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 作品数:42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口服凝血酶治疗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应激性溃疡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规止血方法显效慢,常难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1994年2月~2000年1月,作者采用口服凝血酶治疗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2例,并以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40例作为治疗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本组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病人82例,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1~72岁。平均烧伤面积54.2%,平均Ⅲ°伤面积24.6%,伤后出血时间4~18天,平均10.2天。
- 吉天鹏杨晓东
-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酶蛋白酶
- 小儿烧伤败血症癫癎样抽搐的临床与病理
- 小儿烧伤并发败血症引起癫癇样抽搐,死亡率很高。本组为75%,而本科小儿烧伤败血症死亡率为55.6%,从病理检查看,抽搐原因是细菌毒素,造成脑部病理改变。我们治疗的 5例,多在伤后5-11天,抽搐的特点,首先从眼面部,很快...
- 王长惠杨晓东尹金本程云芳
- 关键词:小儿烧伤
- 文献传递
- 烧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和肠道内IgA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肠道屏障损伤的规律。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联法分别测定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D 乳酸水平和肠道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结果 伤后血浆D 乳酸水平明显升高 ,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并于伤后第 3周达到最高点 ;同期肠道内IgA含量明显减少 ,于伤后的第 2周达到最低点 ;烧伤面积 >5 0 %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烧伤面积 <5 0 %的患者。结论 烧伤后肠道屏障的损伤涉及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多方面 ;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保护烧伤患者肠道屏障。
- 于勇盛志勇柴家科黎君友杨晓东袁仕安晋桦董宁孙丹
- 关键词:肠道屏障烧伤D-乳酸免疫球蛋白A
- 整张E字形中厚自体皮片修复全颜面部肉芽创面
- 2001年
- 我们应用整张E字形中厚自体皮片修复全颜面部肉芽创面,对3例病人进行了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颜面部合并肢体烧伤3例,男性2例,女姓1例,Ⅲ°烧伤面积为6~20%。伤后14~23天入院,入院时创面均为肉芽创面,感染严重。入院后行全颜面部肉芽创面整张E字形自体皮片移植手术。供皮区选胸腹部,将它设计成E字形,并将每鼓皮划分成一区域,各区的长和宽根据创面所需尺寸设计,如第1、3和4区20×10cm,第2区10×5cm(图1)。
- 刘军辉杨晓东
- 关键词:皮片肉芽创面自体皮字形
- 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 2001年
- 目的:总结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防治途径、方法和措施。方法:统计333例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分析吸入性损伤与休克、感染及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休克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64%和18.92%,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其发生率分别高达65.85%和31.96%;有休克组感染发生率为51.19%。死亡率20.12%,直接死亡于感染者占34.33%,58.21%的病例曾发生感染。结论:感染是影响吸入性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吸入性损伤、休克是感染发生的重要诱因,是确立高危感染病人的重要依剧。有效地治疗吸入性损伤、防治休克和对高危感染病人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可望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 张宏杨晓东王峰
- 关键词:小儿吸入性损伤
- 小儿烧伤后早期误吸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后早期误吸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 993年月 1月— 2 0 0 2年 1 1月小儿烧伤 3 891例中发生误吸患儿 1 3例的发病原因 ,临床特点 ,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小儿误吸多为婴幼儿年龄段幼儿 ,多发生伤后 2 4h以内 ,早期给予镇静剂 ,未及时输液 ,大量饮水或母乳是其主要诱因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梗阻。结论 小儿烧伤后早期 ,应避免大量饮水和母乳 ,避免给予镇静剂。及时发现 ,及早诊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误吸时间长 ,严重低氧血症 ,伴有心、肺、脑损害者 ,应及时行气管切开 ,PEEP正压通气。
- 袁仕安肖荣李文军杨晓东
- 关键词:烧伤低氧血症
- 烧伤后高钠血症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 为探讨烧伤后不同原因所致高钠血症的鉴别诊断及其防治措施.回顾分析我科1990-01至2000-06烧伤后发生高钠血症的患者28例,按其主要诱因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临床特点,化验结果,治疗及其愈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非...
- 袁仕安杨晓东张宏杨彩云
- 关键词:高钠血症
- 文献传递
- 小儿创面脓毒症治疗体会
- 林国安孟劲松杨晓东
- 333例小儿吸入性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 ,探讨其临床防治措施。 方法 统计 333例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 ,分析其与烧伤面积、休克、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休克和菌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4 1.14 %和 18.92 %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分别高达5 8 76 %和 31.96 % ;休克组菌血症发生率为 2 4 .82 %。 6 7例死亡中 ,5 8.2 1%并发菌血症 ,34.33%直接死于菌血症。对有适应证者早期气管切开较晚期手术复苏时间短 ,电解质与胶体补液量减少。 结论 感染是影响吸入性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 ;吸入性损伤、休克是感染的重要诱因 ;防治休克以及对高危感染患者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 ,可望降低感染发生率 ,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
- 张宏杨晓东王峰
-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休克气管切开术烧伤儿童
- 治愈小儿特重烧伤并MODS一例
- 2003年
- 袁仕安肖荣杨晓东
- 关键词:小儿特重烧伤MODS病例报告