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骨髓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心理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骨髓瘤
  • 2篇干细胞
  • 1篇导管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体验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学法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兵
  • 6篇左丽宏
  • 3篇南虹
  • 3篇刘超
  • 3篇邹雅琴
  • 2篇杨便红
  • 2篇崔丽华
  • 2篇陈煦
  • 1篇安广宇
  • 1篇王丽
  • 1篇沈露辉
  • 1篇杨光忠
  • 1篇耿辉
  • 1篇杨变红
  • 1篇李春燕
  • 1篇樊翠珍
  • 1篇刘爽
  • 1篇庞晓燕

传媒

  • 4篇中国病案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首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引入案例,再带着问题复习理论知识和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案例教学法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师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了血液科护理教学质量。
左丽宏王兵邹雅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血液病临床护理教学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孤独感、恐惧感、歉疚感、被抛弃感。结论护士应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积极帮助他们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其康复。
王丽左丽宏王兵刘爽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70例多发性骨髓瘤终末期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终末期护理病案书写的特点,为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03年-2013年收治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终末期患者,总结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结果 43例(61.4%)的多发性骨髓瘤终末期患者以"骨痛"为主,60例(85.7%)的终末期患者存在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消化道与泌尿系统,70例(100%)终末期患者均存在血红蛋白减少及低蛋白血症。结论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规范化的专业护理记录,细致的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多发性骨髓瘤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杨便红王兵陈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骨髓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
2009年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骨髓移植(BMT)治疗日趋增多,大剂量化疗加BMT逐渐成为白血病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并为病人所接受。预处理后,因病人骨髓空虚,免疫力低下,BMT必须在无菌曾层流隔离病房内进行。特殊的病房环境,高额的医疗费用以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势必引起病人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反应,因此研究BMT病人的心理状态,相应的采取措施对病人身心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王兵左丽宏杨变红
关键词:骨髓移植心理状态心理问题
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的粘力、持久性及其性价比。方法:对10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穿刺点清洁消毒后用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每12 h对穿刺点观察贴膜下积液、过敏情况,每周对高潮气通透率、贴膜粘贴力等性能进行评估,并与使用半通透薄膜敷料进行比较。结果: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不同穿刺点的中心静脉导管无贴膜下积液、过敏现象发生;7项性能中有6项非常满意达85%以上;平均每日贴膜费用低于使用半通透薄膜敷料。结论:应用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具有更好的贴膜固定粘力及持久性,安全性好,便于使用和去除,便于观察局部穿刺点,可延长贴膜保留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左丽宏王兵南虹刘超邹雅琴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护理干预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不良反应及采集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BSC采集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2002年前行干细胞采集患者(38例)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此后进行干细胞采集的患者(48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未干预组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干细胞采集平均次数与采集数量之间的差别。结果恐惧/焦虑、失眠、食欲下降等是干细胞采集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在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5)。低血糖反应、手足麻木等是干细胞采集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在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经护理干预后干细胞采集的次数有所减少,采集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数量均增加,尽管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PBSC采集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有可能减少采集的次数,提高PBSC采集的质量,为顺利进行干细胞移植奠定基础。
杨便红王兵南虹刘超邹雅琴陈煦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护理干预
我院PICC置管护士规范化培训及资格认证实践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为规范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的操作规程,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方法:对45名护理人员进行了PICC置管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和考核,合格者颁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PICC置管资格认证书"。结果:17名护士获得了资格认证书。同时该院成立了PICC置管、维护和并发症会诊中心,对需要PICC技术支持的科室进行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等会诊。结论:经过1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规范了该院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的操作规程,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完善了PICC相关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PICC置管专业人员。
左丽宏李春燕庞晓燕王兵崔丽华沈露辉
关键词:PICC置管资格认证
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不良反应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10例MM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与监测,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结果:联合方案治疗MM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PN)、贫血、粒细胞缺乏、带状疱疹、疲乏、胃肠道反应、血栓形成、皮疹等。结论:在应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MM的过程中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左丽宏杨光忠王兵刘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穿刺点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被引量:41
2007年
耿辉王兵南虹
关键词:恶性肿瘤PICC
综合医院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行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大量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化疗。一些年轻且状态良好的患者不愿住院化疗,希望减少住院时间完成化疗。某院总结开展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营。综合性医院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营模式需要医院内多部门之间共同协作才能顺利进行,需要按照日间化疗病房的特点组建医护人员,由于周转较快也有其特有的病案书写模式;其次,日间化疗病房患者有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日间化疗病房工作仍存在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种类繁多、患者流动性大、医患交流时间有限、化疗相关知识宣教及患者随访等潜在问题。日间化疗病房是一种以癌症患者的治疗为中心,介于门急诊和住院之间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缩短住院时间又降低住院费用,方便患者的治疗。
樊翠珍崔丽华王兵安广宇
关键词:日间病房化疗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