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春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快速康复法在胆道结石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中的运用及效果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对胆道结石(除单纯胆囊结石外)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3月86例行胆道结石摘除术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专科护理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指导进食;将2011年4月-6月77例行胆道结石摘除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的差异;观察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输液总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提前,术后总输入液量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结石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安全可行、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 秦俊春冯缓许瑞华叶辉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
- 1例经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69岁,因上腹部胀痛2年余入院,临床诊断食管裂孔疝.病程中患者感嗳气,反酸纳差,口于苦恶心欲吐,症状明显时发生吞咽困难,并伴呕吐咖啡色样物.数字化X光食道造影显示贲门及部分胃底结构自食管裂孔处上移至膈上约2.8 cm外,贲门开闭无明显异常.分别在剑突下、脐右上、左锁骨中线肋弓下及双侧腋前线肋下打孔(五孔法),置镜观察,探查食管裂孔处扩大,约5 cm,组织薄弱,形成疝环状结构,给予分离食管及胃底,食管周围组织,分离出膈脚给予间断缝合2针,食道周围间隙约1 cm,将胃底环绕食道1周浆肌层缝合(360°)并固定在食道胃结合部上方,折叠形成抗反流装置,手术顺利,出血约80 ml.
- 秦俊春许瑞华贾乾斌
-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双囊三腔管护理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发生群体伤时,如何选择安全、省时、有效的预防破伤风的药物。方法以芦山地震中该院收治的218例需预防破伤风的开放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预防破伤风的优缺点。结果 218例地震伤员TAT或TIG预防破伤风均有效,TAT组:过敏5例,遗漏补打5例,皮试到注射中位时间为28min;TIG组:过敏和遗漏补打均未发生,注射中位时间为4min。218例地震伤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破伤风者。结论当面对群体伤需对大量患者进行预防破伤风处置时,使用TIG预防破伤风感染在安全、省时等方面明显优于TAT,不容易产生差错,缺点是TIG的成本较高。
- 饶克飞秦俊春曹钰叶磊李红张伟周越
-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过敏反应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目的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对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脐部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虽然手术操作难度较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护理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许瑞华刘自明秦俊春贾乾斌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 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和态度的现状。方法 2015年6月采用童莺歌等翻译修订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2008)中文版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疼痛评估、疼痛相关知识、镇痛药物知识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并比较不同背景下医护人员间的差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83.3%。不同学历及不同职称医护人员之间疼痛知识和态度的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间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5,P=0.035),且年资≥10年的护士问卷得分最高[(22.78±7.11)分];不同区域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3,P=0.033),抢救室护士得分最高[(24.53±7.48)分]。医护答错条目均集中在条目5、17、19。在开放性问卷答案中,97.7%(127/130)认为现有疼痛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100.0%(130/130)认为有必要学习疼痛相关知识;疼痛相关知识获取途径80.0%(104/130)来自临床经验,40.0%(52/130)来自书本,15.4%(20/130)来自网络学习;90.0%(117/130)常使用数字评估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20.0%(26/130)通过面部表情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整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对疼痛知识的继续教育学习、处理疼痛的态度、对临床疼痛管理的重视度、疼痛的规范化培训和监管力度均有待加强。
- 李红秦俊春周越谭青莲叶磊
- 关键词:疼痛知识医护人员急诊
- 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在胆道外科病房的应用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采取医护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病人,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病人住院的全程。以该模式的医疗组为实验组(收治病人389例),以传统模式管理的医疗组为对照组(收治病人401例),调查两个组病人、医生和护士的反馈意见,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8.5%~100%,平均99.82%,对照组的病人的满意度95.5%~100%,平均96.82%,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利拓展护士职业生涯的新型的良好的临床工作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瑞华曾翠芳冯缓秦俊春
- 关键词:满意度
- 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在胆道外科病房的探索与运用
- 在国家新医改革方案的出台和政策的推动下,医院建设发展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须遵循新医改政策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树立和培养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形象。而临床医护人员管理病人的工作模式需要更新观念、科学合理的...
- 许瑞华曾翠芳冯缓秦俊春
-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胆道外科病人满意度病情变化
- 文献传递
- 精细化管理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心电图筛查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质量。方法对胸痛患者的心电图筛查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并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急诊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由实施前的90%提高到96.36%;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初筛正常心电图的患者,再次予肌钙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提高了14.0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3%;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急诊胸痛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由原来的89%提高到94.5%,患者的满意度由93.02%提高到98.94%,急诊医生的满意度由91.86%提高到97.87%,更加符合急诊分诊快速、准确、及时的要求。结论对胸痛患者心电图筛查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及分诊准确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重视心电图筛查的精细化管理是急诊分诊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康立美周越秦俊春
- 关键词:胸痛护理
- 快速康复外科不留置胃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胆道手术术前不置胃管及早期拔出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6月行胆道手术的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例为观察组,术前不置胃管;62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常规安置胃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腹围变化的差异;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比较对照组中术后一天拔除胃管的34例和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的28例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腹围变化、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中术后一天拔出胃管的34例病人和待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的28例病人相比,腹围术前术后变化、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胆道手术患者不置胃管或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秦俊春许瑞华叶辉冯缓高敏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胆道手术留置胃管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坐式输液间输液病人满意度的应用
- 代敏秦俊春高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