丁二烯橡胶(1,2—PBR)的意义及其主要的性能,并对其与天然橡胶(NR)的共混料在轮胎胎面上应用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范汝良张洪海唐学明
关键词:轮胎胎面胶
天然橡胶在硫化和老化条件下交联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该文得到了交联密度、多硫键密度以及单双硫键密度之和随硫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和拟合曲线.采用平衡溶胀和化学探测剂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拟合结果中总交联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但多硫键和单双硫键的实测数据...
范汝良
关键词:天然橡胶硫化交联结构硫化返原
文献传递
高芳烃油填充镍系顺丁橡胶的性能被引量:5
1994年
采用干法充油工艺制得了10种油品的充油镍系顺丁橡胶。试验结果表明,填充37.5份安庆石油化工总厂1#~4#高芳烃油及济南炼油厂三线抽出油的充油胶,ML为40~44;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扯断伸长率和硬度等基本力学性能均达到镍系充油胶技术指标;高芳烃含量较低的5#~7#油品充油胶门尼粘度和硫化胶强伸性能偏低;8#,9#油品因含有大量胶质,其充油胶表现出一些特殊性。表明填充油的性质对充油胶性能有明显影响。
武玉斌范汝良仲崇祺唐学明
关键词:顺丁橡胶填充油充油橡胶镍系芳烃油
老化对NR硫化胶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研究了热空气老化和真空老化对NR硫化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化学探测剂脱硫的方法测定了老化过程中NR硫化胶交联密度及交联键分布变化的情况 ,同时测定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和动态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 ,热空气老化使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加 ,但力学性能损失严重 ,原因是主链氧化断裂。真空老化使NR硫化胶交联密度略微降低 ,但力学性能保持良好 ,类似于硫化返原。热空气老化使NR硫化胶的动态性能改善 ,而真空老化后硫化胶动态性能略有下降。
黄琛范汝良张勇张隐西
关键词:天然橡胶交联密度脱硫力学性能
NR传统硫化体系的抗硫化返原特性被引量:8
2001年
介绍了NR抗硫化返原的主要措施和机理 ,并在NR传统硫化体系的基础上 ,比较了 4种典型的抗硫化返原助剂 (芳香酸锌皂StructolAKT73、二烷基多硫代磷酸酯SDT/G、DuralinkHTS和Perkalink 90 0 )的用量和在不同硫化温度下硫化对NR胶料硫化和抗返原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用量情况下 ,Perkalink 90 0的抗硫化返原能力最强。
范汝良张勇张隐西沈益平顾勤隆有明
关键词:天然橡胶NR硫化硫化助剂
交联键类型对未填充N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02年
分别用平衡溶胀法、平衡弹性模量 E′和应力 -应变方法对 3种硫化体系的 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进行了测定和估算 ,同时借助化学探测剂方法测定了 3种硫化胶中各种交联键型浓度分布 ,并研究了交联键类型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平衡弹性模量 E′估算的交联密度值最高 ,用平衡溶胀方法的估算值最低。3种 NR硫化胶具有相似的交联密度 ,但交联键型密度不同 ,多硫键含量最多的CV硫化体系具有稍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5 7.1℃ )以及 Tg 以上区域内较低的动态损耗因子tanδ;SEV和 EV体系的 Tg 分别为 - 5 5 .6℃和 - 5 3.5℃ ,但 EV体系具有最高的动态损耗因子
范汝良张勇张隐西孙康范永忠
关键词:天然橡胶硫化胶交联密度动态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
甲基丙烯酸对氢氧化铝填充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将甲基丙烯酸(MAA)用作Al(OH)3填充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的添加剂,结果表明,在高填充Al(OH)3的SBR中加入MAA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过氧化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当Al(OH)3用量为150份(质量份,下同)时,随着MAA用量增加,SBR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和定伸应力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MAA用量为20份时,随着Al(OH)3用量增加,SBR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在Al(OH)3填充量为25份时最大。大量填充Al(OH)3的SBR硫化胶的阻燃性能较好,氧指数受MAA用量的影响较小。该SBR硫化胶亦具有良好的热空气老化性能。
尹德荟张勇范汝良张隐西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铝丁苯橡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