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红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疗效
  • 3篇梗死
  • 2篇心病
  • 2篇肿瘤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心病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地平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诊断
  • 1篇心电

机构

  • 6篇永城市人民医...
  • 3篇三门峡市中心...

作者

  • 9篇胡红超
  • 6篇李伟
  • 4篇郝东升
  • 3篇胡晓丽
  • 3篇胡军
  • 1篇陈姣红
  • 1篇葛岩
  • 1篇苏静
  • 1篇薛凌飞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0例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230例不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生血栓10例,对照组发生血栓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prini评分中极高危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危患者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副反应轻,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临床推广意义。
苏静薛凌飞胡红超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血栓低分子肝素抗凝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局部放疗联合HIFU刀(高强超声聚焦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5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组25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期给予HIFU刀治疗。放疗开始后每周加做1~2次HIFU刀。单放组25例,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2组病人照射剂量相同(50~60Gy,2Gy/次,5次/周)。结果胰腺癌原发灶:总有效率(CR+PR)综合组与单放组分别为48%与24%。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4%与40%。2组原发灶总有效率及疼痛总缓解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陈姣红胡红超
关键词: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口服300 mg阿司匹林,按100 mg/天口服阿司匹林,首次静脉注射100万U尿激酶,再继续静脉滴注50万U,坚持用药2星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将20~40 m L的参附注射液加入到浓度为5%的250 m L葡萄糖注射液当中,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次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7.14±2.31)分,优于对照组的(54.08±2.11)分(t=5.21,P〈0.01),观察组左心率(80.21±8.24)次/min,优于对照组的(94.15±10.54)次/min(t=4.89,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胡军胡晓丽郝东升胡红超李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参附注射液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收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的83.05%,治疗后CK、CK-MB、c Tn 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
李伟胡红超郝东升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及心电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62例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分布情况、心电图指标(治疗后24 h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治疗后2 h内J波消失情况、治疗后2 h∑J下降情况)、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相比,观察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 h内J波消失情况、治疗后2 h∑J下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较低,LVEF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提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值得推广.
李伟胡红超
关键词:替罗非班心电图
食道口服液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及对AMS、EGF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食道口服液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疗效及其对唾液淀粉酶(AMS)、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0年02月至2023年02月期间12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康复新液组给予康复新液含服,食道口服液组给予食道口服液是生理盐水+利多卡因针+地塞米松针,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黏膜损伤情况、RIOM发生部位、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唾液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食道口服液组患者中的Ⅰ级和Ⅱ级黏膜损伤程度占比高于康复新液组,黏膜损伤高峰持续时间、黏膜损伤愈合时间、局部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康复新液组(P<0.05)。两组患者RIOM的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食道口服液组患者的唾液流率、口腔pH值、AMS、EGF水平均高于康复新液组(P<0.05)。食道口服液组患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水平(CRP)和NRS评分均低于康复新液组(P<0.05)。食道口服液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康复新液组(P<0.05)。结论 相比康复新液含服,食道口服液在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其可以减轻口腔黏膜损伤,缩短康复时间,并且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
李铮郭芮菲胡红超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唾液淀粉酶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对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观察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胡军胡晓丽郝东升胡红超李伟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2]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砷酸联合化疗,进行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3]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如有无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数据比较,可见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方法,亚砷酸可以改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胡晓丽郝东升胡军葛岩李伟胡红超
关键词:亚砷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其特异度为64.00%(16/25),敏感度为83.33%(30/36),阳性预测值为72.73%(16/22),诊断符合率为75.41%(46/6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方式,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胡红超李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