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对照组采用目前临床大多数采用Milligan-Morgan术合并横切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门狭窄、肛缘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大便失禁的发生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保护肛门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罗励郭晓华陈棣兰
- 关键词:小切口环状混合痔疗效
- 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与脑血流变化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含量变化与脑血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40例诊断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志愿者分成2组:脑梗死组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定时(入院6h内、24h、20d)给予床旁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状况并同时采集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CGRP浓度水平。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进行1次经颅多普勒检查并同时采集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ET、CGRP,并进行统计。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血ET、CGRP分别为:(57.31±11.14)ng/L,(23.64±6.38)ng/L和(36.45±8.64)ng/L,(19.93±4.32)n。2组ET、CGRP、有明显差异,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状况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ET和CGRP的活性增强,将预示着有脑血管异常的发生,可能存在脑血管痉挛或梗塞所造成的脑缺血缺氧。
- 赵灵解立桦梁小蕾楚磊曾凡罗励
-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经颅多普勒内皮素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综合本院和基层卫生院发生的8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并立即处理治愈7例;术后发现处理1例,后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预肪损伤是关键。
- 蒋剑秋罗励
- 关键词: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
- 溴吡啶斯的明治疗肛肠病术后特发性逼尿肌无力致尿潴留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为探讨溴吡啶斯的明治疗肛肠病术后特发性逼尿肌无力导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Ⅰ组直接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Ⅱ组在持续导尿延长1周无效后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接受常规处理无效,并给予保留导尿。结果Ⅰ组有效率93%,Ⅱ组86.6%。结果表明,单纯给予导尿治疗对特发性逼尿肌无力所致的尿潴留无效,同时尿潴留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期越长,疗效降低。
- 罗励赵自星杨向东
- 关键词:肛肠病术后
- 肛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 肛瘘是人类常见的肛肠疾病.为了给患者减轻痛苦,研究手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术成功提供捷径.本文介绍了肛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 赵自星罗励向锋
- 关键词:肛瘘内口
- 文献传递
- 二十、骶前畸胎瘤1例报告
- 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位于脊柱下端,在直肠和骶尾骨部之间,属肛门直肠良性肿瘤,属先天发育异常的错构瘤.Albrecht1904年用错构瘤名称描述:由于先天性组织生长错误而形成的肿瘤样畸形,特征是该部成熟组织构...
- 罗励赵自星贺平
- 关键词:骶前畸胎瘤急性肛周脓肿
- 文献传递
- 骶前畸胎瘤1例报告
- 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位于脊柱下端,在直肠和骶尾骨部之间,属肛门直肠良性肿瘤,属先天发育异常的错构瘤。Albrecht1904年用错构瘤名称描述:由于先天性组织生长错误而形成的肿瘤样畸形,特征是该部成熟组织构...
- 罗励赵自星贺平
- 关键词:畸胎瘤骶前个例报道
- 文献传递
- 康复新液浓度配比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浓度配比直肠滴灌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对入院确诊为慢性结直肠炎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入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康复新原液50 mL,B组采用康复新液50 mL+生理盐水50 mL,C组采用康复新液30 mL+生理盐水60 mL直肠滴灌。结果 A组患者8例无明显腹痛,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2例均表现灌肠后腹痛明显症状,体征无改善;B组患者15例无明显腹痛,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5例均表现灌肠后轻度腹痛,症状、体征稍有改善;C组患者灌肠后无明显腹痛,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新液在行直肠滴灌时浓度配比很重要,1:2浓度为最佳方案,总液体量控制在100 mL效佳。
- 王艳萍罗励王华
- 关键词: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护理
- 快速康复外科在混合痔中的临床应甩研究
- 2012年
- 目的:了解快速康复外科是否能加速混合痔手术患者的康复。方法:将要求行肛门手术的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新围手术期处理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100例。结果:实验组手术耐受性好、术后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率低,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疼痛程度轻。结论: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的新围手术期处理具有比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更好的优势.
- 罗励郭晓华施正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混合痔
- 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痔动脉结扎术时下移肛门镜1 cm后加缝1针,缝合深度达黏膜肌层以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停止便血,痔脱出症状消失,随访3月有1例患者再次出现痔脱出。结论: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Ⅱ-Ⅲ期内痔合理有效的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 施正华罗励
- 关键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