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尔一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颈环形缝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5例
- 1997年
- 王红毛尔一李文贤
- 关键词:宫颈机能不全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终止早孕的临床随机对比
- 1995年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终止早孕的临床随机对比罗丽莉,毛尔一药物流产作为一种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流产成功率较单独使用米非司酮明显增加[1]。本文对米非司酮分别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两种药物流产方法进行临...
- 罗丽莉毛尔一
-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卡孕栓避孕药物流产
- 重复输卵管妊娠27例分析
- 1998年
- 报道27例重复输卵管妊娠,占同期输卵管妊娠的4.8%。通过对重复输卵管妊娠病例的分析,探讨其病因和预防措施。认为输卵管炎症、粘连是引起重复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应在积极治疗后才能再次妊娠,而对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则建议人工绝育,以避免重复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 毛尔一王红
- 关键词:异位妊娠重复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炎症盆腔感染
- 氨甲喋呤应用于早孕药流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作用。 方法 5 6 2例早孕妇女按孕囊平均直径分为 <1 5mm、1 5~ 2 5mm ,>2 5mm组。 30 2例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基础上分别加用 30、45、6 0mg氨甲喋呤 (methotrex ate,MTX)。 2 6 0例为对照组 ,仅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 结果在 <1 5mm组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药物流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 5~ 2 5mm组 ,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MTX 3剂量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5mm组 ,实验组成功率均为 1 0 0 % ,而对照组为 85 .71 %。 3组合计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MTX 3组未见严重副反应。 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加用MTX ,可显著提高较大孕囊的早孕药物流产成功率。小剂量MTX对健康妇女是安全的。
- 王红毛尔一刘庆喜
- 关键词:氨甲喋呤早孕药物流产
- 胸腺肽缓解更年期症状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之一胸腺肽治疗更年期症状,共观察38例治疗前、后Kupperman Score(简称K分)和15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示洽疗前后K分值分别为25.58±6.15和9.52±3.43,经统计分析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表明胸腺肽有缓解更年期症状的作用。更年期症状组T细胞亚群的分布为CD_3 78.34%、CD_4 43.11%、CD_8 36.40%和CD_4/CD_8 1.18,与正常对照组(4例)比较,表明更年期症状组有免疫功能紊乱,以CD_8细胞的上升占优势。应用胸腺肽1~2月后,T细胞亚群的分布为CD_3 73.60%、CD_4 46.32%、CD_8 27.76%和CD_4/CD_8 1.68,表明胸腺肽可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使抑制了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胸腺肽-免疫-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调节是临床治疗更年期症状的依据,很有实用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 金碧华荆沱生毛尔一吴颖叶伟萍万建伟沈霞
- 关键词:胸腺肽更年期T细胞亚群
- 妊娠剧吐并发妊娠期甲状腺毒症被引量:5
- 1997年
- 报道2例妊娠剧吐并发甲状腺毒症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认为对妊娠剧吐患者应常规测定甲状腺功能,特别是游离T3与T4,利于及早诊断与治疗。对妊娠剧吐并发甲状腺毒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 毛尔一王红曾嫣
- 关键词:甲状腺毒症妊娠呕吐剧吐
- 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分析甘肃省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730030)张晓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毛尔一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1,2]。应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EMT的病因,提...
- 张晓莉毛尔一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分析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绝经后宫腔内良性病变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老年妇女的应用。方法 对14例绝经后宫腔内良性病变的阴道流血妇女,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0min,术中平均失血20ml,术后住院平均2.2d;随访0.5~2年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作为老年妇女宫腔内良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红曾嫣毛尔一
-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绝经后宫腔内良性病变阴道流血
- 结核性腹膜炎误诊12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原因 ,探讨腹腔镜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 12例被误诊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结果结核性腹膜炎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缺乏特异性检查 ,临床误诊率高。而腹腔镜检查可以迅速准确地给予诊断。 结论腹腔镜检查是结核性腹膜炎有效、可靠的诊断方法。
- 王红曾嫣毛尔一
-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腹腔镜活组织检查误诊病例分析
- 第二代吲哚美辛VCu与TCu380A临床比较性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第二代吲哚美辛 VCu IUD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 997.5~ 1 998.2 ,在包括城市和农村的 6个临床单位 ,放置第二代吲哚美辛 VCu IUD1 0 0 0 (V组 )例 ;放置后 6月、1 2月和 2 4月随访 ,并与 1 0 0 0例放置 TCu3 80 A IUD者 (T组 )比较。结果 :两组对象临床特征相仿。随访率 98.2 5 %。净累积续用率随访 6月时 T组 95 .5 % ,V组 97.5 % (P<0 .0 5 ) ;1 2月时分别为 93 .79%和94.78% ;2 4月时分别为 88.2 3 %和 89.77%。脱落率在各阶段均为 T组高于 V组。妊娠率和因出血、疼痛取出率两组基本相似。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腹痛的发生率 T组始终高于 V组。点滴出血者在 1 2月内 T组多于 V组。 V组月经量减少者始终多于 T组。在置器 4~ 6月 ,T组总 B/S、平均B/S及最大 B/S段长均大于 V组 (P<0 .0 1 )。血红蛋白测定在放 IUD前两组相似 ,随访 2 4月时复查 ,T组较放置前有所下降 (P<0 .0 0 1 ) ,且低于 V组 (P<0 .0 0 1 ) ;V组与放置前相似。结论 :第二代吲哚美辛 VCu与 TCu3 80 A比较 ,具有相同的避孕效果及续用率 ,较低的出血、疼痛副反应 ,更有利于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
- 刘晓瑷姚梅影马莉金毓翠毛尔一施宜萍吴裕浩杜明昆黄紫蓉吴学浙钟艺汤小军郑玉帛王斌军
- 关键词:吲哚美辛TCU380A续用率副反应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