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卉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空气液重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测定空气中液重的测量仪,包括有采气机构、空液分离机构、计重机构和分析显示机构,其中,所述的采气机构包括有第一活塞式压力可控管式容器,真空泵和第二活塞式压力可控管式容器;所述的第一活塞式压力可控管式容器...
- 杨侠熊卉杨清
- 文献传递
- 液体连续相撞击流反应器中流体混合时间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 2015年
- 在混合时间理论计算基础上利用CFD技术模拟连续操作的LISR混合过程,数值计算与验证混合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输入比有效功率增大,混合时间先急剧减小后逐渐趋于平稳;LISR撞击区一次撞击局部混合时间在0.25 s以内,与经验公式或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在数量级上完全一致,证明数值方法分析一次撞击局部混合时间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弥补实验无法测定中间过程参量的不足;进一步数值分析宏观混合时间与微观混合时间发现,二者大小相差1个数量级,但二者变化规律处于一种联动平衡状态,该结果与前期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后续LISR混合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提供定量参考。
- 罗燕周剑秋郭钊余蓓熊卉杨侠
- 关键词:撞击流反应器数值模拟
- VCISR不同撞击间距下压力波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VCISR(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不同导流筒间距下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分布进行研究,设定搅拌转速分别取为10,20和30r/s,上下两导流筒的间距分别取为60,100和140mm.结果表明:导流筒间距对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分布有重大影响,同一转速下,导流筒间距为100mm时反应器内空间压力波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导流筒间距为60mm时反应器内时域压力波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微观混合效果分别达到最好;转速相同时,不同导流筒间距下时域压力波动曲线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时间的增加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达到一个时间分界点后时域压力值基本保持不变,导流筒间距越大达到时间分界点所需的时间越长.
- 杨侠熊卉刘丰良郭钊
- 关键词:数值模拟转速
- 小喷嘴中心距撞击流反应器流场径向速度分布特征
-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小喷嘴中心距撞击流反应器在不同喷嘴距中心点间距(L),不同喷嘴直径(D)和不同喷嘴进口速度下流场的径向速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撞击面区域附近,径向断面上速度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呈高斯分布,撞击面...
- 杨侠余蓓万攀熊卉郭钊
- 关键词:撞击流径向速度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脉动流/电场强化传热过程中多参数性能最优化研究
- 本文基于脉动流强化传热思想和电场强化传热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脉动流/电场混合强化传热”的技术研究思想,这种混合强化传热思路新颖,有望开辟强化传热的新领域,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通过数...
- 熊卉
- 关键词:换热管脉动流数值模拟
- 带记事本提醒功能的电子台历
- 一种带记事本提醒功能的电子台历,至少包括外壳体、触摸显示屏、集成电路板、按钮、USB端口以及转动销,所述触摸显示屏、集成电路板、按钮、USB端口均安装在外壳体上,且触摸显示屏与集成电路板通过转动销相连;所述集成电路板至少...
- 杨侠李书鹏刘畅韦钰芳熊卉
- 文献传递
- 撞击流反应器中导流螺旋片强化撞击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2年
- 为研究导流螺旋片对立式循环撞击流强化撞击过程的规律,提出最优的导流螺旋片尺寸.采用Fluent软件对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增加导流螺旋片前、后的撞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导流螺旋片厚度分别为0、10、20、30mm和螺圈数分别为0、1、2的反应器流场的速度矢量图、特征撞击面上的平均速度和速度均方根差,并对比分析了其传质性能及混合性能.结果表明,增加了导流螺旋片,导流筒内部出现了流线弯曲及流动斜交,提高了流场的各向异性,使流场中速度分层明显,并增大了速度梯度,从而强化了撞击区之外的流场混合.同时,当螺圈数N=1,螺旋片的厚度L=30mm时,反应器内撞击过程中的相间传质效果最好;当不加螺旋片时,反应器内撞击过程中的相间混合效果最好.
- 罗燕周剑秋郭钊熊卉杨侠
- 关键词:撞击流反应器数值模拟导流片厚度
- 粉料仓波板振动式防堵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机构防堵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粉状物料仓下料过程的波板振动式防堵装置,包括顶支板、支座、波板、铰、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波板阵列式布置于粉料仓壁面上,每列最上第一块波板向下依次通过铰连...
- 杨侠杨清熊卉罗燕
- 文献传递
-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乘用车车内噪声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利用传递路释分析(TPA)方法对某一新型轿车进行轮胎引起的车内噪声分析,首先运用TPA方法拟合测试数据以求出路面对轮胎的轮心激励值,再将该值加载到CAE模型内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车内噪声。数值模拟计算中发现乘用车后轴对整车噪声的贡献大于前轴,说明需要对乘用车的后轴进行改进;比较数值模拟结果与路面噪声的实际测试数据,发现分析误差可接受,完全可以反映出车辆车内噪声特性,验证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在车内噪声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 李华良熊卉万攀韦钰芳郭钊
- 关键词:车内噪声乘用车数值模拟传递路径分析
- EHD/脉动流混合强化传热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EHD(电场)与脉动流对单管换热器内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影响。实验中,电压值设定为0-40 kV,脉动流频率f=1、2、3 Hz,脉动流幅度A=1,脉动流条件下的管内时均流量q=0.1-0.5 m3/h。实验结果表明:管程脉动流单独作用时,同一流量条件下,f增加时传热系数α无明显变化,即脉动流单独作用对圆管传热强化作用不显著;EHD单独作用能显著强化传热,电压相对较小时,α增长缓慢,当电压U>30 kV时α较快增长,但随着电压的继续增加渐趋平缓,α最大提高0.12倍;脉动流和EHD具有一定的复合作用,f对有电场强化条件下的α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当U>30 kV时,f越大,相同电场强度下管程α越大,对应的α最高可提高约0.25倍;EHD/脉动流混合作用时,随着Re的增大,管程阻力系数λ逐渐降低,并且在相同的Re情况下,脉动强化措施下的λ要明显高于无脉动情况;同一Re条件下,同频率工况时,电压的增大与否,对λ的改变并无影响,即阻力损耗主要来源于脉动流的作用,而电场对此的影响较小。
- 杨侠刘丰良熊卉杨清
- 关键词:EHD脉动流对流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