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超峰

作品数:44 被引量:348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青藏高原
  • 6篇盆地
  • 6篇青藏
  • 5篇古环境
  • 5篇磁性地层
  • 4篇岩芯
  • 4篇沙地
  • 4篇沙丘
  • 4篇土壤
  • 4篇污染
  • 4篇毛乌素沙地
  • 4篇环境意义
  • 4篇含水量
  • 4篇北缘
  • 3篇地层学
  • 3篇东北部
  • 3篇东北缘
  • 3篇岩石
  • 3篇岩石磁学
  • 3篇沙丘土壤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长安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冈山理科大学
  • 1篇中石油煤层气...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西北水利水电...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42篇符超峰
  • 23篇强小科
  • 12篇宋友桂
  • 8篇安芷生
  • 8篇徐新文
  • 7篇常宏
  • 6篇左俊
  • 5篇方小敏
  • 4篇赵景波
  • 4篇王涛
  • 3篇孙玉芳
  • 3篇赵辉
  • 3篇陈艇
  • 2篇李续彬
  • 2篇李鹏
  • 1篇孙有斌
  • 1篇沈吉
  • 1篇戴霜
  • 1篇刘学
  • 1篇张培震

传媒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陕西教育(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其对构造与气候的意义被引量:31
2005年
河流系统演化是一个堆积与切割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河流阶地成因的研究,指出气候成因阶地的堆积主要发生在冰期,其他时期虽有堆积,但保存下来的较少;切割作用发生在冰期—间冰期的过渡期。构造成因阶地切割作用发生的时段就是构造运动的时期,也是古河床开始废弃的时期,提出了判定不同成因河流阶地的地质学特征。气候成因阶地每一级都说明有一个或多个冰期—间冰期的旋回,构造成因阶地的每一级都表示有一期较强烈的构造事件,有些阶地是构造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宏安芷生强小科宋友桂符超峰
关键词:河流系统阶地气候变化
毛乌素沙地中部不同类型沙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地中部的乌审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样和室内试验测试分析,研究了裸露流动沙丘、灌木覆盖沙丘及乔木覆盖沙丘在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洼地3种微地貌类型下0~4m深度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木覆盖沙丘和乔木覆盖沙丘微地貌平均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丘间洼地、迎风坡、背风坡;裸露流动沙丘丘间洼地平均土壤含水量较高,但迎风坡和背风坡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类型沙丘在各微地貌采样点不同层段土壤含水量变化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不统一;同一沙丘微地貌条件下,植被对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的变化有较大影响,且灌木植被的影响大于乔木植被;迎风坡和背风坡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有植被覆盖的沙丘普遍大于裸露流动沙丘,而丘间洼地处浅层基岩的存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大;有植被覆盖的沙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黏粒和粉砂等细粒级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沙丘地表植被通过拦截空气中的粉尘提高了土壤黏土和粉砂体积分数,从而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符超峰赵景波卞子浩左俊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沙丘背风坡毛乌素沙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尖扎盆地晚中新世沉积序列的古地磁定年和古环境记录
通过对尖扎盆地内地层连续水平、出露良好的加让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地层哺乳动物化石年代鉴定,建立了尖扎盆地沉积地层11.8-5.7Ma的年代序列。通过分析地层岩性、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变化,结合环境磁学和粒度...
符超峰强小科宋友桂左俊
关键词:构造隆升干旱环境晚中新世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丘水分垂直变化规律及风蚀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毛乌素沙地含水量垂直变化的规律和风蚀意义,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含水量测定、沙粒粒度测定和计算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3类沙丘含水量垂直变化的趋势,模拟了含水量垂直变化对输沙率垂直差异和沙丘形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裸露流动沙丘迎风坡含水量在1.33%~3.79%之间波动;背风坡含水量在0.39%~5.04%范围内波动;丘间洼地含水量在2.12%~6.36%之间波动,裸露流动沙丘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可分为自上而下的5个沙层。灌木覆盖沙丘迎风坡的含水量在0.74%~11.92%之间波动;背风坡的含水量在0.89%~12.08%之间波动;丘间洼地的含水量在1.34%~9.24%之间波动,沙丘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存在差异明显的3个沙层。人工乔木覆盖沙丘的相对输沙率介于裸露流动沙丘和灌木覆盖沙丘之间。沙丘含水量2%~3%的垂直变化就能引起沙丘形态演化。在含水量垂直变化和沙丘背风坡和丘间洼地的阻滞下,沙丘形态演化存在3个阶段。在沙尘暴预报过程中需要考虑沙丘形态、沙丘含水量的垂直变化等因素对输沙率的影响,以提高预报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
符超峰梅凡民赵景波
关键词:沙丘含水量风蚀毛乌素沙地输沙率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红粘土序列的发现:亚洲内陆干旱化起源的新记录被引量:43
2010年
亚洲内陆荒漠的扩张影响了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亚洲内陆干旱化成为古气候研究热点,其起始年代始终是这一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黄土和红粘土沉积作为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理想载体,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对黄土高原西部庄浪钻孔654m的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庄浪岩芯记录了25.6~4.8Ma的连续磁极性变化序列,主要由高分辨率的风成红粘土序列构成,最早的风成红粘土出现于25Ma,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至少在晚渐新世已经出现,这为研究晚渐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质记录.
强小科安芷生宋友桂常宏孙有斌刘卫国敖红董吉宝符超峰吴枫卢凤艳蔡演军周卫健曹军骥徐新文艾莉
关键词:黄土高原磁性地层晚渐新世
青海湖一郎剑钻孔岩芯底部黄色土状堆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和环境意义
符超峰安芷生强小科徐新文
青海湖一郎剑钻孔岩芯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记录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而且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气候环境演化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属于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是青藏高原向大陆...
符超峰
关键词:磁性地层环境演化构造隆升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留学生应用地质学专业建设探讨被引量:7
2019年
为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地学高等教育成果和资源优势,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国地学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开设应用地质学留学生专业。借鉴国外地质学教育面向产业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制订国际化的全英文培养方案,构建体现中国人文特色的应用地质学教育体系。应用地质学留学生专业建设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基础地质调查、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同时对相关国家在地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陶霓张伟焦建刚张贵山符超峰李荣西
关键词:留学生
中国黄土沉积物的磁性增强机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黄土沉积物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丰富的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黄土沉积物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黄土沉积物磁性增强的主导机制,并提出黄土研究中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如成土作用、埋藏、浅育化作用等对剩磁记录的影响和磁学信息的分离等。
徐新文强小科符超峰赵辉陈艇
关键词:成土作用
定边地区辫状河沉积储层主控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辫状河储层的储集能力是由储集层的岩石性质所决定,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其中孔隙度决定储层的储存能力,渗透性决定储层的渗流能力。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及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结合测井、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的研究了定边地区辫状河储层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定边地区延10油层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以及少量的石英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于13. 9%~17. 5%,渗透率多集中于10~16×10-3μm2,属中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储层类型属中孔、细喉型,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相对较低;定边地区辫状河储层明显受控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其中,储层的砂体类型、厚度及展布和岩石学特征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储层的储集能力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会使储层的储集能力变差,而溶蚀作用会使储层的储集能力变好。
屈伟东符超峰安山王涛朱谨谨杜晨
关键词:成岩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