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立

作品数:2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4篇血管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CTA
  • 4篇成像
  • 3篇低剂量
  • 3篇血管成像检查
  • 3篇造影
  • 3篇肺动脉
  • 3篇斑块
  • 3篇16层螺旋
  • 3篇成像检查
  • 2篇低剂量扫描
  • 2篇对比剂

机构

  • 2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作者

  • 21篇沈立
  • 10篇陈斌
  • 8篇张宏彬
  • 7篇郑建军
  • 7篇胡碧波
  • 7篇陈国平
  • 7篇闫昆
  • 4篇江旭南
  • 3篇刘杰
  • 2篇魏建功
  • 2篇周一波
  • 2篇李峰
  • 2篇徐海东
  • 1篇张宏斌
  • 1篇杨莹
  • 1篇施俊华
  • 1篇季伟刚
  • 1篇邱广平
  • 1篇张彩伢
  • 1篇陈杰波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2015浙江...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对冠状动脉各类斑块与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正>近几年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临床中对于排查冠心病的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肯定,而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相对于以往多层螺旋CT,由于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83ms),使...
张宏彬陈国平闫昆郑建军陈斌沈立
关键词:管腔狭窄CAG冠状动脉
文献传递
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西门子双源CT因其无创、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及强大后处理优势.在心血管疾病检查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我院2009年西门子双源CT的应用,MS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为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沈立
关键词:CTA肺动脉对比剂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筛选价值评估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价值。方法对70例(包括6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9例PTCA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6SCTCA)检查,对16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情况进行评估,其中18例冠状动脉有病变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分析,评估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每例对冠状动脉的18段血管进行分析,70例患者共显示可用于诊断的图像1083段,占应显示血管86.0%;其中显示钙化27例70段血管,检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17例,其中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7例,检出冠状动脉有临床意义狭窄18例30段。16SCTCA诊断≥50%狭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病变程度较可靠,可发现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是适合于筛选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刘杰张宏彬范华胡碧波周一波沈立邱广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团注跟踪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动脉CTA检查时造影剂团注跟踪技术(Bolus Tracking)对造影剂推注速率和剂量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应用以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螺旋CT、造影剂团注跟踪技术及高压注射器,对15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
沈立
关键词:肺动脉CTA
文献传递
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组织特异性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双能量CT成像(DECT)在检测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组织特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设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32例,均为临床确诊为痛风患者的发病关节;对照组20例,其中正常四肢关节5例,...
郑建军陈斌胡碧波李峰周一波沈立徐海东
关键词:尿酸盐结晶痛风性关节炎组织特异性
文献传递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规律MR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研究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位置,以及与肿瘤侵犯部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47例(75.8%)有IIb区淋巴结转移,39例(62.9%)有咽后淋巴结转移。总共检测到60个转移性咽后淋巴结,其中心、上界和下界的位置分别如下:枕骨水平4个(6.7%),17个(28.3%),3个(5.0%);第一颈椎水平:45个(75.0%),40个(66.7%),33个(55.0%);第二颈椎水平:11个(16.7%),3个(5.0%),21个(35.0%);第三颈椎水平:0个(0%),0个(0%),3个(5.0%)。咽后淋巴结的转移与咽旁间隙、椎前肌肉、口咽、鼻腔、颅底骨质、副鼻窦、海绵窦等部位的侵犯无关。结论:鼻咽癌患者IIb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是咽后淋巴结。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从第一到第三颈椎水平逐渐降低。咽后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无关,与侵犯部位无关。
华奇峰沈立胡碧波陈杰波
关键词:鼻咽肿瘤咽后淋巴结核磁共振成像
胃间质瘤的CT诊断与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魏建功张宏彬胡碧波沈立
关键词:胃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体质量指数在主动脉CTA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量指数(BMI)低管电流自动原始数据重建技术在主动脉CTA低剂量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4组:A组(BMI<19 kg/m2),A组管电流为150 mAs,;B组(19 kg/m2≤BMI<...
盛爱珠陈斌夏建笔沈立江旭南
关键词:低剂量扫描CTA主动脉体质量指数
文献传递
造影剂峰值测试(TestBolus)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正>螺旋CT机因其无创、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及强大的后处理优势,在心血管疾病检查中有着广泛应用。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011年12月使用造影剂峰值测试技术和团注跟踪技术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及笔者的临床经验作工...
沈立张宏彬陈国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测试技术升主动脉CTA
文献传递
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肋骨和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以及便于骨折预后的随访。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放射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8例患者的普通X线平片与C...
盛爱珠陈斌夏建笔沈立江旭南
关键词:肋骨骨折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