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云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护理
  • 2篇乙状结肠
  • 2篇造口
  • 2篇结肠
  • 2篇肠癌
  • 2篇肠造口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动脉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糖控制不良
  • 1篇乙状结肠癌
  • 1篇乙状结肠造口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保肛
  • 1篇直肠癌保肛术
  • 1篇直肠癌保肛术...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汤云
  • 3篇程孝惠
  • 1篇高莉敏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处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2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肠造口黏膜皮肤缝合处组织愈合不良而造成皮下感染,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部分或整圈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尤其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可加重创面的感染和延长伤口愈合的时间。远期常并发造口回缩、狭窄及造口袋粘贴困难进而出现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正确处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控制血糖,使伤口良好愈合尤为重要。我院普外科2010年5月-2012年9月对1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发生的皮肤黏膜分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适当的湿性敷料和综合处理方法治疗,
汤云程孝惠
关键词:皮肤黏膜分离乙状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血糖控制不良皮下感染
1例乙状结肠癌破裂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感染伤口的处理被引量:12
2014年
总结1例乙状结肠癌破裂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感染的伤口处理经验。探讨使用简易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和新型湿性敷料促进造口周围感染伤口愈合的护理方法,并采取恰当的整体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治疗造口周围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达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汤云程孝惠高莉敏
关键词:肠造口术护理
高龄患者直肠癌保肛术后控便管理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的大便管理能力。方法对年龄在75岁以上、肿瘤距肛缘5 cm以下、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的3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缩肛功能指导及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训练,并对术后肛周皮肤护理方法做出新的探讨。结果术后1月两组排便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缩肛功能指导及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便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控便能力,术后初期预防性使用皮肤护理产品有利于保护皮肤,值得临床推广。
汤云程孝惠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护理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观察及对策
2006年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心血管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作者对2003年-2005年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及时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汤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延期愈合伤口的处理
目的:探讨运用湿性疗法并简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创面皮瓣坏死及延期愈合伤口的效果。方法:2012 年6 月至2014 年12 月,对6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延期愈合伤口,运用湿性...
汤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