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清江
- 作品数:35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运动的变化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运动的变化。方法 对年龄≥ 65岁的急腹症患者连续进行呼吸运动的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运动于术后 2 4h变化最明显。
- 刘习红李胜新李慧诚翁清江
- 关键词:急腹症围手术期老年人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始发部位与疗程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始发部位与疗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始发部位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央部乳腺炎组(25例)及周围部乳腺炎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 中央部乳腺炎组患者治愈时间(9.0±2.1)d,周围部乳腺炎组治愈时间(5.0±1.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387,P<0.05)。结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程可能与乳腺炎的始发部位相关,始发于中央部的急性乳腺炎治愈时间更长。
- 廖瑜玲翁清江
- 关键词:乳腺炎病程病因
- 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方式探讨
- 1997年
-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方式,以期提高再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胆肠吻合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需再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胆肠吻合术后导致再手术多因肝胆管残余结石及狭窄并存以及吻合口狭窄或胆管反流等诸多因素引起。手术适应症掌握不当或某些具体细节处理欠妥常导致再手术。结论:胆肠吻合目的是去除肝胆管残余病变,解除胆道梗阻和防止肠内容物向胆道反流,再手术时必须彻底处理肝内外胆管病变,依据不同胆肠吻合术后所带来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 翁清江杨东山
-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胆管结石胆管狭窄
-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 2 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2 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有 2 0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 ,有 1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 1周内 ,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腹痛相对较轻 ,有 5例手术治疗 ,有 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 ,手术治愈。有 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皆保守治疗 ,缓解时间为 4~ 2 6天 ,平均为 11 2天。结论 :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有不足 10 %为肠扭转 ,内疝等所致 ,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 ;有 90 %为早期炎性肠梗阻 ,应先行 2~4周保守治疗 ,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 。
- 陆巧翁清江李慧成黄志勇
-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梗阻
-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Cytokeratin 20(CK20)mRNA是否可以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为36.2%。接受切除术的52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阳性率分别为30.8%、42.3%、13.5%。术前组与术中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20mRNA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吴楚成彭伟强杨捷生李红星翁清江李慧诚黄宇康廖瑜玲
-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转移聚合酶链反应CYTOKERATIN
- 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1∶1条件Logistic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8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及285例匹配对照病例进行危险因素的条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高脂饮食、行经年数、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妊娠及生育次数等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联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行经年数时间长、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和高脂饮食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婚和生育次数为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遗传、饮食习惯、婚育和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是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廖瑜玲翁清江游文锋
-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 恶性血液病合并外科急症的临床研究
- 许先吟翁清江张舜玲陈立胡俊罗耀光刘瑞玉陈超黄辉
- 作者通过对该医院18例恶性血液病中合并发外科急症的临床资料研究,提出当恶性血液病中并发外科急症时,围手术期必须Hb≤80g/L、PLT≤50×109/L,才能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性。若WBC中度以上减少则无须单独输注WBC...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肿瘤外科治疗外科手术
-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40例患者60个乳腺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准确、完全切除。每个肿块的切除时间平均为25 min,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3~0.5 cm,1例有局部轻度皮下瘀血,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准确、安全、创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 吴楚成彭伟强黄宇康李红星廖瑜玲翁剑华翁清江
- 关键词:麦默通超声乳腺肿块微创
-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经外科治疗的28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确诊12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回盲部切除术5例,小肠部分切除术8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小肠结肠短路手术1例。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术中正确判断手术方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黄学军翁清江
-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肠梗阻外科治疗
- 恶性血液病中合并急腹症手术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索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手术治疗的问题。【方法】对 14例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的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检测 10例手术治疗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血液成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探索其耐受手术治疗的最低值。【结果】围手术期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补充红细胞和血小板 ,使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 ;白细胞数≥ 2 0× 10 9/L术前无输注白细胞 ,但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以及对机体的支持措施。 9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例 6 0岁患者因消化道穿孔第 3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 ,围手术期必须保持患者血红蛋白≥ 80 g/L ,血小板≥ 5 0× 10 9/L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翁清江许先吟张舜玲陈超黄学军
- 关键词:血液肿瘤消化系统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