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内镜
  • 6篇胃镜
  • 6篇肠镜
  • 5篇食管
  • 5篇镜检
  • 4篇肿瘤
  • 4篇黏膜
  • 4篇消化道
  • 4篇结肠
  • 4篇结肠镜
  • 4篇镜下治疗
  • 4篇剥离术
  • 3篇食管癌
  • 3篇凝固术
  • 3篇氩离子
  • 3篇氩离子凝固
  • 3篇氩离子凝固术
  • 3篇黏膜剥离
  • 3篇黏膜剥离术
  • 3篇麻醉

机构

  • 16篇解放军59医...
  • 7篇解放军第59...
  • 3篇解放军第五十...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肖萧
  • 18篇李政文
  • 14篇聂川
  • 10篇尧登华
  • 9篇吕黄勇
  • 7篇聂川
  • 4篇韩峰
  • 4篇栾琰
  • 4篇金茜
  • 3篇李政文
  • 3篇聂川
  • 2篇彭小兰
  • 1篇陈晓敏
  • 1篇黄华
  • 1篇陈晓敏
  • 1篇侯文峰

传媒

  • 8篇西南国防医药
  • 8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护理体会
2011年
食管痈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丁许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技术,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由探头传导至靶组织表面,使组织凝固从而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内镜下通过APC对食管癌病灶治疗,可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
肖萧聂川栾琰金茜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内镜食管癌
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肠镜下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其定义最先由日本学者工藤进英提出,为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它具有比息肉状腺瘤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
肖萧聂川栾琰
关键词:肠镜护理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2例内镜下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中心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12例LST行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共聚焦内镜检查,对所有LST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果本组均治疗成功,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采用ESD治疗LST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聂川李政文何俊堂尧登华肖萧金茜
关键词:肠肿瘤结肠镜检查
以低血糖症为主要表现的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VHL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37岁男性,因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伴上腹痛、头痛、眼花1年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诊断为低血糖症,进食或口服葡萄糖后病情可缓解,但此后又反复发作,发作时间多为清晨。入我院后查空腹血糖在2.2~4.0 mmol/L,后结合腹部CT、头颈部MRI检查诊断为VHL综合征。转专科医院仅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稳定,随访1年仍存活。结论 VHL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降低误诊及漏诊的关键。
聂川吕黄勇陈晓敏韩峰肖萧
关键词:误诊低血糖症
无感知经鼻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2011年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经鼻胃镜使得传统胃镜检查的相对禁忌证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其超细的镜身对于高龄患者、幼儿、合并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现将我科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900例胃镜检查患者,ASAI-Ⅱ级,无严重心肺系统疾患。男478例,女422例;年龄13~75岁,平均(55.7±7.2)岁。
陈晓敏李政文聂川吕黄勇肖萧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胃肠道麻醉临床对照试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对89例行胃镜检查患者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诊断有无Hp感染,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89例中24例14C-UBT检测出Hp感染,其中15例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证实,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Hp在体检出率为16.85%;有9例14 C-UBT检测出Hp感染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未发现,假阴性率为10.11%。结论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对于Hp的检出率较高,使Hp感染的在体诊断得以实现,为Hp感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不能作为首选检出方法。
聂川李政文吕黄勇何俊堂肖萧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经鼻胃镜直视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大,机体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可致器官功能不全。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早期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聂川李政文何俊堂吕黄勇韩峰肖萧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空肠营养管胃镜直视重型器官功能不全床旁
肠镜下治疗小儿息肉208例护理体会
2011年
便血为大肠息肉的主要症状,幼年性息肉便血率最高,这是因为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儿童,便血是其就诊的主要原因,而幼年性息肉间质增生,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又是表面糜烂及溃疡形成均易出血,甚至出现消瘦、贫血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高频电结肠、直肠息肉切除术切除息肉效果可靠,病人痛苦小,是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2006年2月~2010年11月我中心使用结肠镜治疗208例结肠或直肠息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肖萧聂川栾琰金茜
关键词:肠镜护理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诊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3例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诊断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其中2例累及全结肠,1例累及降、乙状结肠。1例患者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2例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均未再出现便血现象,大便潜血逐渐转为阴性。随访3个月~1年,未再出血。结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主要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和贫血,老年患者多见,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需考虑该病,电子结肠镜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均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
聂川吕黄勇李政文韩峰肖萧黄华
关键词:结肠血管扩张症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
胃镜下治疗声门区及咽喉部良性肿瘤16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声门区及咽喉部良性肿瘤胃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2011年4月胃镜下治疗的16例声门区及咽喉部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成功率100%。结论胃镜下治疗声门区及咽喉部良性肿瘤拓展了传统内镜的应用范畴,安全、有效。
聂川李政文何俊堂肖萧
关键词:声门喉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