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运禄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 何雄浪胡运禄杨林
- 关键词:要素禀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原来相对封闭的区域,也逐渐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对一些区域而言,其利益共享,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在参入全球化的竞争中,产业分工体系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 胡运禄
-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 文献传递
- 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受启发于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依据确立要从湿地生态服务效益来确定的解读思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结合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45个文献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湿地生态价值总量、GDP等指标的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以2001—2018年统计数据为例,对我国民族8省区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第一,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云贵高原地区向青藏高原地区、蒙新高原地区依次递减趋势;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青藏高原地区依次向蒙新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依次递减趋势。第二,2001—2018年,广西、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年平均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84.55亿元、24.87亿元、58.39亿元、936.06亿元、810.81亿元、418.65亿元、553.60亿元、23.02亿元。第三,从经济基础、财政条件、制度建设看,青海、西藏有很大困难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新疆、内蒙古、宁夏有条件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广西、贵州、云南有很好条件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为建立以省区为单元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胡运禄张明善
- 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多地区的资本创造模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的关系。结论认为:随着市场规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品价格指数与地区间贸易自由度的增大,地区资本收益相应增加,这意味着本地相对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存在市场放大效应,导致该地区企业数量进一步集中,获取的资本总收益进一步扩大。由此,产业空间分异现象出现。
- 何雄浪陈灿平胡运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